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江虹 袁魁星 陳婷
(1. 江西省修水縣中醫(yī)院住院藥房,江西 九江 332400;2. 江西省修水縣中醫(yī)院肺病科,江西 九江332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呼吸內(nèi)科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為氣流受限且不可逆,發(fā)病原因與有毒氣體及有毒顆粒的異常炎癥因素有關。其主要的臨床癥狀包括慢性咳嗽咳痰,痰液常為白色粘痰,好發(fā)于秋冬寒冷季節(jié),且隨著疾病的發(fā)展,病情逐漸加重,最終會危及患者的生命。近幾年據(jù)研究統(tǒng)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發(fā)展,在全球該疾病的發(fā)病率高達10%左右[1]。所以合理的治療方法對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針對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為藥物治療,其中注射用多索茶堿是臨床的常用藥物,其具有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呼吸功能的優(yōu)點,但注射用多索茶堿對抗炎及抗過敏的療效欠佳[2]。有文獻報道,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可以緩解因炎癥因子而導致的病情加重情況,故有學者提出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lián)合注射用多索茶堿治療[3]。
本文采用回顧性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lián)合注射用多索茶堿治療后對臨床療效及炎性因子的影響。
回顧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2022年8月期間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9例。根據(jù)治療方式不同,分別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lián)合注射用多索茶堿,n=56),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齡33-76歲,平均年齡(53.46±1.16)歲;病程2-13 y,平均病程(10.18±2.77) y。對照組(多索茶堿,n=43),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齡32-77歲,平均年齡(52.39±2.38)歲;病程3-12 y,平均病程(11.03±1.36) y。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整;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關診斷指南》的診斷標準[4];完全配合本次項目研究者。排除標準:有精神疾病不能完全配合研究者;合并其他先天性器質(zhì)性疾病者;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注射用多索茶堿(武漢普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722)治療,靜脈滴注每天1次,每次0.3 g。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天津金耀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319)治療,靜脈滴注每天1次,每次40 mg,同時實驗期間兩組禁用除試驗藥物外其他藥物。兩組藥物總療程均為7 d。
1.3.1 臨床療效
臨床療效標準:顯效:患者未出現(xiàn)咳嗽咳痰等現(xiàn)象,其他呼吸道異常體征完全消失,肺功能檢查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稍有咳嗽,部分呼吸道異常體征消失;無效:患者咳嗽咳痰癥狀及呼吸道異常體征未改善,癥狀較前加重[5]??偗熜?(有效+顯效)/總例數(shù)×100%。
1.3.2 炎癥因子水平
炎癥因子包括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降鈣素原正常范圍(<0.1 ng·mL-1);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正常范圍(740pg·ml-1540 pg·mL-1)[6]。采用免疫化學發(fā)光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對PCT進行檢測(使用來自鄭州人福博賽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配套試劑盒)、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對TNF-α進行檢測(使用來自湖南華曦醫(yī)藥有限公司的配套試劑盒)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3.3 日常生活能力
參考文獻[7],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包括獨立吃飯和散步等,幫助記0分,無障礙記4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更好。
1.3.4 呼吸困難程度
呼吸困難程度評分[7]包括平躺、穿衣、平面行走、爬樓、跑步出現(xiàn)氣促情況等,分數(shù)分為0-5分,平躺氣促5分、穿衣氣促4分,平面行走100米氣促3分,爬樓氣促2分,跑步氣促1分,無氣促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呼吸越困難。
1.3.5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和心悸等。
將采用SPSS18.0處理軟件對本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SD)表示,兩兩間數(shù)據(jù)使用t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所有數(shù)據(jù)均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jīng)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lián)合注射用多索茶堿治療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69.76%,低于觀察組總有效率94.64%(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n(%)]
兩組患者治療前,在PCT和TNF-α水平差異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經(jīng)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lián)合注射用多索茶堿治療后對照組的炎癥因子水平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SD)
表2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PCT(ng·mL-1) TNF-α(pg·m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6 1.97±0.96 0.51±0.43a 182.95±34.44 96.02±18.16a對照組 43 2.01±0.81 1.49±0.56 181.20±38.44 116.46±38.52
兩組患者治療前日常生活能力和呼吸困難程度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低于觀察組,呼吸困難程度評分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呼吸困難程度評分(±SD,分)
表3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呼吸困難程度評分(±SD,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日常生活能力 呼吸困難程度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6 3.02±0.56 4.13±0.73a 5.84±0.59 2.63±0.26a對照組 43 2.97±0.55 3.34±0.62 5.81±0.53 4.75±0.79
兩組患者經(jīng)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lián)合注射用多索茶堿治療后,均未出現(xiàn)頭暈、惡心、心悸等不良反應現(xiàn)象(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為呼吸系統(tǒng)慢性疾病,非常難于完全治愈,且由于病情長期反復發(fā)作與進展,給患者身體造成了持續(xù)的臨床癥狀,同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殘率及致死率較高,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因此,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減少病死率,提高臨床療效意義重大。多索茶堿作為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首選藥物,其主要通過抑制平滑肌細胞內(nèi)的磷酸二酯酶來發(fā)揮藥理作用,直接作用于支氣管和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最終達到抑制支氣管痙攣改善呼吸道癥狀的作用,有文獻報道,多索茶堿對于呼吸道疾病中的咳嗽、氣促等臨床癥狀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出現(xiàn)急性加重,體內(nèi)炎癥水平較高時,多索茶堿的治療效果達不到理想療效[2]。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作為人工合成的糖皮質(zhì)激素,其具有強大的消炎和抗過敏效果,它主要通過細胞膜與特異性受體相結合,對于非特異性炎癥的療效較好,其作用廣泛,不僅可以抗炎,還能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和脂肪代謝產(chǎn)生影響,并且還能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等,但該藥物僅限于用于短期內(nèi)使用,并只能對癥用藥,長期使用該藥物或用量過大容易導致老年人骨質(zhì)疏松、消化性潰瘍及感染加重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8]。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69.76%,低于觀察組總有效率94.64%、治療后對照組的炎癥因子水平高于觀察組,表明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lián)合注射用多索茶堿能幫助提高臨床療效,抑制機體炎性介質(zhì)的分泌,分析原因在于兩種藥物均可以較好的改善肺功能情況,抑制了各種細胞因子的分泌,促進機體功能的恢復。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低于觀察組,呼吸困難程度評分高于觀察組,間接證實了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lián)合注射用多索茶堿治療對慢性阻礙性患者的臨床療效更顯著,能幫助提高生活質(zhì)量,改善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lián)合注射用多索茶堿治療,能幫助提高臨床療效,充分抑制體內(nèi)的炎性因子分泌,改善臨床癥狀具有臨床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