魏書培 古建平 郭晶晶 黃志琦
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河南省兒童醫(yī)院 鄭州兒童醫(yī)院內(nèi)分泌遺傳代謝科,鄭州 450000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MD)是因自身免疫異常致使胰島細胞損傷,進而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的一類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主要發(fā)病人群為兒童及青少年[1-3]。由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最新報告表明:0~14歲T1MD患兒近60萬人,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4]。因T1MD屬慢性病癥,需長期進行有效血糖控制,目前以胰島素泵注射治療方案較為安全、實用,其通過患兒機體血糖水平合理輸注適宜劑量,有利于血糖恢復至正常水平[5]。但攜帶胰島素泵治療過程中,患兒較易出現(xiàn)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困擾[6]。對此,采取科學、有效健康宣教十分關鍵[7]??紤]到既往常規(guī)健康宣教難以解決上述自適應問題,而基于R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強調(diào)集體應對系統(tǒng)的調(diào)動,將醫(yī)護人員、患兒及其家屬等聯(lián)合形成一個整體,且在良性互動下,可推動患兒個體適應行為,提高適應水平,有利于上述自適應問題的解決[8]。且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蓬勃發(fā)展,由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lián)網(wǎng)+醫(yī)療健康”發(fā)展意見指出醫(yī)療機構應對慢性病開設安全適宜醫(yī)療健康管理服務[9]。而針對T1DM患者個體化開發(fā)的醫(yī)療健康管理APP——“糖糖圈”具有實時性、功能性及可靠性等優(yōu)勢,可拓展深化健康宣教內(nèi)容,有效銜接院內(nèi)外健康管理[10]?;赗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配合“糖糖圈”智慧平臺優(yōu)勢互補,用于T1DM帶泵治療患兒干預具有廣闊前景,但國內(nèi)尚無相關報道。茲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開展研究,作如下報道。
納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經(jīng)鄭州兒童醫(yī)院收治的84例T1DM帶泵治療患兒及主要監(jiān)護人作前瞻性研究,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設為對照組(患兒42例,主要監(jiān)護人42例)及觀察組(患兒42例,主要監(jiān)護人42例)。(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兒童1型糖尿病標準化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中有關標準[11];②年齡8~14歲,均行胰島素泵治療;③主要監(jiān)護人為父母,具有正常精神認知功能;④患兒主要監(jiān)護人對研究知情,且簽訂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主要監(jiān)護人罹患嚴重疾病,諸如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②主要監(jiān)護人1年內(nèi)經(jīng)歷感情創(chuàng)傷、喪親等重大挫折;③患兒伴有酮癥酸中毒、庫欣綜合征;④臨床資料不完整。
本研究經(jīng)鄭州兒童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20190900)。
2.1.對照組 予以常規(guī)健康宣教,即入院建檔、人員及環(huán)境介紹,住院期間宣講T1DM基礎知識、胰島素泵注射、飲食干預及運動指導等內(nèi)容,出院后按期隨訪等。
2.2.觀察組 于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則基于R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臺實施干預,具體內(nèi)容如下。(1)R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①評估T1DM患兒胰島素泵攜帶生理功能及自我概念等方面問題;②根據(jù)問題給予針對性健康宣教,旨在將無效反應轉為適應癥反應;③具體健康宣教措施。生理功能:因皮下胰島素泵針頭長期留置,因異物可產(chǎn)生不適感,且患兒及家屬會時不時關注胰島素泵存在,擔憂穿刺針及導管脫落,進而對活動及睡眠造成不良影響。針對性宣教措施:耐心解釋皮膚不適原因,合理選擇注射部位,嚴格無菌操作原則,選擇軟管針進行注射;局部皮膚護理宣教,叮囑患兒家屬協(xié)助患兒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密切觀察埋針部位有無紅腫、滲液情況,嚴防感染,若治療過程中產(chǎn)生局部反應,應更換輸注裝置及調(diào)整穿刺部位;適度活動宣教,指導患兒將胰島素泵放于安全、牢靠部位,諸如口袋、腰帶等,睡眠時則可放于枕頭底下,沐浴時可用分離器取下胰島素泵;于胰島素泵攜帶注射3 d后指導患兒進行適當活動。