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榮
最近,《三體》電視劇正在熱播,引起廣泛關注?!度w》里有一個核心思想:如果宇宙中存在外星文明,那么,高等文明與低等文明具有代差,即維度差。假如發(fā)生星際大戰(zhàn),高等文明對低等文明的打擊,將是“降維打擊”,消亡的必定是低等文明。
作者劉慈欣深刻體悟到地球生物的叢林法則,他認為,這個自然法則,涵蓋了人類。這就屬于“社會達爾文主義”了?!度w》還將地球叢林法則,推廣成宇宙“黑森林法則”:星際之間是相互防范、戒備的;為了自身安全,往往先發(fā)制人?;艚鹋R終前,曾告誡人類,不要尋找外星人,不要暴露地球的位置。《三體》的立意和構思,與之不謀而合。
由此派生出“科學有邊界”。邊界究竟在哪里?正在研究中。所有迄今為止的科學認知或結論,都是有限的,暫時的,總會被新的認知取代的。這就是卡爾·波普爾對科學的界定:科學只討論可以被“證偽”的命題?!吧系邸笔欠翊嬖??祂究為何物?科學家們皈依的“自然神”究竟是什么?此類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命題,被波普爾排斥在科學范疇之外。
無論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前提——光速是宇宙最大速度且恒定不變,還是“宇宙最恐怖的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對于人類而言,也是不可證明其真?zhèn)蔚?;我們所依?jù)的,是迄今為止的“經(jīng)驗”——迄今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與之相悖的事實。據(jù)此經(jīng)驗建立的物理學大廈是如此之壯觀,如此之恢弘。那么,我們能不能說,現(xiàn)代文明都是建立在沙灘上呢?顯然不能。人類只能沿著既有的科學認知,探索前行。
從科學哲學上看,人類至今只能被動地接受自然定律,并把它歸結為“上帝的旨意或預置”?!度w》中提到了兩個假說,這兩個假說里的射手和農(nóng)場主,影射上帝。不是宗教的人格化的上帝,而是牛頓所稱的“自然神”?!度w》小說和電視劇里,神秘組織“科學邊界”,把人類解釋不了的超自然現(xiàn)象,稱為“主”的意志。
《三體》里,宇宙背景出現(xiàn)“倒計時數(shù)字跳動”,納米科學家汪淼親眼看見整個宇宙為他“閃爍”,諸如此類的超自然現(xiàn)象,導致世界頂流科學家自殺??茖W邊界組織說,“物理學從來就不存在”,致使他們的科學信仰崩潰,否定了他們存在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這些超自然現(xiàn)象,是高于地球文明的“三體文明”刻意制造的,是向地球開戰(zhàn)的熱身戰(zhàn),其目標首先是消滅地球科學家??紤]到中國觀眾對科幻作品的接受程度,劇情節(jié)奏進展緩慢,花了整整前7集來闡釋射手假說和火雞農(nóng)場主假說。這兩個假說實際上是科學上的“佯謬”:基于科學哲學前提,卻得出了乍看起來荒謬的結論,它經(jīng)得起邏輯分析,有某種程度的正確性。佯謬與悖論不同。悖論是反邏輯的,無解的;佯謬有解,可以被闡釋。
射手假說:有一名神槍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個洞。設想這個靶子的平面上生活著一種二維智能生物,它們中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偉大的定律:“宇宙每隔10厘米,必然會有一個洞?!?/p>
農(nóng)場主假說:一個農(nóng)場里有一群火雞,農(nóng)場主每天中午11點來給它們喂食?;痣u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這個現(xiàn)象一年了都沒有例外,于是它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偉大的定律:“每天中午11點,就會有食物降臨?!彼诟卸鞴?jié)早晨向火雞們公布了這個定律,但這天上午11點沒有食物降臨,農(nóng)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捉去殺了。
第二個假說,源自英國哲學家、數(shù)學家羅素的“火雞假說”。
作為數(shù)學家的羅素,當然通曉數(shù)學歸納法在數(shù)學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他不能不對種種歸納推理和歸納法的濫用,作出批判。羅素認為,“未來的未來是否和過去的未來相似”這個問題,并非是單憑“過去的未來”可以解答的。歸納法只是諸多科學方法之一,它是有“先天性”前提條件的,不能絕對化。羅素舉例說,在人們抵達澳大利亞之前,都認為天鵝是白色的。因為這是歐洲人的經(jīng)驗的歸納。但是,澳大利亞的天鵝是黑色的。一個例外,就推翻了歸納法得出的結論。億萬個經(jīng)驗的例證,都經(jīng)不起一個反經(jīng)驗的例證的毀滅性打擊。
眾所周知,公設、公理、定律,在數(shù)學和物理中,隨處可見。它們在科學學科里,被認為不可證明,也不需要證明。
《三體》只能將羅素的“先天性”歸結為“主”的意志?!度w》假設三體人處在“超文明時代”。所謂超文明時代,我的理解,就是超光速時代。那么,三體是真實的存在嗎?
天體運行,都是雙星雙體的。數(shù)學家戴維·希爾伯特在1900年世界第一次數(shù)學家大會上提出三星三體運行問題,即研究三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作用下的運動規(guī)律。如果三個天體的質(zhì)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叫做“一般三體問題”。法國數(shù)學家龐加萊曾經(jīng)證明了三體問題在數(shù)學上無解。
但在《三體》中,作者借人物魏成之口,說道:“就算當時知道龐加萊我也會繼續(xù)對三體問題的研究?!弊髡呦虢o他的《三體》再加披上一件“硬科幻”的外衣。硬科幻也還是科幻,三體,數(shù)學物理無解,至今也沒有發(fā)現(xiàn)。
再說射手假說。沒有“衣片人”,也沒有“衣片生物”。它依據(jù)的是降維想象。假說的核心對象是神槍手與二維智能生物。問題是,神槍手的動作是隨意的,也就是或然的。如果他的射擊不是均勻的,那么,在二維智能生物看來,它所在的無限延展的平面宇宙就不再是均勻的。射手的隨意性,決定二維生物的宇宙觀;那么,宇宙的時間和空間是均勻分布的,又是誰決定的呢?顯然,射手就是火雞假說里的農(nóng)場主,是“祂”決定了命題的結果。這兩個假說,都是佯謬:宇宙的時空分布確實是均勻的;火雞科學家歸納得出的結論確實是不對?!度w》指向,是宇宙的終極命題:誰決定了今天的科學認知?換言之,科學的公設、公理、定律,是誰決定的?沒有人能夠回答。但是,不能回答終極命題,并不等于可以否定科學所建立的文明,不能說地球科學家是待宰的火雞?!翱茖W從來就不存在?!边@句話本身就是虛無主義、懷疑主義、神秘主義的產(chǎn)物。
這個問題,實質(zhì)上回到了上世紀的著名的物理學大論戰(zhàn)。愛因斯坦原本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但是,他在“不確定性原理”面前動搖了。他的決定論世界觀,阻礙了他對量子的認知。他問道:“難道上帝也擲骰子?”玻爾回答更具哲學智慧,他說:“我們沒有資格告訴上帝要不要擲骰子?!边@場大論戰(zhàn),玻爾是勝方。量子力學是當今最前沿的科學。
是的,《三體》討論的終極命題屬于哲學本體論。
(作者系本刊特約撰稿人)責編:王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