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輝
從供需關系看,銅、鋁等品種因新能源而增加需求,供給卻在ESG的要求下減少,即便不考慮美元計價影響,多數有色品種在中長期也是易漲難跌,因此,低估值的有色板塊值得把握,尤其是少數仍有產能釋放的龍頭公司。
中長期看銅鋁都面臨供不應求的擾動。供給方面,資本開支不足導致彈性漸失,需求方面,在新能源持續(xù)放量的驅動下,供給缺口已逐步出現;大體上,有色也出現了類似2022年以來包括煤炭和石油在內周期板塊的邏輯,不過細分看,造成銅鋁兩大品類資本開支不足的原因仍有差異:
銅主要是受礦山品位下降以及干擾率居高不下的影響,比如曾被寄予厚望的港股五礦資源秘魯銅礦LasBambas,該項目投產即巔峰,隨后陷入斷斷續(xù)續(xù)的抗議活動。在過去的五年時間里,該項目停運時間超過400天,導致年產量從2017年的45萬噸逐年下滑至2021年的29萬噸,與紫金礦業(yè)的Kamoa-Kakula形成巨大反差,這也是近幾年五礦資源與紫金礦業(yè)股價分化的關鍵因素。
至于鋁方面,海外的供給瓶頸主要來自于較高的冶煉成本影響,實際上過去20年海外電解鋁新增產能極為有限,產量從2001年的2114萬噸到2021年的2841萬噸,復合增速僅1.4%,加上近年來歐洲激進的能源政策,歐洲電解鋁企業(yè)持續(xù)面臨成本與價格的倒掛。國內方面的供給瓶頸則來自于2017年供給側改革設置的產能“天花板”,當時電解鋁產能上限被設定為4500萬噸,所以近幾年電解鋁行業(yè)并無很多新增產能投產,像中國鋁業(yè)近幾年的電解鋁產量都維持在380萬噸的水平,全球龍頭中國宏橋甚至從2017年700萬噸的水平下降至目前500萬噸,即便是云鋁股份這類極少數有新增產能指標的電解鋁企業(yè),產能也不過從2018年170萬噸增長至目前305萬噸,增長極為有限。
數據來源:Wind
因此,考慮到前些年持續(xù)的資本開支不足導致中長期銅鋁價格易漲難跌,疊加目前板塊的低估值,整體配置性價比較高。
銅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大部分上市公司仍以冶煉業(yè)務為主,典型如江西銅業(yè)、云南銅業(yè)等,它們的盈利彈性遠不如以開采業(yè)務為主的礦企,比如紫金礦業(yè)、洛陽鉬業(yè)、五礦資源等。
電解鋁方面,近期之所以領漲有色,最直接的催化因素是西南水電供應不足引發(fā)的云南電解鋁減產。考慮到2021年以來水電鋁減產頻發(fā),尤其是枯水期限電嚴重,且目前尚無有效措施解決,因此電解鋁板塊可能仍要適當回避云鋁股份等受損標的;此外,盡量選擇經營效率更高的標的,典型像神火股份與中國宏橋,二者是目前單噸毛利最高的兩家電解鋁企業(yè)。
其中,神火股份的低成本主要得益于新疆地區(qū)的用電成本優(yōu)勢,中國宏橋是全球最大的電解鋁企業(yè),憑借領先的一體化使得綜合成本位居行業(yè)前列,這兩大標的也在價值型選手丘棟榮的前五大持倉中。
目前上市的有色金屬企業(yè)多數還是周期屬性主導,僅有少數自身還具備成長能力。
仍以電解鋁為例,實際上如果能把握住云鋁股份的投產節(jié)奏,像在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這段時間周期的漲幅接近5倍。然而因為供給側改革的原因,電解鋁板塊或難再尋找具備周期成長的投資機會,不過作為電解鋁下游的鋁加工或許還是有此潛力的。
例如南山鋁業(yè),作為航空板供應商以及國內惟一一家實現批量化生產汽車板的企業(yè),近幾年該公司倒是符合成長股量價齊升的特征:銷量方面,主導產品冷軋從2017年55萬噸增長至去年將近百萬噸,單價方面則從1.5萬元/噸提升至1.9萬元/噸,隨著公司高端產品的釋放,預計未來成長性仍將保持。
而在礦業(yè)方面,國內目前尚未形成全球性礦業(yè)巨頭。大部分礦企其實都沒有產能彈性,比如黃金龍頭山東黃金,過去幾年產量都維持大約40噸的水平,當然也會有些例外,像中金黃金2023年市場預期集團會有多個項目注入,按照規(guī)劃到2025年時資源量及產量有望翻倍,據此測算未來幾年大約會有40%的毛利彈性。
國內礦業(yè)公司的全球化之路之所以艱難,原因在于需要具備多品種、跨國經營的視野,對照全球最大的礦業(yè)巨頭必和必拓,其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動力煤及焦煤供應商,也是全球第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可喜的是國內礦企也一直在做國際化的探索,比如2009年中鋁曾試圖收購全球第二大鐵礦石供應商力拓,只不過最終遺憾未果,后來包括紫金礦業(yè)、五礦資源、洛陽鉬業(yè)、天齊鋰業(yè)等也一直在努力,實際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典型的是紫金礦業(yè),經過多年布局,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礦產銅及礦產金上市企業(yè),礦產金及礦產銅業(yè)務合計貢獻七至八成毛利,未來幾年上述業(yè)務仍在持續(xù)放量,預計到2025年礦產銅將從現在每年86萬噸提升至100萬噸,礦產金將從60萬噸提升至80萬噸。除此以外,2021年年底公司還通過收購切入碳酸鋰,目前碳酸鋰當量資源量居全球第十位。
值得一提的是,紫金礦業(yè)的金銅布局實際上是很不錯的礦業(yè)組合:眾所周知“銅博士”是全球經濟的晴雨表,其漲跌多與經濟形勢呈正相關,而經濟不好時往往全球各大經濟體又有貨幣寬松的行為,帶動金價上行,因此金銅組合能很好的起到對沖效果。總體而言憑借產能增長的加持,該公司可謂行業(yè)內少數具備周期成長屬性的品種,因此也獲得了諸多公募的青睞,截至去年末,合計持倉達165億,是有色板塊公募持倉最多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