自我概念:因憂慮胰島素泵治療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可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且上泵后憂慮導管閉塞、電池耗盡可影響胰島素正常輸注。針對性宣教措施:心理宣教,耐心介紹胰島素泵治療原理、操作、優(yōu)點及目的等,并檢查導管、針頭是否固定好用以負性狀況解除,且通過講故事、聽音樂或看卡通片轉移患兒不良情緒。(2)“糖糖圈”智慧平臺:指導入組患兒家屬下載“糖糖圈”T1MD多功能照護智慧平臺軟件(深圳市愛寶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包括免費自我管理工具(全面血糖記錄、AI碳水識別、食物庫快速查碳水、智能血糖日歷、糖化預測、多維度血糖分析、血糖報告導出、電子病歷導出等)、同伴互助社區(qū)(涵蓋醫(yī)護人員、全體T1MD患兒及主要監(jiān)護人,可分享控糖心得體會,進行評論、點贊等互動)、持續(xù)血糖管理服務(提供公益血糖咨詢、海量科普文章、每周定期專家講座或直播)、糖友商城(挑選高性價比控糖用品,諸如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血糖儀&試紙、控糖視頻、控糖書籍等)核心功能,可面向T1MD患兒及主要監(jiān)護人宣教實時且貼近生活的疾病管理知識。
觀察兩組主要監(jiān)護人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照護水平及患兒血糖控制效果、治療依從性。測評時間:入組時及干預3個月后。(1)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基于文獻[12]中從1型糖尿病基礎知識、胰島素泵使用、飲食管理、運動管理及健康指導等6方面進行考察,共擬定50道選擇題,勾選正確計2分,勾選錯誤計0分,評分越高,表明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越好;(2)照護水平:采用照護者負擔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13]及家庭關懷度指數(shù)問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14]綜合評估,ZBI分角色負擔及個人負擔兩維度22個條目,每條目采用Lirert 5級評分法(0~4分),評分越高表明主要照顧者負擔水平越嚴重,APGAR分合作度、成長度、親密度、適應度及情感度5維度,每維度0~2分,評分越高,家庭關懷度越佳;(3)血糖控制效果:包括 糖 化 血 紅 蛋 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 腹 血 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基于文獻[15]標準:HbA1c<7.5%,F(xiàn)BG:5.0~8.0 mmol/L,統(tǒng)計護理后血糖合格率;(4)治療依從性:采用Morisky用藥依從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16]進行評估,分遵醫(yī)囑合理用藥、適當運動、飲食控制及生活管理四方面,每方面0~2分,評分越高,治療依從性越高,其中,若>6分計依從性良好,4~≤6分計依從性尚可,<4分計依從性差。
采用SPSS 22.0軟件作統(tǒng)計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視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及主要監(jiān)護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1型糖尿病帶泵治療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兩組1型糖尿病帶泵治療患兒主要監(jiān)護人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主要監(jiān)護人干預前健康教育知識掌握度、ZBI、APGAR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干預后健康教育知識掌握度、APGAR均有提高,ZBI有所降低,觀察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度、APGAR均高于對照組,ZBI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1型糖尿病帶泵治療患兒主要監(jiān)護人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照護水平比較(分,±s)
表3 兩組1型糖尿病帶泵治療患兒主要監(jiān)護人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照護水平比較(分,±s)
注: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健康宣教,觀察組基于R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臺實施干預;ZBI指照護者負擔水平,APGAR指家庭關懷度;與干預前比較,aP<0.05
