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宇
遼寧省瓦房店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瓦房店 116300
吸入性肺炎屬于異物性肺炎的一種,由動物長期或單次攝入了大量的異物而引發(fā),能導致肺功能下降,組織受損,影響呼吸功能,從而表現出一系列癥狀[1]。吸入性肺炎在全世界都有報道,尤其是管理水平差、環(huán)境懸浮顆粒物多、用藥不規(guī)范的牛場,病牛會出現生產性能下降而損失養(yǎng)殖效益。
吸入性肺炎是養(yǎng)牛生產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病,該病有時表現群發(fā),但并不具有傳染性。
1)粉塵。牛群因為飼料粉塵或環(huán)境中粉塵量太大,經呼吸道吸入而進入肺,易導致發(fā)病。有鼻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疾病的牛發(fā)病率較正常牛高,主要是呼吸道出現炎性病變后其表面的纖毛數量變少,黏膜變得不完整,分泌物減少,對外界吸入的粉塵異物阻礙作用下降,最終大量入肺導致。
2)灌藥操作不當。當牛發(fā)生瘤胃疾病需要灌藥時,如果灌藥速度過快,有部分藥水會經喉嚨進入氣管中,再經支氣管進入肺,當藥物無法在肺泡中吸收時就會長期滯留而形成異物性肺炎。有些牛在灌藥過程中因頭位過高,舌頭伸出口腔外,或者灌藥時出現了咳嗽,很容易導致藥液進入肺而發(fā)生該病。如在我國新疆、甘肅、寧夏等牧區(qū),每年在清明節(jié)前后都有給牛灌油的習慣,操作不當時易將油灌入呼吸道,該時期也是吸入性肺炎的高發(fā)期。
3)其他。有些牛因多種原因導致吞咽功能失調,食物在咽喉處未經食管口進入胃,而是經喉口進入氣管,這也是臨床常見的原因之一。還有些牛手術前需要麻醉,在藥物作用下,牛的吞咽功能和食管蠕動功能下降,自我調節(jié)性能變差,也很容易出現誤吞而誘發(fā)該病。因多種原因導致腦功能受損時,食管神經調節(jié)會發(fā)生紊亂而導致異物性肺炎,比如患有腦炎的牛該病發(fā)生率顯著升高,有些因打斗相互撞擊而昏迷的牛,在強行灌入藥物時也容易出現吸入性肺炎。
如果是粉塵類異物吸入,則在疾病前期,由于鼻腔、氣管、支氣管的阻擋作用,通常異物在上呼吸道聚集較多,下呼吸道較少,肺中更少,故疾病初期炎癥僅局限在上呼吸道,如鼻腔、咽喉處,此時如果及時調整管理,將病因解除,則牛能很快自我康復。如果不采取措施,炎性區(qū)域就會侵害支氣管周圍的結締組織,且上呼吸道黏膜因炎癥而受損,對異物的阻礙作用下降,這些粉塵會繼續(xù)向更深部位入侵,導致肺泡內有異物出現,即表現吸入性肺炎。
粉塵對肺泡的危害包括2 個方面,一方面是粉塵自身無法被肺泡吸收,沉積在內表面后影響肺的氧交換,使病牛表現出呼吸障礙,機體全身缺氧;另一方面是這些粉塵可攜帶致病原或過敏源,導致肺部出現感染和更為嚴重的炎性反應,臨床常見的腐敗細菌是經這種途徑進入肺,在肺內自我繁殖,使肺組織分解,引起肺壞疽,蛋白質和脂肪進一步分解,分解物中含有腐敗物、膿細胞、磷酸銨鎂等物質,散發(fā)出臭味。
如果吸入的是體積較大的物質,如飼料、藥物、油脂等,則這些物質會快速進入支氣管和肺中,短時間內造成堵塞而影響氧交換,同時肺組織很快出現充血、水腫,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卡他性和纖維蛋白性炎癥。在高營養(yǎng)的作用下,很多條件致病菌或外界侵入菌開始繁殖,衍生出壞疽性病灶。病牛在吸入異物后24~48 h 可呼出腐敗性臭味氣體。隨著疾病的發(fā)展,壞疽性病灶的腐敗物質可隨呼氣而排出,之后在肺中留下很多空洞,空洞的內壁仍附著一些腐爛惡臭的粥狀物,這種特征在解剖后通過肉眼觀察或顯微放大觀察都能見到。另外,腐敗性物質也會粘附在氣管和鼻腔黏膜表面,使呼出的氣體長期帶有惡臭味。
發(fā)生吸入性肺炎的牛前期表現呼吸道癥狀,咳嗽、氣喘、呼吸急迫,叫聲低沉,脈搏加快,體溫正?;蛏?,隨呼吸節(jié)律胸腹部有明顯的起伏動作。隨著疾病的發(fā)展,呼吸道炎癥蔓延至整個肺,病牛變得呼吸困難,咳嗽加劇,體溫升高至41 ℃以上,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多數牛由胸腹式呼吸轉為腹式呼吸,呼出的氣體中帶有明顯的腐敗惡臭味道[2]。早期僅在咳嗽或大口喘氣時能聞到惡臭味,隨著疾病的惡化,有時離病牛數米遠就能聞到。鼻孔中流出黏性或帶膿的鼻液,呈棕紅色或污綠色,在咳嗽或低頭時常大量流出,偶爾在鼻液或咳出物中見到吸入的異味,這些異味以聚集的固體粉塵、油滴、食物殘渣居多。
