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鋒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外納初級中學,甘肅隴南 746042)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自身的學習水平、智力水平發(fā)展也處于重要的分水嶺,學生的記憶能力、觀察能力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初中生需要學習的課程科目比較多,課程知識難度也在逐漸增加,導致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學業(yè)負擔比較重,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力不從心的表現(xiàn),長久下來,就會產生消極的學習想法、學習態(tài)度。初中物理是一門內容抽象、邏輯性強的課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滲透德育教育,培育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物理理論知識、物理實驗,實現(xiàn)物理知識的內化、吸收,培育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科綜合素質。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物理教學和德育教育的融合,能夠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法治精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理想信念、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感知到學習物理知識的意義,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物理課程和實際生活、大自然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性,在物理教材中蘊含著較多的德育元素、德育素材,只有實現(xiàn)物理教學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才能夠讓學生有導向、目的性去探索物理知識,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探索物理知識形成規(guī)律,在實驗探究活動、實踐活動中運用物理知識,培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展示出物理課程的德育價值、人文價值。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能夠改變以往物理知識灌輸、教師主導的教學形式,而是要給予學生更多去探索、合作、思考的學習空間,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參與知識探究的自主性,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綜合化發(fā)展、成長。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需要遵循導向性的原則,讓學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去探究物理知識,從而探尋物理知識形成規(guī)律,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形成良好的探究習慣、學習習慣。在物理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要想增強教學活動的導向性,教師要堅持德育教育的大方向,保持德育教育和物理實踐活動的一致性,利用德育理論知識來指導物理實踐活動,讓學生更為系統(tǒng)化地掌握物理知識,培育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教師要遵循疏導性的原則,在講解物理知識時,要注重循序漸進、有耐心、有責任心,做到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激發(fā)學生參與物理知識探究的主觀能動性,培育學生積極的情感價值觀,使學生能夠更加用心、專注地融入物理課堂活動中。在物理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理念,教師要尋找最佳的時機,在講解物理知識時,去挖掘其中蘊含的德育思想、內涵,展示出物理學科的德育功能,給予學生正向教育,強化對學生的鼓勵、支持,促進學生的全面化成長。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因為每一個學生自身的個性特征、學習能力、認知能力、成長經歷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要尊重、理解學生的思想認知、品性、性格,多形式、多途徑落實德育教育活動,實現(xiàn)物理教學和德育教育的全面滲透、融合,增強德育教育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目的性,滿足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培育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科綜合素質。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實施德育教育,教師要遵循知行統(tǒng)一的原則,把積極的德育教育理念融入到物理課堂活動中,實現(xiàn)物理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的融合,引導學生言語與行動保持一致性。在初中物理課程活動中,教師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中的榜樣人物,師生之間一起發(fā)展、進步。教師要為學生營造積極、溫馨的物理教育氛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動手操作中來強化對物理理論知識的記憶,從中挖掘物理知識中蘊含的德育內涵、思想,鍛煉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課程活動中,要想全面滲透德育教育理念,教師要遵循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互結合的原則,借助于集體活動來向學生傳授具備共性的德育理論知識,但是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認知能力存在差異,教師要在集體教育的前提下,在對學生開展個別化德育教育,只有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結合起來,才能夠讓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思想覺悟,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借助于物理史來滲透德育教育理念,培育學生良好的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創(chuàng)新、知識探究中,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來成為貢獻社會的高素質人才。物理學史能夠對物理學的發(fā)展歷史作出解釋、描述,不僅是一門學問,其中還蘊含著較為豐富的物理理論知識,教師在講解物理學史過程中,要挖掘其中蘊含的獨特精神價值,如,高尚品格、獻身精神、科學理想等,培育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促使學生的綜合提升、成長。教師要為學生介紹物理學家的生平事跡、業(yè)績、發(fā)明,讓學生感知到參與科學研究工作的艱辛,激發(fā)學生的科學精神,調動學生的情感、情緒,活躍物理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探索精神。在初中物理課程活動中,教師在介紹物理學家生平貢獻時,一定要讓學生意識到,很多物理發(fā)明都是物理學家偶然發(fā)現(xiàn)的,鼓勵學生要抓住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在學習活動、現(xiàn)實生活中要多觀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學習習慣。除此之外,在利用物理學史來滲透德育教育理念時,教師要為學生呈現(xiàn)真實的物理史、物理學家故事,給予學生討論、思考的空間,通過探索物理學史知識,激發(fā)學生的科學精神、探索精神,取得理想化的德育教育成果。
