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麻多鄉(xiāng)郭洋村黃河源頭。一位母親領著她的一雙兒女前往黃河源頭祈福。本來打算讓孩子們的爸爸開車載他們來的,但到了有雪的坡上,車子怎么也上不來了。最后孩子們的爸爸留在原地,他們三人步行前往
毎當我聽歌曲《黃河謠》時,總是會莫名被感動。這首歌有好幾個版本。當聽到野孩子樂隊唱“黃河的水不停地流,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時,我會想,她豈止流過了蘭州,她流過了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等地,也流過了我的家,流過了東營黃河入???;當聽到索宏磊唱“黃河水有多黃,半碗水半碗沙”時,我暢想,就從黃河邊彎下腰吧,用西北地區(qū)百姓們吃飯的大碗舀一碗黃河水,親手稱一下水和沙的份量;當聽到趙凱云唱“那是仙女最美的一滴淚啊,落入凡塵就成了這灣河水”時,我感慨,這是多么詩意的黃河啊,令我魂牽夢縈;當聽到孫帥唱“你撐起了華夏文明的軌跡,填滿了時間長河的縫隙”時,我熱淚盈眶,這是多么偉大的壯舉。我多想靠近黃河、觸摸黃河、了解黃河啊,也想把我目光所及之處、心所向往之地的黃河兩岸歷史文化、社會現(xiàn)狀,與土地上人的情感連接,用鏡頭記錄下來?。?/p>
都說,心動不如行動。2015年開始,只要去沿黃的九個省份,我都會留意有關黃河的拍攝。但沿黃河走完全程的愿望始終沒有實現(xiàn),心中一直惦記。還好,念念不忘終有回響,機會也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2023年3月,有影友邀請我去拍攝黃河,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最終,我們一行三人從山東棗莊出發(fā)直接到山西臨汾,從臨汾一路走沿黃公路(沒有時就抄離黃河最近的小路),經(jīng)陜西、內蒙、寧夏、四川、青海、甘肅直抵曲麻縣麻多鄉(xiāng)郭陽村黃河源頭,然后轉走高速到達陜西佳縣后沿沿黃公路經(jīng)河南,最終到達山東東營黃河入???,拍攝完成了黃河全流域。此程共驅車16000多公里(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用時近40天。
這無疑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但比起驅車萬里來說,最驚險刺激的是——即使走沿黃公路,黃河在我們面前也經(jīng)常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剛看到黃河,舉起相機,拐個彎黃河就不見了!再拐一個彎,黃河又出現(xiàn)在眼前了!更何況是沒有沿黃公路的地方,黃河更是行蹤神秘,不露真相。
在拍攝過程中,我真切感受到了沿黃九省區(qū)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所付出的努力;看到了黃河兩岸人民生活的變化和人民富起來后,對精神文化的追求;體會到了三門峽大壩上“黃河安瀾,國泰民安”八個大字的份量;也拍攝到了自修建沿黃公路,人們得以在黃河岸邊觀光游玩的其樂融融。當然,為保安瀾,為佑民安,為讓黃河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黃河與黃河兩岸人們的故事將繼續(xù)書寫,我的拍攝也將一直延續(xù)……
(編輯/李瀟雨? 設計/張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