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白/編輯 新華社/題圖
2022 年11 月26 日,意大利南部伊斯基亞島因強降雨引發(fā)山體滑坡,沖擊了伊斯基亞島卡薩米喬拉泰爾梅鎮(zhèn),至少30 座建筑被損毀,約230 人被緊急疏散。11 月27 日,意大利政府宣布伊斯基亞島進入緊急狀態(tài)。11 月28 日,意大利那不勒斯地方行政長官克勞迪奧·帕隆巴表示,該事故已造成8 人死亡。
11 月26 日,伊斯基亞島北部卡薩米喬拉泰爾梅鎮(zhèn)遭遇暴雨。有關視頻顯示,泥石流裹挾著碎片和石塊沖擊過來,把數(shù)輛汽車推入海中。小型推土機正在清理道路,居民試圖用水管將泥漿從家中排出。
“一切都被沖走了,很難想象,車、路燈,都不見了,有些車底朝天翻在路邊,無法解釋這一切是如何發(fā)生的?!本用癖緛喢鳌喛浦Z表示,泥漿淹沒了他的3 家商店,估計損失為10.4 萬至15.6 萬美元。
當?shù)毓賳T表示,這座島嶼在6 小時內的降雨量達到126 毫米,這是20 年來最大的降雨量。據(jù)意大利安莎社等媒體報道,至少有10 座建筑物倒塌,有樹木被連根拔起,公交車和一些私人汽車則直接被沖進了海里。截至26 日晚,30 余家住戶中至少有100 人被困家中,處于斷電斷水狀態(tài),大約70 人被安置在一處體育館內。
27 日,克勞迪奧·帕隆巴在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在暴雨造成的山體滑坡摧毀了一個小鎮(zhèn)后,伊斯基亞島至少有7人喪生,其中包括1 名新生兒和2 名兒童,5 人仍處于失蹤狀態(tài)?!扒闆r非常復雜,非常嚴重,可能有一些人仍被埋在泥土中?!毕绬T盧卡·卡里27 日接受采訪時稱,救援人員正在全力尋找幸存者,雖然這個過程難度非常大。
2022 年11 月 26 日,意大利南部伊斯基亞島因強降雨引發(fā)山體滑坡,至少 30 座建筑被損毀,約 230 人被緊急疏散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召開內閣特別會議,討論伊斯基亞島山體滑坡事故。會后宣布伊斯基亞島因洪水和山體滑坡事故進入緊急狀態(tài),政府后續(xù)將為當?shù)靥峁?00 萬歐元資金,用于救援和災后重建。11 月27 日,除了消防員之外,意大利海岸警衛(wèi)隊派出潛水員,在伊斯基亞島附近海域搜尋失蹤者。
據(jù)英國媒體11 月28 日報道,搜索隊從泥土和碎片中找到了尸體。最小的遇難者小喬萬吉塞佩出生于11 月4 日,事發(fā)當時只有三周大。此外,一名5 歲的女孩和她11 歲的哥哥,一名31 歲的島上居民,一名老年女性和一名即將獲得意大利國籍的58 歲保加利亞女子也被確認死亡。
伊斯基亞島位于位于那不勒斯灣西北部,與意大利半島的米塞諾岬隔海相望,人口約2.2 萬,風景優(yōu)美,是意大利旅游勝地。此次受到山體滑坡沖擊最嚴重的是卡薩米喬拉泰爾梅小鎮(zhèn),大約有2000 多人在那里生活工作,卡薩米喬拉泰爾梅以天然溫泉而聞名,深受意大利和外國游客歡迎。與此同時,該地極易發(fā)生山體滑坡,據(jù)統(tǒng)計,僅2018 年至2021 年期間,該地就發(fā)生了72 次山體滑坡。
“這是一個容易發(fā)生山體滑坡的地方?!蹦遣焕账官M德里科二世大學地貌學專家稱,除受先天的自然因素影響外,森林砍伐、地面水泥化也降低了土壤的蓄水能力,致使暴雨時入滲減少,迅速到達道路和房屋,造成極端破壞。該專家還說,評估該地區(qū)風險的地質調查,僅在20 年前進行過。
據(jù)了解,伊斯基亞島上有2.8 萬處建筑,其中包括許多非法建造的房屋。越來越多的建筑物,也意味著地面水泥化越來越普遍,而搭建非法房屋往往還意味著森林中大量樹木被砍伐,樹木在減少山體滑坡風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皩Ψ欠ńㄖ犞谎坶]只眼”“政客們不愿意解決這一問題”,此次致命的山體滑坡重新點燃了這些幾十年來懸而未決的爭議?!叭藗儽仨毭靼?,他們不能住在某些地區(qū),危險地區(qū)的建筑物必須被拆除?!碑?shù)貢r間27 日,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qū)州長德盧卡這樣呼吁道。
“這是一場不應該發(fā)生的悲劇?!碑?shù)匾幻用翊矸Q,政府在2009 年山體滑坡后也撥出資金進行維護,但似乎并沒有很好的成效?!八麄冎辉诰o急情況下采取行動,但我們需要的卻是預防措施?!彼J為,政府缺乏應對山體滑坡的預防措施加劇了這場悲劇。
山體滑坡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巖土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xiàn)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見地質災害之一。
然而,這種常見的災害一旦發(fā)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區(qū)域,就是毀滅性的災難。
