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jié)晶,是有著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方塊字中潛藏著豐富的審美和詩意,有著深厚的文化意蘊,有著獨特的文化魅力。同學們,你喜歡哪個漢字呢?聽,五(3)班的同學們已經(jīng)開始討論了……
張嘉伊:我喜歡“愛”這個漢字。它的上面一撇如和煦的風,中間三點像絲絲的雨。這風是春風,這雨是春雨。這春風春雨中,飄來一個名字——王欣。去年暑假里,我的腳趾不小心踢到了門上,整個大腳趾甲翻了起來,疼得我兩眼冒金星,眼淚忍不住地往下掉。我想:馬上開學了,腳受傷,行動不方便,怎么辦呢?開學了,我一瘸一拐地走在上學的路上,忽然從身后急急忙忙地跑來一個人,原來是住在我家樓下的王欣。她看到我正一瘸一拐地向?qū)W校走去,馬上攙扶著我走。在學校里,她什么事都幫著我做:課前,幫我交作業(yè);吃飯時,幫我打飯盛湯;下課了,她扶著我去上廁所。我們就像親姐妹一樣,做什么事都形影不離。每當我提出自己來做時,她都會說:“你的腳受傷了,好好休息吧!我來幫你做?!本瓦@樣,她幫了我很多天,直到我的腳可以像往常一樣走路。我覺得有這么一位好朋友是我的幸運。這就是愛的真實故事,就發(fā)生在我身上,像歌里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p>
李老師:張嘉伊從“愛”的字形上說起,引出親歷的一個愛的故事。這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愛的故事最有說服力。
孫思聰:我最喜歡的漢字就是我名字中的“聰”字。它的筆畫豐富,橫豎撇捺鉤折點,啥都不缺,但看上去又那么簡單明快。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為只要做到了“聰”字要求的四點,就可以變成一個聰明的人。哪四點呢?請聽我一一道來。左邊的“耳”代表我們要多用耳朵聽,聽長輩和老師的教導;右邊上邊的兩點,代表要多用眼睛去觀察;右邊中間的“口”代表要多說,多回答問題,把自己的觀點用“口”大膽地說出來;右下方的“心”代表做事要專心,要多想。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別人說什么,自己也說什么,人云亦云。我就是利用這四點讓自己越來越聰明的喲。
今天,我先說說我利用“聰”中的“耳”這一點吧。一天,爺爺突然問我:“小思聰,你知道你名字里的‘聰字為什么是耳朵旁嗎?”說真的,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想過。見我答不出來,爺爺笑著給了我提示:“一個人善于用耳,才會聰明?!蔽衣犃?,仍疑惑不解。爺爺給我講了《聰聰找耳朵》的故事。下面我來給大家講一下這個故事:
有個叫聰聰?shù)男∨笥眩宦牥职謰寢尩脑挘膊宦牋敔斈棠痰脑?。他說長著耳朵沒有用,結(jié)果這么一說,兩只耳朵“呼”的一下不見了。此后,在尋找耳朵的路上,他遇到了同樣不聽話的小猴和小熊,發(fā)生了一連串受羞辱的事。最后,他一不小心落入了小河馬的嘴里,幸好小河馬很聽奶奶的話,把聰聰吐了出來,送到了岸上。事實教育了聰聰,他叫著:“我要耳朵,我要聽話?!弊罱K,聰聰漸漸長出跟以前一樣的耳朵。爺爺說,人長兩只耳朵,就是要去多聽,不能只聽一面之詞。我終于明白了爺爺?shù)挠靡狻,F(xiàn)在,大家看不到我翹著驕傲的尾巴了吧?至于其他三點,就暫且保密啦。
李老師:兼聽則明。古人造字,真的富有智慧呀!來,同學們伸出手,把“聰”字空寫一下吧,未來的路還很長,別急,相信大家以后會慢慢感受到“聰”的魅力。
王逸軒:認識一個字是需要緣分的,猶如認識一個人。我認識“逆”字的緣分,還得從一年前的那天晚上開始。那是一個周末的晚上,完成作業(yè)的我?guī)еp松的心情,跟媽媽一起看一個關于唱歌比賽的節(jié)目。那位歌手的名字我記不清了,只記得他當時是上一期的最后一名。在這一期比賽中,他過五關斬六將,奇跡般追到了第一名。主持人不吝贊美之詞,稱該歌手“逆襲成功”?!澳嬉u”這個詞如一頭小鹿,闖入了我的世界。那位歌手作為上一期的最后一名來參賽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所有選手都比他優(yōu)秀,跟哪一個歌手比,他都處于不利的逆境之中,但他沉住氣,一個對手一個對手地去戰(zhàn)勝,最終奪得冠軍。“逆”是一種處境,更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勇氣,只有沉著地去“逆”,才可能迎來“襲”的曙光。由此我想到自己學習中遇到難題,只會煩惱,只會抱怨,只會哭泣,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生活中我總是害怕一個人睡覺,害怕直面挫折,害怕做事情會失敗,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自己的衣服自己從未洗過,自己的房間也總是依賴媽媽替我打掃,缺乏獨立生存的能力;課余時間學習小提琴,一遇到難度大的曲子,我就產(chǎn)生放棄的念頭……那晚看了節(jié)目,我頓時醍醐灌頂。原來,我需要的只是繼續(xù)“逆”下去?!澳妗笔菆?zhí)著,現(xiàn)在為了個人的愛好或夢想,我們要“逆”;“逆”是堅守,將來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要“逆”。我愿把這個我最喜歡的“逆”字寫進我的生命。你呢,親愛的同學們?
李老師:問得好,你呢,親愛的同學們?認識一個字真的需要緣分,就像王逸軒認識“逆”,就像孫思聰認識“聰”,就像張嘉伊認識“愛”,就像我有幸認識大家。漢字里蘊含的意蘊和智慧,不是我們一節(jié)課能說得透的。同學們,讓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解讀自己喜歡的那個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