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好友阿米達拉最近戀愛了,對象是個弟弟。
怎么形容我的震撼程度呢,上學時阿米達拉和我是抱團取暖的鐵樹,已經(jīng)放棄有朝一日能開花的幻想。她一直憧憬有一位年長的“男神”——成熟穩(wěn)重、亦師亦友,能給她指點情感迷津。所以,現(xiàn)在,和弟弟在一起,她是打算自己當老師了嗎?
阿米達拉說,自己剛通過老板介紹得知該男生的基礎信息時,也是這個反應,覺得小孩懂什么。但漸漸相處后,她發(fā)現(xiàn)男生雖然還在讀書,但對職場、人生有自己的方法論,而且很會傾聽,從不說教,總能提前察覺到自己的不適,并主動提出解決。
于是,阿米達拉默默地把備注從“弟弟”改成了“小哥哥”。
在2021年婚姻登記大數(shù)據(jù)中,安徽省登記結婚的“姐弟戀”占兩成左右,超過了同齡人結婚的比例。對于00后來說,“姐弟戀”也正成為更多人的理想戀愛模式;后浪研究所發(fā)布的《2022年輕人“理想伴侶”報告》顯示,有近三成的受訪00后男生向往和姐姐談戀愛。
在“男大女小”的主流情感結構下,“女大男小”的“姐弟戀”模式有什么特別的?女生年齡比男生大,一定意味著女生獨立、強勢,而男生幼稚、需要照顧嗎?都說真愛只與具體的人有關,但年齡差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讓我先抑后揚,給你講幾段真實的“姐弟戀”故事。
1
今年剛滿30的冉子,談過的男生年紀都比她小,差距最大的有1歲半,關系持續(xù)時間基本是一兩年。
雖然從數(shù)字上看,年齡差沒有超過3歲,不算太“驚世駭俗”,但冉子的經(jīng)歷很典型:在過往的關系中,她對男方都是“降維打擊”。
冉子和弟弟相處基本是這個套路:談戀愛前幾個月甚至半年,旁人已經(jīng)看出來男方的幼稚,該勸的也都勸了。但戀愛中的人自帶美好濾鏡,只有相處到后面才“見真身”,甚至能翻舊賬發(fā)現(xiàn)對方的不成熟證據(jù)。
冉子在一段戀愛中,有件發(fā)生在客廳里的事。
那時,她在當?shù)刭I了套二手家具,運過來的是拆散的部件,需要自己動手組裝。當一群人面對滿地狼藉一籌莫展時,冉子邏輯清晰地把物件清點歸類,把要買的東西列了個清單,第二天就把桌子安好了。
看出來了嗎?冉子的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都很強大,能條理清晰地分析場面,分配工作,解決問題,從某個角度看,你永遠不用為她操心,她甚至還會照顧你。這也是經(jīng)常圍繞“姐弟戀”的那個迷思——男生會把女生當媽。
冉子在成長路上,其實一直在和“做女強人不好,沒有女人味”這句根深蒂固的偏見較勁。
上小學時,冉子就質(zhì)疑男生為什么要護著女生,她偏要反著來,女生也要去保護男生。長大后,她堅信男女雙方都是平等的,付出和責任五五開,都可以去保護對方。
但冉子遇到的男生卻很少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冉子自己有穩(wěn)定的工作,不管多晚下班回家都會張羅著做飯,可是,她的前男友卻個個寧愿一直為了縹緲的夢想等待,視責任為無物。
冉子可以預見,如果以后結婚生子,每天回家得面對兩個小孩,“我實在是受不了?!?/p>
看清男方的懦弱后,冉子果斷分手,第二天就收拾東西搬家,“覺得好爽,突然少了一份累贅般的責任?!?/p>
這是年齡的緣故嗎?冉子覺得,比年齡更重要的,其實是對方的成熟度和自信程度:“如果覺得年長的姐姐‘省事兒’,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用哄,甚至能幫你做事,那對姐姐來說是侮辱。親密關系中肯定有相互支持、給建議、同舟共濟的一面,但前提是互相尊重、認可和擔責任。我有時會想,自己是不是太理性了,不能給男生所謂的成就感。”
