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鴻
作者:艾苓 出版單位: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2年9月
很喜歡艾苓的新書《我教過的苦孩子》,因為喜歡,我緩緩地讀著。
“臨近退休,我終于完成應該做的一件事:追蹤貧困生成長,為貧困生立傳。因為,他們值得,這些泥濘中的摸爬者很少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边@是作者艾苓的使命感與責任心。站在講臺上的她,教學生不是教過就算,而是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內心。
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二年級,她每次剪發(fā)都讓師傅剪到最短,因為這樣既省錢又省洗發(fā)水;畢業(yè)生離校時,他忙著收購廢品,直接往收購點送,一天跑6趟,一天下來掙了300塊錢;上體育課的時候,別人都穿著藍白相間的系服,穿著紅白相間的初中校服的她,把頭低得很低……諸如此類令人心酸的畫面,是艾苓筆下的苦孩子們大學生活的剪影。但這些瑣事的內里,涌動著一股前行的力量。
生活是百變的,之所以產生難以預料的變化,與人的處境有關,更與人的心境有關。從困境到順境,需要通過付出來改變??嗖⒉豢膳?,最可怕的是無原則的退縮,最可怕的是身處困境卻無改變的信念。誠如書里苦孩子的自述——“我認為,貧困生的最大問題往往不是經濟問題,而是心理問題?!币虼耍x這本書,與其說看見的是他們如何從困苦的處境中走出,倒不如說看的是他們如何從自卑怯懦走向勇敢陽光。
成長之后的領悟何等可貴。有學生說:“改變自己是從理解開始的,復盤的時候,自己會哭,哭完了笑,成長就是帶著眼淚的微笑。”從前的鋒芒畢露漸漸被平和所取代,很難說是好是壞,至少它是當下應有的選擇。也有學生說:“我決定取悅自己,我要讓自己強大起來。只有自己強大,我才有更多的選擇權,無論是工作還是感情?!背砷L的終極目標不是挑戰(zhàn)并戰(zhàn)勝對手,而是遇見真實的自己。
生活苦不苦,只有自己知道,也只有品嘗后的知道,才是刻骨銘心的知道。對堅忍之人來講,這份知道恰恰是走向新生的起點,沒有人有資格瞧不起這樣的奮然前行。挺起胸膛、直起腰桿、抬起頭,是奮斗者的標準身姿。
于此書中,我聽見攀爬的腳步聲、拼搏的喘息聲,因之而收獲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讓父母輩把重擔卸下,換作自己來把責任肩負,讓下一代從容地走在陽光與和風里,數陽光里飛來飛去的粉塵,聞不遠處不絕如縷的花香。
“盡管生活還很艱難,很多人開始反哺家庭,甚至反哺社會。他們中沒有‘成功人士’,但每個人都很了不起?!边@是長達20年的青春接力賽,從2000屆到2020屆由不同人接力完成。他們是從綏化學院里走出來的兄弟姐妹,彼此之間沒有血緣,卻有這樣或那樣的情感聯系。當然,這些情感是通過艾苓的撰寫來建構的。他們是校友,他們是境況頗為相似的苦孩子,也都是對未來充滿憧憬的不屈服不認命的好孩子。
在《我教過的苦孩子》中,艾苓不是只有教師的身份,她還是學生的學生、生活的學生?!白叱鰰孔呓銈兊倪^程,也是我接受洗禮的過程。我經常設想:如果換了我,遇到你們的困境會怎么樣。我經常發(fā)現:我未必有你們做得好,你們教會我很多東西?!币驗橛羞@般敞亮、寬廣的心靈,才會有這樣的作品問世。那些學生們的苦,何嘗不是艾苓的苦?真正的師者,站在講臺上傳道時,在紙頁上書寫時,也依然會保持著與學生相近的頻率。
本期推薦
古老節(jié)氣亦可作體察當代生活的新刻度
作者:文珍
出版單位: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回望青春的自己,看看那時我們的愛情
作者:王蒙
出版單位: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