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彩霞
在當今社會,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廣泛關注。班主任肩負著關注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責任。而“隱喻故事”則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手段,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對自己的心理問題,也創(chuàng)新了班主任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模式,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隱喻故事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手段,它通過講述生動的故事來傳遞信息和情感,將一個概念與另一個概念相連,用某一經(jīng)驗領域里的表達方式來表述另一經(jīng)驗領域里的事情,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緒和問題。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討班主任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策略,以期為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班主任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定義和目標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通過專業(yè)的教育手段,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增強心理適應能力,促進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的教育活動。它不僅關注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發(fā)展,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律能力以及應對壓力和挑戰(zhàn)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幫助他們塑造積極的心態(tài),增強自我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1)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其自我認知和自我調控能力,培養(yǎng)其具有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2)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提高其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強其調控情緒、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4)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及時給予必要的危機干預,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傊睦斫】到逃哪繕耸谴龠M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為其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二)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職責
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職責尤為重要。他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心靈的守護者。班主任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問題,提供個性化的心理支持和輔導。同時,班主任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為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班主任需要制訂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組織各種教育活動。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制訂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組織各種教育活動,如心理講座、心理輔導、團體活動等,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體驗。此外,班主任需要與家長、學校和社會溝通合作,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與家長保持密切聯(lián)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和問題,為家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還需要與學校和社會相關部門合作,共同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形成教育合力。同時,班主任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技能水平。
二、班主任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以“隱喻故事”為引導,解析學生心理問題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可以運用隱喻故事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和需求。通過講述寓意深刻的故事,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發(fā)現(xiàn)隱藏在表面現(xiàn)象下的深層問題。同時,隱喻故事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激發(fā)他們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班主任可以講述一個關于“森林中的小路”的隱喻故事,通過描述一條小路的曲折和坎坷,引導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通過這個故事,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發(fā)現(xiàn)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困難,進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在一個森林里,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這條小路并不起眼,卻通向未知的世界。每天,都有無數(shù)的人走過這條小路,去探索未知的領域,去尋找自己的夢想。這條小路充滿了坎坷和曲折,有時甚至讓人感到迷茫和無助。沿途有著分岔路口,每個路口都充滿了誘惑和選擇。有時,人們會被分岔路口所迷惑,不知道該選擇哪條路前進。
在這條小路上,人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有時是陡峭的山坡,有時是湍急的河流,有時是深不見底的沼澤。但是,只要人們不放棄,勇敢地面對這些障礙,最終都能夠克服它們,繼續(xù)前行。沿途的風景也各不相同。有時是郁郁蔥蔥的森林,有時是清澈見底的溪流,有時是五彩斑斕的野花。這些風景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驚喜和樂趣,也讓人們更加珍惜自己的成長過程。在這條小路上,人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的是旅途中的伙伴,有的是競爭對手,有的是陌生人。但是,只要人們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最終都能夠結交到真正的朋友和伙伴。
聽到這個故事,學生會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將這條小路與自己的成長過程相對應。班主任可以通過講述這條小路的曲折和坎坷,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讓他們思考自己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困難,以及如何通過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來克服這些困難。通過這個隱喻故事,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和想法,激發(fā)他們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時,學生也會意識到,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zhàn)和困難是常態(tài),而積極面對和解決問題是實現(xiàn)個人成長的關鍵。
(二)以“隱喻故事”為橋梁,加強家校溝通與合作
班主任可以通過隱喻故事,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在家長會上,班主任可以講述一些寓意深刻的故事,引導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和想法。同時,班主任還可以通過隱喻故事與家長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講述一個關于“種子與土壤”的隱喻故事,通過描述種子在土壤中如何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的過程,引導家長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教育和關愛。通過這種方式,班主任可以和家長共同探討如何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支持。
在一個廣袤的田野上,有一顆小小的種子,這顆種子隱藏在土壤中,不為人所見,但是,它有著生長的渴望和力量。種子在土壤中不斷地吸收養(yǎng)分和水分,慢慢地開始發(fā)芽。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因為種子必須克服重重障礙才能夠破土而出。種子需要面對各種挑戰(zhàn)。有時是干燥的土壤,缺乏水分;有時是堅硬的石塊,擋住了生長的方向;有時是腐爛的有機物,帶來了病蟲害。但是,種子只要堅持不懈,克服了這些困難,最終都能夠茁壯成長。當種子終于破土而出時,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不再是一顆小小的種子,而是一株充滿生命力的幼苗,它開始在陽光和空氣中吸收更多的養(yǎng)分和能量,不斷地生長和壯大。在這片田野上,還有許多其他的種子和幼苗,它們互相競爭著陽光和水分,但也互相支持和鼓勵。它們一起成長,一起面對挑戰(zhàn),一起開花結果。
“種子與土壤”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像是一顆種子。我們隱藏在土壤中,不為人所見,但有著成長的渴望和力量。我們需要克服重重障礙和挑戰(zhàn)才能夠茁壯成長。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克服了困難,最終都能夠成為一棵強壯的大樹。同時,“種子與土壤”也提醒我們珍惜每個人的潛力和價值,讓它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那么如何將這個故事作為橋梁,加強家校溝通與合作呢?
1.與家長溝通:在家長會上,班主任可以向家長介紹這個隱喻故事,并引導家長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教育和關愛。班主任可以與家長共同探討“如何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支持”。
2.分享隱喻故事: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分享這個隱喻故事,讓學生了解種子在土壤中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的過程。同時,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教育和關愛,以及如何通過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來克服困難。
3.家長參與:班主任可以邀請家長參與班級活動,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和成長情況。同時,班主任也可以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和成長情況,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4.建立家校合作機制:班主任可以與家長共同商討如何建立家校合作機制,共同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例如,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建立家校聯(lián)系冊、設立家校聯(lián)系熱線等。
5.跟蹤評估:班主任可以對家校合作的效果進行跟蹤評估,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解決。班主任也可以向家長反饋學生的表現(xiàn)和進步情況,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
根據(jù)以上步驟,以故事為橋梁的溝通方式可以很好地建立起家校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班主任通過講述隱喻故事可以引起家長的興趣和共鳴,其生動、形象的特點,能夠讓家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中的教育意義,激發(fā)他們積極參與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愿。家校之間的合作,可以使班主任和家長共同關注和支持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助于及時解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問題,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成長。
(三)創(chuàng)新工作評價,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開展以隱喻故事為引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師要做好對班主任在其工作中的科學評價,因此,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建立科學評價體系,班主任可以全面、客觀地評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改進。同時,科學評價體系還可以為班主任提供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是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有助于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見表1)
表1可以幫助班主任全面評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fā)現(xiàn)優(yōu)勢和不足,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同時,學校領導和上級部門也可以使用這個表格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以確保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總之,隱喻故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幫助班主任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和心理教育工作。通過講述隱喻故事的方式,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和想法,激發(fā)他們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可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提高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班主任應該注重運用隱喻故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甘肅省皋蘭縣第一中學)
編輯: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