在“姐弟戀即女強男弱”的思維定式里,男性的虛榮心和所謂征服欲確實都面臨著極大挑戰(zhàn)——關鍵這也不是啥好東西,如果一段親密關系的雙方無法平等地互相欣賞,別說長久了,它只會讓人身心俱疲。
2
“姐弟戀”中的女性是否一定占主導地位,更符合社會對“獨立女性”的想象呢?南婷的答案是——完全沒有。
南婷今年28歲,在上一段感情中,她的男友比她小7歲。經(jīng)歷了3年的分分合合,在男方父母終于同意男生來到南婷工作的城市時,她主動提出了分手。
“倒不是因為男生幼稚,在很多時候他反而在引導我。但在我目前的感情觀里,穩(wěn)定和婚姻是最重要的,而他并不是理想的結婚對象?!?/p>
南婷和前男友是在雅思班上認識的,男孩剛高中畢業(yè),南婷準備出國讀碩士。
為什么喜歡這個弟弟呢?南婷覺得,首先對方不是大男子主義,尊重女性,不會有油膩的想法和行為。比起年齡,這和家庭教養(yǎng)更加相關:“在男生的家里,媽媽是掙錢更多的那個,所以和女生相處時會帶入相似的模式。”
拋開年齡差,南婷覺得這就是一段正常的戀愛。
學者張艷霞曾經(jīng)做過一項統(tǒng)計,根據(jù)隨機抽取的620份80后征婚廣告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公眾普遍接受男生比女生大10歲,而在女大男小的場景里,這個上限通常只有3歲。
南婷和男友7歲的年齡差就嚇壞了不少關聯(lián)人士,男生的媽媽以為南婷是壞人,騙了她家小孩,甚至鬧到了雅思學校;南婷的爸爸平時性格溫和,聽說這件事后少見地罵出了口,勸分不成,就冷嘲熱諷地表示,如果這個“娃娃”就比她小個3歲之內(nèi)都能得到祝福,不至于搞得如此難堪。
這段不被看好的戀情剛開始時,南婷覺得年齡不重要;對方年紀雖小,但見過一些世面,能擔起責任,在處理一些問題上比較成熟。但當她從校園走進社會后卻漸漸發(fā)覺,年齡差距就是最大的問題:“他畢竟還沒經(jīng)歷過社會的錘打,在量的積累不夠的情況下,在職場、婚姻等人生規(guī)劃方面會有一些過于理想化的想法?!?/p>
南婷對“姐弟戀”態(tài)度的關鍵轉(zhuǎn)變,發(fā)生在一次家庭變故之后。幾年前,南婷的媽媽生了一場大病,手術期間爸爸一直在忙前忙后地照顧。一對一起走過大半輩子的夫妻,雖然愛情的成分已寥寥無幾,但在關鍵時刻還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我意識到婚姻是一個必需品,這時候我就會思考,和他結婚到底是不是穩(wěn)妥的選擇?答案是“不”。我不覺得所謂的激情和愛會一直持續(xù)下去,婚姻關系需要靠利益和責任心去約束。舉一個很俗的假想,我到了35歲,有了小孩,他才20多歲,正值盛年。他如果想分開,他會有更好的選擇,而我卻沒有能力去和他離婚,老年生活也不能得到保障?!?/p>
南婷也知道,遇到問題時把原因歸結為年齡,其實有一點推卸責任的嫌疑:“都說不缺愛情的人才能遇到真正的愛情,好的感情是你不應該指望從對方身上能索取什么,去填補你的空缺。你得把自己的狀態(tài)經(jīng)營好,伴侶遇到問題時你才能去給他提供一些情緒價值,你本身得是一個不會被輕易打垮的人。
我能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把生活過好?回想過去3年的跌宕起伏,南婷覺得這也是和現(xiàn)實妥協(xié)的必經(jīng)之路?!拔覀兌夹枰獙δ臣旅撁舨拍苓~向下一個階段,否則這個癮一直會在心里。”