初中物理是一門實驗性非常強的課程,很多物理知識需要通過物理實驗演示的方式來呈現(xiàn)、講解、闡述,由此,教師需要在初中物理實驗中實施德育教育,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創(chuàng)新、合作學習中,深化對物理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掌握更多的物理學科技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首先,教師在講解物理公式、物理規(guī)律、物理概念期間,要通過物理實驗演示的形式來呈現(xiàn),學生在操作物理實驗期間,能夠挖掘出更多的科學精神、科學方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使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成長。其次,在開展物理實驗活動期間,教師要詳細為學生介紹物理實驗中涉及的理論知識、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增強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探究意識,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不漏掉任何一個實驗細節(jié)內容,能夠積極發(fā)表自身的想法、觀點,讓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地展示出來,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培育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科學態(tài)度,為之后參與實驗探究、知識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在初中物理實驗活動中,教師不要用固定的物理實驗來解決問題,而是要鼓勵學生多角度、多途徑來操作物理實驗,學生之間相互鼓勵、質疑,共同來探索更多的物理實驗方案,培育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的品質,激發(fā)學生的實驗探究欲望,促使學生實現(xiàn)更好發(fā)展、成長。
在初中物理課程活動中,要想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滲透、實施,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溫馨的物理教育氛圍,構建融洽、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學習困惑、學習問題,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讓每一個學生積極、用心投入物理知識探究中,師生之間共同構建高效化的物理課堂。首先,教師要強化和學生的情感溝通、交流合作,形成高尚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貌、高尚品德,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中的榜樣人物,通過言傳身教來影響學生的價值觀、文化觀,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科學精神、探究精神,讓學生形成嚴謹?shù)目茖W觀念、科學態(tài)度。其次,在初中物理課程活動中,教師要多鼓勵、支持學生,讓學生在探究物理實驗、物理理論知識期間,形成自律、自立、自愛、自尊的學習品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向自己建議、想法,以此作為調整物理教育目標、物理教育方案的依據(jù),優(yōu)化物理教學流程、教學形式,用學生能夠接受的形式來闡述、展示物理知識,提高物理課堂活動的有效性,真正讓德育教育理念融入物理課堂中,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yǎng)。
在初中物理課程活動中,要想讓德育教育理念真正滲透在物理教學中,就要構建德育教育新模式,促使兩者的有效融合,讓學生的物理知識結構更加系統(tǒng)、完整,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首先,教師要跟隨時代發(fā)展的步伐,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去探索物理知識,打造實施德育教育的新模式,如,教師可以利用社區(qū)教育來開展物理教學活動,實現(xiàn)物理理論知識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融合,讓學生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社區(qū)問題,也能夠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物理知識規(guī)律,鍛煉學生的物理知識運用能力、實踐能力。其次,教師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輔導,通過團體活動、比賽活動的形式來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心理,讓學生以最佳的狀態(tài)去學習物理知識、參與物理實踐活動,實現(xiàn)物理知識的內化,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最后,教師要注重開展物理課程第二課堂,讓學生以知識辯論、小組合作的形式來解決物理問題,這樣既能夠拓展學生的物理知識視野,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辯論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感知到探索物理知識的趣味性,端正學生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取得最佳的物理教育成效。
在初中物理課程活動中,要想全面滲透德育教育理念,教師要設立發(fā)展性的教育評價體系,改變以往只評價學生物理學習成果、物理解題成果、物理考試成績的現(xiàn)狀,而是要對學生展開過程性、發(fā)展性、綜合性的評價,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首先,在設立物理教學評價目標期間,除了要圍繞知識、技能設立評價內容,還需要圍繞物理學科的情感價值觀來設立評價內容,考查學生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科學精神、愛國情懷、自主學習能力,以此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展學生的多項學習能力。其次,教師不要只結合物理考試成績、解題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而是要通過過程性評價來約束、引導學生,如,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小組合作態(tài)度、物理知識傳輸能力展開綜合性評價,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夠挖掘學生的物理學習潛力,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在初中物理課程活動中,教師要圍繞德育教育導向來設立評價體系,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法治意識、學習品質展開評價,引導學生去挖掘物理教材中的法治元素、理想信念內容等,深層次、多角度去分析物理知識,強化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引領之下,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滲透德育教育理念,帶領學生深入挖掘物理課程中蘊含的德育元素、德育內容,培育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讓學生能夠用心、認真去探索物理理論知識,實現(xiàn)物理理論知識和綜合實踐活動的深度融合,促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協(xié)同發(fā)展,提升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素質。同時,要想實現(xiàn)初中物理教學和德育教育的全面融合,教師要創(chuàng)新、優(yōu)化物理教學活動,用學生可以接受的形式來展示物理知識、物理實驗,營造溫馨、健康的物理教育氛圍,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