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霞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高壩鎮(zhèn)六壩九年制學校,甘肅武威 733000)
何為自主?自,即自我、自己;主,即主動、主導。所以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是從自我需要出發(fā)的主動學習,也是以自己為主導的學習。可以說,自主學習是提高初中生語文知識與技能水平,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效果的關鍵。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與自主意識,二是能夠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和效果,三是能夠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與“新課標”之間的適應性。從教學方面來說,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前提下展開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體性作用,從而使初中語文教學滿足“新課標”的“生本”要求[1]。而從學習方面來說,隨著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生不斷以自主方式探究語文知識,其思維品質提升,自主意識增強,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形成更默契的配合,學習效率大幅提高,可以讓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所以說,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語文課程活動中的提升,可以通過自主預習實現(xiàn)。在自主預習中,獨立搜集學習資料、提前探究語文知識、主動思考教材中的問題,均是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必經之路。這也提醒初中語文教師,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從指導預習入手,利用預習單、導學案等材料,指導學生在新課開始之前進行自主預習。教師在預習單或導學案中合理設計問題,如為加點字注音、根據(jù)文章寫作背景或作者信息填空、分析文章關鍵詞和中心句、猜測文章中心思想等,使學生提前探究新課知識,在自主回答預習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2]。
然而,初中生能否在課前進行有效的自主預習,完成上述預習任務,與是否理解學習目標有關。如果對學習目標的認識存在誤區(qū),學生無法準確把握預習方向,也就難以進行有價值的課前思考,通過課前預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了。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先幫助學生了解新課目標,完善對預習單或導學案的設計,將基于新課內容確定的三維目標、核心素養(yǎng)目標體現(xiàn)在預習單或導學案中,先在導學案、預習單中說明課前預習的基本方向,再循序鋪設預習任務,引領學生自主學習。
想要實現(xiàn)真正的教育,必須重視自我教育。初中生在自我教育下對知識展開自學,自主學習能力自然能夠提升。那么,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自我教育?“生本”是理論基礎。傳統(tǒng)模式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以教師為主導,以“灌輸”為傳遞知識的主要形式,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處于被動狀態(tài),阻礙了其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學想要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在“生本”理論基礎上開展工作,尊重學生在課堂內外的主體地位,將探究、思考、討論、分享知識的主動權交給他們,使學生成為語文學習活動真正的主人。而受過往沉悶無趣的學習體驗影響,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足。所以,教師應運用興趣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上利用故事、謎語、歌曲、電影、動畫等材料激發(fā)學生探究語文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對課文內容、作者生平、創(chuàng)作背景等產生好奇心,進而鼓勵他們選擇最感興趣的內容,獨立搜集相關資料,以增強對文章內容的了解。在此期間,學生不斷圍繞語文知識展開自學,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讓初中生通過合作探究語文知識,利用合作調動起學生主觀學習能動性,使其在合作中解決語文學習難題,同樣有助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有鑒于此,教師想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在班級中建立語文學習小組,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為保證學生學習效率與秩序,在分組時,教師應當遵循分層原則,根據(jù)學生語文知識儲備情況、思維水平、表達能力進行分層,將能力素養(yǎng)接近的學生劃分在同一小組,使其能夠完成相同難度的合作學習任務。而為保證學生完成合作學習任務的效果,在安排任務時,教師應踐行差異化理念,根據(jù)學生小組整體水平調整任務難度,保證小組整體學習水平與合作學習任務難度相匹配。比如,教師設計以閱讀文章、了解作者生平為主的簡單任務,鋪設以解讀文章、探究句型與寫作手法的發(fā)展任務,增加以討論中心思想、運用修辭為主的拔高任務。學習小組的學生基于對自身整體水平的了解,選擇相應的任務并展開合作學習,從而提升組員的自主學習能力,初中語文教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目的達成。
豐富的語文學習活動有助于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同時能夠避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產生厭倦情緒,有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3]。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豐富的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語文學習,以此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下面就課本劇、詩朗誦、作文比賽三項活動展開,簡要說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與過程。
1.課本劇中的語文自學。就課本劇來說,將教材文章改編為課本劇劇本,是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的過程,既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大有裨益,也對學生書面語用能力的提高大有助益。而伴隨著思維能力和書面語用能力的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提升至新的水平層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特點適當設計課本劇活動,利用學生的表現(xiàn)欲、表演欲,組織他們自由分組,將教材文章改編成劇本,然后根據(jù)自身對文章情感與事件的理解將課本故事表演出來。這樣一來,為能夠表演高質量的課本劇,學生不約而同地加強對文章內容的自主分析,鍛煉并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2.詩朗誦中的語文自學。就詩朗誦來說,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過程,是使學生感悟語言之美的過程。學生在詩朗誦中感受文字的韻律美、語言的情感美,增強語文學習熱情,對以詩詞為代表的中華語言文化展開進一步的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有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詩朗誦活動,鼓勵學生選擇課內外自己喜愛的詩詞進行朗誦,同時要求他們說出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并闡述喜歡這一詩詞的原因。如此,學生參與詩朗誦活動的過程也是一個互相分享、學習他人所愛詩詞的過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3.作文比賽中的語文自學。就作文比賽來說,將比賽應用在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能夠顯著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積極參與語文寫作活動,不斷錘煉自主寫作能力。因此,基于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作文比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寫作背景材料,設計半命題寫作主題,提出嚴格的寫作要求,制定公平的評價標準,要求學生自由選擇寫作方式和內容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提醒他們在寫作過程中反復斟酌詞句和作文結構。