兩組患兒干預前HbA1c、FBG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干預后HbA1c、FBG均有降低,觀察組HbA1c、FBG低于對照組(均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HbA1c、FBG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1型糖尿病帶泵治療患兒血糖控制效果比較
經(jīng)Redit分析,兩組患兒治療依從性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MMAS-8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1型糖尿病帶泵治療患兒治療依從性比較
因T1MD患兒常易誘發(fā)視網(wǎng)膜、酮癥酸中毒等嚴重并發(fā)癥,更為嚴重者,還可導致患者死亡[17]。故臨床治療關鍵在于血糖控制,尤以胰島素治療為主要手段。目前胰島素治療形式包括預混胰島素注射(q12 h)、皮下胰島素注射(多次)及持續(xù)皮下胰島素輸注(即胰島素泵治療),考慮到T1MD患兒年齡較小,對前2種方法需重復多次針刺注射較為恐懼,且按期治療一定程度上可影響運動及社交活動,而胰島素泵治療可降低皮下注射次數(shù),且可隨身攜帶,便于患兒相對靈活行使日常行為功能[18-19]。不過胰島素泵攜帶過程中,仍可能出現(xiàn)一系列自適應問題,諸如胰島素泵攜帶產(chǎn)生的異物不適感或日常生活及睡眠影響等。為提高T1MD患兒自適應性,不應只著眼于個體,而應充分調(diào)動集體來推動個體自適應水平。由此,基于R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應運而生,且應用于COVID-19、截肢及心力衰竭患者證實可提升疾病應對適應能力,且生活質量得到提高[20-22]。而國內(nèi)針對T1MD患兒應用基于R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尚無相關報道。且血糖控制除胰島素治療外,關于飲食管理、運動指導、心理干預、血糖監(jiān)測等方面的健康宣教亦十分關鍵。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醫(yī)療領域逐步普及應用,基于慢病管理研發(fā)的智慧平臺工具層出不窮[23-25]。而針對T1MD來說,目前國內(nèi)僅以“糖糖圈”智慧平臺獲得一定程度應用,截止2019年12月,累計注冊T1MD患者達30 000余名,且包含免費自我管理工具、同伴互助社區(qū)、持續(xù)血糖管理服務等多項核心功能,可跨越時間、地點限制,很好銜接院內(nèi)、院外健康宣教。
茲本文嘗試性將基于R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臺用于T1DM帶泵治療患兒中。且由張國英等[26]研究表明社會-經(jīng)濟因素可對T1DM患兒自我照護能力及總體幸福感造成影響,本文納入患兒家庭中嚴格控制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方面的同質性,可保證研究結論準確性。由結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干預后健康教育知識掌握度、APGAR更高,ZBI更低。提示基于R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臺可提升T1DM帶泵治療患兒主要監(jiān)護人健康教育知識掌握度及照護水平。而T1DM患兒尚未完全獨立,對于T1DM疾病自我管理有所欠缺,需通過主要監(jiān)護人、醫(yī)護人員協(xié)同配合完成標準化治療計劃。通過提高T1DM患兒主要監(jiān)護人健康教育知識掌握度及照護水平,可直接對T1DM患兒血糖控制及治療依從性產(chǎn)生積極影響。由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干預后HbA1c、FBG水平更低,HbA1c、FBG合格率有所提高,且MMAS-8評分更高。提示T1DM帶泵治療患兒應用基于R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臺可獲良好血糖控制效果,且治療依從性有明顯提高。具體分析:(1)基于R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通過評估T1DM患兒胰島素泵治療自適應問題,聯(lián)合醫(yī)護人員、患兒家屬等構成一個集體提供皮膚護理、心理宣教等針對性宣教措施,T1DM患兒攜帶胰島素泵生理、心理問題得以解決,有利于血糖有效控制,且治療依從性提高;(2)“糖糖圈”智慧平臺通過全面血糖記錄、AI碳水識別、食物庫快速查碳水、智能血糖日歷、糖化預測、多維度血糖分析等自我管理工具可加深T1DM管理認識,且通過查閱海量科普文章,定期觀察專家講座或直播,對血糖管理疑問項及時進行咨詢,故血糖控制效果更好,并在同伴互助社區(qū)分享控糖心得體會,進行評論、點贊等互動,疾病治療信心提升,故治療依從性有所上升[27-29]。這與趙惠娣等[30]研究有一定類似。
綜上所述:基于Roy適應理論的健康宣教配合智慧平臺應用于T1DM帶泵治療患兒,可提升主要監(jiān)護人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提高照護水平,且患兒血糖控制效果良好,治療依從性上升。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