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尚文
今年以來,滕州市圍繞強化干部思想能力作風建設,探索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常態(tài)化機制,創(chuàng)新實施全員績效管理差異化考核,推進高質量發(fā)展綜合績效考核由部門向科室、個人延伸,形成千斤重擔人人挑的工作格局。
構建科學合理考核體系。建立逐級考評模式。聚焦工業(yè)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等中心工作,建立單位考分管領導、分管領導考科室、科室考人員的“四位一體”考核機制,分層賦分評價,分類確定評分占比,科室實績與個人貢獻度掛鉤,實現(xiàn)組織績效和個人績效有機統(tǒng)一。細化三級任務清單。堅持以崗位職責為中心,科室從重點工作、考核工作、創(chuàng)新工作、職能工作和臨時工作5 個方面全面分解單位考核任務,確定年度工作目標,逐項明確任務分值、責任人員、進度節(jié)點,形成“單位—科室—個人”三級任務清單。明確激勵約束事項。根據內設科室、部門職能性質,分類設置加扣分事項,對工作中勇于擔當、改革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的干部加分獎勵,特別突出的予以“一票肯優(yōu)”;對推動工作緩慢的減分懲罰,造成嚴重后果的“一票否優(yōu)”或直接定為“較差”等次,進一步明確工作主攻方向,調動干部積極性。
實施多維立體綜合評價。開展多元化評價。堅持相關人評相關事,通過上評下、下評上、左右互評、服務對象評,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拓寬評價對象廣度,全面客觀了解干部政治素質、品德作風、工作效能、協(xié)同配合等方面綜合表現(xiàn),考準考實干部德才情況。探索可量化評價。根據評價主體不同設置四類測評票,對應不同評價權重;按照“好”“較好”“一般”“較差”4個等次設定不同評價系數,評價權重與評價系數相乘即為評價成績,實現(xiàn)定性評價定量核算,讓干部綜合評價情況一目了然。突出差異化評價。圍繞破解綜合評價“千人一面”難題,采取強制分布法,劃定評優(yōu)數量上限,明確綜合評價“好”等次推薦不得超過30%,超出上限的為無效票,有效拉開評價檔差,切實考出區(qū)分度、考出差異化。
運用信息手段賦能提效。研發(fā)考核系統(tǒng)。將考核指標設置、考核評價、數據運算等全流程嵌入系統(tǒng),同步開發(fā)電腦端、手機端,分級分類設置用戶界面,確定相應權限,在線分配任務,即時開展考核,實現(xiàn)用戶端輸入打分,管理端一鍵生成結果。集成人事功能。系統(tǒng)融合組織人事相關工作內容,設置推優(yōu)建議和談心談話提醒功能,排名前10%的納入推優(yōu)建議名單,優(yōu)先享受政策傾斜;靠后的進行短信提示,靶向督導,連續(xù)兩次排名末位的預警談話提醒,及時幫促干部補足短板,迎頭趕上。
強化結果運用以考促干。堅持一考多用。推動差異化考核與其他考核結果互認,與單位綜合考核、干部年度考核掛鉤,差異化考核未達到前60%的,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優(yōu)秀”等次,不得推薦或參評各類先進個人。嚴格獎勤罰懶。將結果作為區(qū)分“勤者”“庸者”“懶者”的重要依據,與干部績效獎勵、鄉(xiāng)補差異化發(fā)放等掛鉤,排名靠前的績效獎金可上浮30%,靠后的可降至70%,以切實的收入差距,推動擔當作為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