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與文化底蘊的不斷增強,初中生對文學作品產生很大的興趣,教師如果能在此時適當拓展語文教學內容、拓寬教學空間,使學生對文學作品、語言文化展開更深層次的自主探究,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那么定然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加強他們對課內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思考,構建起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那么,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落實學科拓展工作?基于教材文章主題或類型展開,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整合優(yōu)秀文學作品閱讀材料,如《活著》《平凡的世界》《人生》《聊齋志異》等,從作品中選取閱讀片段,要求學生在課后進行閱讀,并鼓勵他們寫讀書筆記、讀后感等,在課堂上自主分享閱讀收獲與感悟。對課外材料展開閱讀和總結,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能力得到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相伴而來。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初中語文教學進入信息化教育環(huán)境,在信息化教育環(huán)境中落實多線教學,保證學生語文學習持續(xù)性,能夠保障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鑒于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融合,打造多線教學模式。其中,線下教學以學校教室為主陣地,教師可以面對面地向學生講解語文知識,通過布置課堂自主閱讀、寫作等任務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而線上教學,可借助微信、騰訊視頻、釘釘、云班課等平臺展開。教師可以借助直播方式帶領學生探究語文知識,以此應對一些特殊時期語文教學的挑戰(zhàn),讓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4]。在此期間,為彌補線上教學無法實時觀察學生知識探究情況的不足,教師可以在直播過程中巧妙穿插問題,隨機選擇學生回答問題,要求他們以發(fā)彈幕或連麥方式說出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如此,無論在何種環(huán)境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都能有序展開,無論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有效監(jiān)督下主動探究語文知識,進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教育是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而不是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過多的自我懷疑和否定。過往初中語文教學無法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出現(xiàn)顯著成效,正是因為部分教師忽視了這一要點,在教學中過多地批評、苛責學生,使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出現(xiàn)了消極的語文學習心態(tài),缺乏自主學習動力。針對該問題,教師應積極探索當前語文教學中提升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行之策,建立教學激勵機制,提高自身對學生的包容度,在鼓勵和認可中培養(yǎng)學生,在贊美與夸獎中進行評價,使學生產生積極的語文學習心態(tài),進而主動進行語文思考和學習,主動展示自主探究成果。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設動態(tài)評價系統(tǒng),在每日教學、每次測驗、每場考試后及時記錄學生的成績與自主學習表現(xiàn),利用這種動態(tài)圖指出他們的成長與進步,同時設計一定的獎勵機制,用班費為持續(xù)進步的學生頒發(fā)獎品,利用班級告示板、展示墻分享進步學生的成長故事與學習方法,以此發(fā)揮激勵作用。此時,學困生與優(yōu)等生有著相同的機會受到表揚,有著相同的贏得獎勵的機會,每個學生都不斷突破自我,努力進步,形成積極的語文學習心態(tài),持續(xù)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一直以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都存在一個錯誤的認識——家庭教育不會影響學生學習效果,想要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重視學校教育就已經足夠了。誠然,在住宿制學校中,學生始終處于高質量的學校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監(jiān)督具有持續(xù)性,家庭教育對學生學習習慣與效果的影響較小,只要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積極參與自主學習活動,便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在走讀制學校中,學生需要在家中完成課后作業(yè)和拓展學習任務,如果家庭教育不足,極易阻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積極改變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錯誤認識。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定期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協(xié)助他們營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向家長推薦適合學生在家中與父母一同閱讀的文學作品,如唐詩宋詞、詩經名篇、論語名句、國外詩歌、警世小說等[5]。同時,向家長傳授指導學生在家庭中自學語文知識的秘訣與方法。長此以往,除在學校進行有效自學外,在家庭生活中,學生也能對語文知識展開有效的獨立探究,從而使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
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還應積極培養(yǎng)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家庭教育的科學與否,也會對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立足初中語文實際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新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之外,還應積極指導家庭教育工作,讓自主學習貫串學生的課內外語文學習中,從而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