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的母親是華胥國的女子,被稱為華胥氏。她從小生活條件優(yōu)越,衣食無憂,因而氣度雍容,十分美麗。華胥氏經(jīng)常游歷天地之間的名山大川,欣賞奇妙瑰麗的自然風光。
有一次,她去東方一個名叫“雷澤”的地方游玩,偶然看見沼澤邊有一個巨大的腳印,由于這個腳印大得出奇,華胥氏覺得很有意思,就好奇地將自己的腳踩了上去。誰知她剛一踩下,忽然就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腹中抽動了一下。后來,華胥氏就生下一個兒子,叫作伏羲。
伏羲的父親就是那個留下巨大腳印的神,他是“雷澤”的主人,人頭龍身,半人半獸。伏羲天生異相,人頭蛇身,從小就有神力。這種神力就源自他的父親。
伏羲長大后當了東方的天帝。既然是萬民之王,他就理所當然地要為天下黎民謀取福利。那時候人們都是靠打獵和采集野果為生的,而四季變換和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使得人們不能獲得穩(wěn)定的食物來源。
看到這個情況,伏羲心里很難過。他想:這樣下去總不是辦法。他左思右想,想了三天三夜,都沒有想出一個可以解決人們吃飯問題的辦法來。到了第四天,他走到河邊,一邊散步,一邊繼續(xù)想著。
走著走著,他不經(jīng)意抬頭一看,忽然看見一條又大又肥的魚從水面上跳起來,跳得很高。一會兒,又有一條魚跳起來;再隔一會兒,又是一條。這一下子就引起了伏羲的注意。他想:這些魚又大又肥,弄來吃不是很好嗎?他打定主意,就下河去抓魚,沒費多大工夫,就捉到一條又肥又大的魚。伏羲就把魚拿回家去。
其他人看見伏羲捉來了魚,都歡歡喜喜地跑來問長問短。伏羲把魚分給他們吃,大家吃了,都覺得魚的味道不錯。伏羲對他們說:“既然魚好吃,以后我們就動手捉魚,好幫補幫補生活。”大家當然贊成,就都跑到河里去捉魚。捉了一個下午,每個人都捉到了魚。這下子大家都十分歡喜,把魚拿回去美美地吃了一頓。伏羲又打發(fā)人給住在別的地方的人送信,告訴他們捉魚來吃。這樣,沒過兩天,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捉魚吃了。
然而好景不長,一天,龍王帶了烏龜丞相跑來干涉,他惡聲惡氣地對伏羲說: “誰讓你們來捉魚的?你們這么多人是要把我的子民都捉完嗎?趕緊給我停下來!”伏羲沒被龍王的話嚇倒,他理直氣壯地反問龍王:“你不準我們捉魚,那我們吃什么?”
龍王氣沖沖地說:“你們吃什么,關我什么事!反正就是不準你們捉魚?!狈苏f:“好,不準捉,我們不捉,以后沒吃的我們就喝水,把河水喝光,讓你們水族都干死!”龍王本來就是個欺軟怕硬的家伙,聽伏羲這么一說,心里果然害怕了。他怕伏羲和他的族人真來把水喝干,自己的命就難保了。但讓他們捉吧,龍王又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正在進退兩難之際,烏龜丞相湊到龍王耳朵邊,悄悄對龍王說:“您看,這些人都是用手捉魚的,咱們就和他們定個規(guī)矩:只要他們不喝干河水,就讓他們捉魚,但是不許用手捉。他們不用手就捉不到魚。這下子既保下了子民,又保住了龍君您的性命,讓他們看著河水干瞪眼,該多好哇!”
龍王一聽這話,高興得哈哈大笑,于是對伏羲說:“只要不把水喝干,你們要捉魚就來捉吧,可是得遵守一個規(guī)矩——不能用手捉。你們?nèi)羰谴饝?,就算是說定了,以后雙方都不準反悔!”伏羲想了想,說:“好吧?!?/p>
龍王以為伏羲上當了,便帶著烏龜丞相高高興興地回去了。伏羲也帶著族人回去了。
伏羲回去以后,一直思索不用手捉魚的辦法。想了一個通宵,第二天又想了一個上午,伏羲還是沒有想出辦法來。到了下午,他躺在樹蔭底下,眼望著天,他看見兩根樹枝中間,有個蜘蛛在結網(wǎng):左一道線,右一道線,一會兒就把一個圓圓的網(wǎng)結好了。蜘蛛把網(wǎng)結好就跑到角落里躲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那些遠遠飛來的蚊子呀、蒼蠅啊,都被蜘蛛網(wǎng)給網(wǎng)住了。蜘蛛這才從角落里爬出來,飽餐一頓。伏羲看見蜘蛛結網(wǎng),突然開了竅。他跑到山上找了一些葛藤來當繩子,像蜘蛛結網(wǎng)那樣,把它們編成了一張粗糙的網(wǎng),然后又砍了兩根木棍,將其呈十字形綁到網(wǎng)上,又拿來一根長棍綁到中間,網(wǎng)就做好了。
他把網(wǎng)拿到河邊往河里一放,手握長棍在岸邊靜靜地等候著。過了一會兒,他把網(wǎng)往上一拉,哎呀,網(wǎng)里凈是些歡蹦亂跳的魚!這個辦法比起用手捉魚,不但捉得更多,人還不用下水了。伏羲就把結網(wǎng)的方法教給了其他人。
從此以后,人們就都用網(wǎng)來捕魚了。
(選自《中國古代神話》,劉敬余主編,北京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