2022 年11 月27 日,在喀麥隆共和國首都雅溫得,一場葬禮在舉辦過程中遭遇山體滑坡,至少造成14 人死亡。這場葬禮在一個足球場舉行,球場旁的一座20 米高的土山在葬禮進行過程中突然坍塌?,F(xiàn)場除官方派出的應急搶險人員外,數(shù)百名當?shù)厝艘餐度胨丫刃掖嬲叩墓ぷ髦?。當?shù)毓賳T表示,塌方現(xiàn)場“非常危險”,屬于“風險區(qū)”,呼吁民眾暫時撤離,以便執(zhí)法部門展開調查。雅溫得是非洲最潮濕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山城,市內有7 座700米以上的山丘,市區(qū)建筑大多依山而建,因此發(fā)生滑坡塌方的風險較高。2022年8 月,喀麥隆西南部地區(qū)曾因洪災引發(fā)滑坡事故,造成30 戶人家的房屋受到嚴重損害,100 多人無家可歸。
2022 年11 月28 日19 時左右,位于巴西南部巴拉那州瓜拉圖巴市境內的國道376 號高速公路發(fā)生嚴重山體滑坡災害,至少16 輛車被泥石流掩埋。29日,救援人員在現(xiàn)場找到兩名遇難者,其中包括一名60 歲的卡車司機。30 日,當?shù)赜?6 名消防員參與救援行動,他們利用嗅探犬、紅外攝像頭、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進行搜尋,但仍未發(fā)現(xiàn)幸存者和其他遇難人員。巴拉那州消防部門稱,目前還不清楚被掩埋車輛內有多少乘客。不過,按照每輛車載有1 人至5人不等估算,失蹤人數(shù)可能會達到30到50 人。這條高速公路連接著巴西巴拉那州與圣卡塔琳娜州,事發(fā)后該條公路已禁止通行。
山體滑坡通常出現(xiàn)在有一定坡度的山體上,由于這部分有坡度的山體上某一部分巖石或者土體在自身重力或地下水的變動所產生的壓力的作用下,沿著坡體內部比較松軟的巖層或土層產生剪切位移而造成這部分巖石或土體沿著坡度向下滑動,于是就出現(xiàn)了我們所見到的“山體滑坡”。
除了自身重力或地下水位的變化會造成山體滑坡,也有很多其他因素會造成山體滑坡,通常情況下,劇烈的地殼運動或自然災害也會造成山體滑坡的發(fā)生,例如:地震、暴雨、海嘯、風暴、融雪、地表水的沖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不少環(huán)保專家認為,滑坡大多與人類活動有關,比如房屋建設、蓄水排水、采礦、濫伐等。因此,我們在進行治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環(huán)境保護相關問題,要對有隱患或者已經(jīng)發(fā)生滑坡的地域進行環(huán)保治理,停止對地質環(huán)境的破壞作業(yè),并且采用種植植被、導水引水等措施來從根本上防止滑坡災害,共同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
相關鏈接
歷史上最大的三次山體滑坡
1.塞拉利昂暴雨山體滑坡
2017 年8 月4 日,塞拉利昂發(fā)生了一次致命的山體滑坡,暴雨襲擊了塞拉利昂的首都弗里敦。弗里敦是一座沿海城市,常常是暴雨的重災區(qū),但這次持續(xù)不斷的降水使得周圍山脈的土壤松動,讓這座半島城市的很多建筑物直接被抬離半島,流入大海。
事發(fā)當時大部分民眾正在家中睡覺,感受到地面瘋狂顫動時已經(jīng)來不及躲避。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總計造成1141 人傷亡,其中400 人遇難,還有近3000 人因此無家可歸。當時這個約有100 萬人規(guī)模的龐大城市并沒有足夠的資金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幸好國際紅十字會反應迅速,立即投入到挖掘恢復工作中,聯(lián)合國也派出了一支醫(yī)療和救援犬隊,把傷亡控制在了最低程度。
2.哥倫比亞火山噴發(fā)山體滑坡
1985 年11 月13 日,哥倫比亞托利馬的內華達德魯伊斯特拉托火山在經(jīng)歷69 年的休眠后突然爆發(fā),使附近城鎮(zhèn)的居民措手不及。盡管當?shù)鼗鹕浇M織幾個月來一直警告人們撤離該地區(qū),不幸的是,并沒有人聽取勸告?;鹕絿姲l(fā)造成的火山碎屑流融化了多年來在山上形成的冰川,引發(fā)了足足4 次泥石流。這些泥石流以每小時近50 公里的速度沿著火山斜坡向下移動。附近的阿梅洛鎮(zhèn)是受災最嚴重的一個城鎮(zhèn),火山噴發(fā)和隨之而來的山體滑坡將這個城鎮(zhèn)夷為平地。
3.秘魯大地震山體滑坡
1970 年5 月31 日15 時,秘魯安卡什省西部的欽伯特海灣海底發(fā)生了7.7 級大地震,這次地震被稱為秘魯大地震,是有記錄以來在秘魯歷史上最嚴重的特大自然災害。這次地震導致了秘魯最高的山峰瓦斯卡蘭斷裂,這座被白雪覆蓋的山峰開始大規(guī)模雪崩,而且底部向前沖進了泥土,演變成了山體滑坡,吞沒了一個城鎮(zhèn),席卷了整個國家。
附近的云蓋市離雪山有一定的距離,通常而言是十分安全的,但由于泥石流的規(guī)模是前所未有的致命,這座城市也未能幸免。而且由于災難發(fā)生在周日,數(shù)萬前往云蓋市購物的人在這場災難中喪生,僅云蓋市在此次山體滑坡中的死亡人數(shù)就有3 萬人,整個秘魯有將近7 萬人死亡,經(jīng)濟損失達35 億。如今,每年的5 月31 日,秘魯?shù)脑S多學校都會舉行防震演習,以此來紀念這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