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郭永懷是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shù)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近代力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盀槿嗣穹铡笔撬吷膶懻?,更是他最后的絕響。
潛心求學,揚名世界
1909年,郭永懷出生于山東榮成的一個普通農(nóng)村家庭。自幼目睹戰(zhàn)亂的他,在心中埋下了科技救國的理想。
郭永懷勤奮好學,打下了堅實的數(shù)學、物理基礎,并在1939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中英庚款留學生,歷經(jīng)波折,遠赴海外學習先進知識。在國外研學的十年間,他先后發(fā)表多篇重要學術論文,在與航空工業(yè)密切相關的空氣動力學和應用數(shù)學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享譽世界。
沖破阻撓,毅然歸國
新中國成立后,郭永懷決定放棄美國優(yōu)越的科研和生活條件回歸祖國。他說:“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有責任回到祖國,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設我們美麗的山河。”然而,郭永懷的歸國計劃受到了美國移民局的重重阻撓。
為了順利回國,郭永懷不惜當眾燒毀十多年來苦心鉆研的成果。他一邊燒,一邊流淚。夫人李佩看著他多年的心血化為灰燼,十分惋惜地勸他不要燒了。郭永懷說:“沒關系,知識都在我的腦袋中,他們拿不走?!?/p>
之后幾經(jīng)輾轉,郭永懷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并全身心投入到我國的核武器研制事業(yè)和力學學科建設中,為我國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投身國防,功勛卓著
1960年,郭永懷臨危受命,投身于國防科技事業(yè)。他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奔波于核武器研制基地、試驗基地和研究院所,先后領導、參與“兩彈一星”的研制和試驗工作,解決了核彈研制和試驗中力學方面的許多重大難題,且在推動核武器發(fā)展方面有著突出貢獻。他是“兩彈一星”元勛中唯一在核彈、導彈、地球衛(wèi)星三個領域都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1964年10月16日下午,郭永懷和同事們靜靜地佇立在新疆羅布泊腹地的荒漠上,期盼著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隨著倒計時結束,遠處傳來“轟隆隆”的一聲巨響,石破天驚伴著熊熊火焰,巨大的蘑菇云緩緩升騰。剎那間,郭永懷如釋重負,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顏。喜訊傳開,舉國歡騰。
以身許國,壯烈犧牲
1968年10月3日,郭永懷又一次來到試驗基地,為中國第一顆導彈熱核武器的發(fā)射從事試驗前的準備工作??烧l承想,這竟是他最后一次來到試驗基地。
1968年12月4日,郭永懷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一組特別重要的數(shù)據(jù)。這組數(shù)據(jù)直接關系到我國熱核導彈實驗的成功與否,他決定趕到北京向上級領導匯報。第二天,郭永懷乘坐的飛機在首都機場徐徐降落,在離地面400多米的時候,飛機突然失去了平衡,墜毀在約1000米外的玉米地里。
在辨認遇難者遺體時,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郭永懷和他的警衛(wèi)員緊緊地抱在一起,身上的衣服已燒焦了大半。當人們好不容易將兩具燒焦的遺體分開,才發(fā)現(xiàn)那個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被夾在兩人中間,保存完好??萍紙髧K不悔,一片丹心照長空,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郭永懷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證明了他對黨和國家的忠誠。
1999年,郭永懷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他是23位功勛科學家中唯一在工作崗位上犧牲的革命烈士。
為了實現(xiàn)科技救國的使命,郭永懷潛心研究、攻堅克難、奮勇?lián)?,甚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生而無私,死而無畏,郭永懷用忠誠與堅守書寫了不平凡的華章,他的精神綻放著耀眼的光芒,指引后人在科研道路上砥礪前行。
(欄目編輯:藍泳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