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芳
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yī)院婦科 (福建廈門 361000)
宮頸癌是常見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近年來,隨著女性社會壓力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宮頸癌的發(fā)病年齡也趨于年輕化[2-3]。目前,手術和放射治療是臨床治療宮頸癌患者的主要方式[4]。其中,腹腔鏡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是近十幾年新興的一種治療宮頸癌患者的手術方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5]。研究表明,多數(shù)腹腔鏡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患者承受著如焦慮、抑郁、恐懼等嚴重的心理壓力,而手術創(chuàng)傷、術后生殖器官的改變及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均會加重這種應激反應,誘發(fā)心理危機,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6]。5A 護理模式是一種以患者自我管理為基礎的護理模式,主要為患者提供評估(Assess)、建議(Advice)、達成共識(Agree)、幫助(Assist)、隨訪(Arrange)等護理干預。該模式能激活患者的自我管理潛能,對患者的自我護理效能程度有積極的反饋,從而達到促進患者康復的目的[7]。研究表明,5A 護理模式可以有效反饋患者的信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家屬和醫(yī)務人員的護理工作更加專業(yè)和有效[8]。本研究探討5A 護理模式對腹腔鏡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狀態(tài)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鏡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治療的宮頸癌患者131例,根據(jù)護理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63例)和觀察組(6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符合《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規(guī)范化診療指南(試行)》[9]中的診斷標準并在術前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行腹腔鏡根治性子宮切除術;認知功能正常;無腹腔鏡手術禁忌證;臨床分期為Ⅰa~Ⅱa期;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心、肝、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伴有其他原發(fā)惡性腫瘤;術前接受過放射治療或化療;經(jīng)影像學檢查有宮旁侵犯或淋巴結腫大。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介紹手術治療方案;簡要介紹術前準備及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預防措施及圍手術期注意事項;飲食護理;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項。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5A 護理模式干預,具體如下。(1)評估(Assess):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在術前和術后4~6 d 內(nèi)進行2次評估,內(nèi)容包括患者的疾病狀況、用藥情況、精神狀態(tài)、營養(yǎng)狀況、對手術的認識、身體狀況、睡眠質量、經(jīng)濟狀況等。(2)建議(Advice):責任護士根據(jù)評估結果對患者的不當行為進行糾正,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提出建議,建議內(nèi)容包括疾病相關知識和用藥指導、自我狀態(tài)的觀察、戒煙通知、健康飲食和合理運動指導等,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3)達成共識(Agree):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根據(jù)其興趣和意愿在飲食、活動、輔助治療等方面達成共識。(4)幫助(Assist):責任護士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并詳細講解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功能鍛煉要點等,必要時組織專家講座和視頻交流,幫助患者盡快掌握疾病相關知識。(5)隨訪(Arrange):患者出院后,責任護士通過電話或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平臺對患者進行遠程隨訪,內(nèi)容包括出院后的治療效果、病情變化、恢復情況等,并確認下次隨訪的時間;隨訪頻率為每周1次,每次隨訪時間為20~30 min。
兩組均持續(xù)干預至患者出院后5周。
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以及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自我效能感,并統(tǒng)計兩組的護理滿意度。(1)心理狀態(tài)[10]:干預前后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進行評估,HAMA 包括14個條目(均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HAMD 包括24個條目(每個條目為0~4分或0~2分),評分與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成正相關。(2)自我效能感[11]:干預前后采用健康促進測量量表(strategies used by people to promote health,SUPPH)進行評估,該量表涵蓋了自我決策(3個項目)、積極態(tài)度(15個項目)和自我減壓(10個項目)3個維度,每個項目評分為1~5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越好。(3)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進行評估,該問卷共包含20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總分100分,90~100分表示非常滿意,80~89分表示滿意,<80分表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s)
術后住院時間(d)對照組 63 253.21±42.27 469.53±53.13 64.21±21.09 7.32±1.24觀察組 68 251.49±39.49 465.38±69.22 58.23±18.50 7.02±1.20 t 0.314 0.710 0.595 0.850 P 0.702 0.402 0.433 0.279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術后肛門排氣時間(h)
干預前,兩組HAMA、HAMD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HAMA、HAMD 評分均低于同組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比較(分,±s)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比較(分,±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HAMA 為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D 為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組別 例數(shù) HAMA 評分 HAMD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63 21.32±4.77 15.97±4.53a 22.79±4.08 16.59±2.81a觀察組 68 22.01±3.88 13.03±3.17a 22.19±5.41 12.37±5.16a t 0.245 2.443 0.153 3.456 P 0.715 0.006 0.942 0.014
干預前,兩組SUPPH 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UPPH 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同組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的自我效能感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遭受嚴重創(chuàng)傷或變故時,其心理狀態(tài)會受到干擾,容易產(chǎn)生極大的心理危機感、緊張感、焦慮感和抑郁感,給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2]。由于腹腔鏡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患者對疾病和手術創(chuàng)傷的恐懼,其正常的器官功能和雌激素分泌會受到影響,產(chǎn)生一系列應激反應,不利于其康復[13-14]。
5A 護理模式是一種綜合干預模式,通過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干預,幫助患者盡快從危機中恢復心理穩(wěn)定。5A 護理模式最初在中國被應用于戒煙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并在戒煙門診取得了成功的效果,該模式隨之被應用到其他疾病。有學者認為,5A 護理模式對患者的預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及時化解不良心理情緒,幫助患者應對治療過程中的困難,激發(fā)患者積極克服疾病,提高患者再適應性的信心[15-16]。馬玲和岳?;╗17]研究提示,5A 護理模式在提高患者疾病知識了解度、用藥知識掌握度的同時,可提升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和生命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同組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UPPH 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同組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與相關研究[18-19]結果相似,說明5A 護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護理滿意度。自我效能感是指個人對完成某種行為能力的自信程度,包括自我態(tài)度、自信心和自我修復能力[20-21],患者的生命質量、心理和社會適應性均可以通過自我效能感來衡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促進其對疾病的認識,改善其負面情緒,進而使其樹立治療信心,提高臨床治療效果[22-23]。5A 護理模式通過對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和評估,根據(jù)評估結果給予有針對性的建議和積極引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效能和生命質量;同時,與患者達成共識并積極提供幫助可以大大減少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質量[19,24]。
綜上所述,5A 護理模式有助于緩解腹腔鏡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并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