3
思維層級和人生經(jīng)歷的落差,大概是一些“姐弟戀”難以圓滿的主要原因。但別喪氣,甜甜的戀愛總是有的。
7年前兩人在北京初相遇時,女孩小福27歲,男孩曉宇22歲。女孩搭男孩的順風車上班,沒想到不久后,他們就成了“一條船上的人”。
從北京到大理,他們一起辭過職,創(chuàng)過業(yè),開著皮卡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西藏冰川上流浪過。我問他倆,有特別感覺到在談“姐弟戀”嗎?小福和曉宇表示,別說年齡了,兩人最初心動時,連對方真名都不知道。
“直到我?guī)杂钜娏宋覌?,我媽很喜歡他,這才讓我去問曉宇的年紀?!薄驼鎸嵕唧w的人相比,年齡是個太無趣的信息點了。
旅行堪稱小福和曉宇感情升溫的主要推手?!霸谝黄鹇眯袝r我們沒有討論任何實際問題,例如做什么工作的、月收入多少、家庭情況怎樣,只是非常享受當下的旅程?!睍杂钫f道。
用現(xiàn)在流行的話說,兩人都是行走的“松弛感”代言人,不疾不徐,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對方正好能給予,甚至能一起創(chuàng)造更多更好的可能性。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對方能給予,你覺得平衡了,這事兒就成了,對方大我五歲八歲都沒有關系。
很難說誰在照顧誰,小福和曉宇的相處更像是攜手并肩的搭檔,自己能站穩(wěn)腳跟,同時也能給對方力量。
小福認為,在一段健康的關系中,兩個人一定要先獨立經(jīng)營自己、愛自己,走到一起才能組成一個小隊伍,成為彼此的拍檔:“對方脆弱時你能撐住,自己遇到坎時對方也能幫你扛住,互相彌補,才能走得更遠?!?/p>
今年35歲的小福有太多的心得,作為女兒,作為“姐弟戀”中的“姐姐”,作為女性,作為能夠勇敢去愛的個體,最后我們的談話超越了“姐弟戀”,來到了如何通過親密關系認識自我:
“兩個人能在一起7年真的挺不容易,人都換了一個人了。大家不要把預期值拉得太高,十幾歲的時候就說一定要永遠。一段能處7年的關系一定非常珍貴,在這期間我們共同面對了很多事,賺錢的、賠錢的,家人的、朋友的、兩個人的問題。戀愛和婚姻都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而已,不要把它想得如天大。
兩個人就是搭檔、伴侶、可靠的好兄弟。你要相信兩個人在一起會更好,也要相信,即使沒有在一起,你自己活也差不到哪兒去。不只是“姐弟戀”,任何一個處在戀愛關系中的女生,首先要明白感情觀一定是建立在人生觀之下的,你的腳跟要踩實在,不要想著去依附任何人。親密關系的對象不是你的全部,你也千萬別告訴對方他是你的全部,人家都要被你嚇死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白來的好事兒,你得到的一切都要有相應的付出才能平衡。感恩、包容、珍惜,有這三點基本上就能走得很遠。”
圍繞“姐弟戀”的眾多迷思,例如“男生幼稚”“女生強勢”,其實都將人的處境變成了某種偏見。感情是具體入微的,改寫一句具有時代特色的標語,那就是——你自己才是感情的第一責任人。
上面的3個故事告訴我們,其實愛情無關年齡,重點就在于,你是否能接受人的流動性,是否有勇氣和對方一起在摩擦和共鳴中,奔向一份共同的愿景。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大膽去心動、去戀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