將鼻液收集在玻璃瓶中,靜置一段時間后可發(fā)現分為上、中、下3 層,上層為黏性物質,內含泡沫;中層為漿液性液體,含有絮狀物;下層為密度較大帶膿汁的液體,里面混合有大小不等的食物渣或脫落的組織碎片。顯微檢查,在視野中能找到脂肪滴、晶體、黏膜碎片、色素顆粒、紅細胞等。在滲出物中加入10%氫氧化鉀煮沸,離心后將沉渣涂片,顯微可觀察到肺組織分解出的彈力纖維,這也是該病的主要特征。
環(huán)境中塵埃粒子過多,長期懸浮在空氣中能導致慢性吸入性肺炎。牛場在選址時一定要考慮周邊環(huán)境,如果周邊植被較少,且存在大量裸露土地,或場周邊長期施工,最好不要養(yǎng)牛。通常情況下,空氣中相對濕度較大時,灰塵不容易浮起,該病發(fā)生率相對較低,濕度小時很容易出現“塵土飛揚”的場面,該病發(fā)生率就會增高。牛場可以通過人工加濕或加強通風等方式減少塵埃量。另外,在喂牛時,為了減少精料粉塵的吸入量,建議粗料和精料混合前加入一定量的水,防止飼料起塵。
獸醫(yī)人員在治療疾病時,優(yōu)先選擇注射、拌料、飲水等給藥方式,如果必須進行灌胃給藥,操作一定要熟練,灌藥速度不宜過快,頭部位置以微微抬起即可,不可過高,如果灌藥過程中牛出現咳嗽等癥狀,應先暫停用藥,緩和后再次灌服。新進獸醫(yī)員工不要讓其操作,必須通過有經驗的老獸醫(yī)培訓后再上崗。有食道疾病的牛灌胃時需采用“少量多次”的灌藥法,每灌1 次觀察食管的波動情況,防止出現反蠕動而流入氣管,有吞咽障礙的牛禁止灌服任何藥物。如果發(fā)現牛食道有憩室,或患有神經麻痹癥,應謹慎灌藥。另外,因牛手術等原因需要麻醉的,在手術結束后的24 h 內最好不要給藥。
獸醫(yī)人員應加強巡場,做好每頭牛的檔案記錄,發(fā)現有異常的牛及時檢查,檢查方法包括肺部聽診和胸部叩診,必要時可進行血液檢查。吸入性肺炎初期聽診時能聽到支氣管呼吸音、干啰音和水泡音,隨后還可聽到喘鳴音和胸膜摩擦音,有時還有皮下氣腫的破裂音。疾病發(fā)展后期,因肺中出現空洞與支氣管相通,能聽到空甕性呼吸音。對胸部進行叩診,由于該病的病灶多集中在胸前的下部,肺炎發(fā)生的區(qū)域較大時能聽到叩診音為半濁音或濁音??斩粗車唤Y締組織包圍時,叩診呈金屬音??斩磁c支氣管相通,叩診時因空氣受排擠,突然急劇地經過狹窄的裂隙而出現破壺音。如果病灶較小,且位于肺深部組織時,叩診則無明顯變化,與健康牛無異。對可疑牛抽血化驗,可發(fā)現白細胞總數明顯上升,同時嗜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初期呈核左移,后期可因化膿引起毒血癥,影響骨髓造血功能,白細胞數量下降,呈核右移。
如果為環(huán)境塵埃粒子濃度過高或者因呼吸道疾病繼發(fā)而發(fā)生的吸入性肺炎,一般病程較長,死亡率不高,有足夠的治療時間。治療方案有抗菌治療、抗炎治療和改善呼吸困難[3]。病牛肌注頭孢噻呋鈉或利高霉素以殺滅感染的腐敗菌,同時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灌服麻杏石甘口服液。
如果為體積較大的異物,進入肺后無法被吸收,此時需將病牛保定,并使其保持安靜,讓其站立成前低后高的姿勢,將頭放低,用手使勁擠壓喉嚨處,以起到誘咳作用,促使異物盡可能多地往外排。有些牛因長期高熱稽留而導致反芻功能下降,食欲廢絕,久之會導致機體營養(yǎng)不良而衰竭,可肌注氨基比林、對乙酰氨基酚或氟尼辛葡甲胺,體溫恢復正常后,在飼料中添加發(fā)酵類的微生態(tài)制劑以提升食欲和促進飼料的消化。同時,為了幫助病牛盡快恢復體力,需靜脈注射500~1 000 mL 葡萄糖生理鹽水。如果癥狀較為嚴重,出現了自體中毒的表現,還應靜脈注射樟酒糖液(0.4%樟腦、6%葡萄糖、30%乙醇、0.7%氯化鈉的滅菌水溶液),從而促進毒素的外排。該病治療難度較大,且通常治療周期也較長,成本較高,有時即使表現的癥狀消失,病牛在剛康復的一段時間內生長發(fā)育也非常緩慢,導致飼養(yǎng)價值下降,故該病一定以預防為主。
吸入性肺炎在我國所有省份和地區(qū)的牛場都有報道,但以北方地區(qū)的牛場報道率較高,尤其是西北牧區(qū),秋冬季節(jié)發(fā)病率顯著上升。因該季節(jié)環(huán)境比較干燥,空氣相對濕度大部分時間低于40%,塵埃粒子過多,容易引發(fā)呼吸道病。呼吸道黏膜長期受到刺激后便失去阻擋外界異物的第一道免疫屏障功能,進而引發(fā)該病。這也是北方地區(qū)牛場發(fā)病率普遍高于南方的原因之一,北方地區(qū)冬季氣候更寒冷,對牛產生的應激作用更大。除此之外,該病也多出現在管理水平低的家庭農場和小型散養(yǎng)戶,這些場通常沒有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很多呼吸道疾病無法及時發(fā)現,加上用藥操作不規(guī)范而導致該病多發(fā),生產中應多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