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曉云
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董必武一生高風亮節(jié),并踐行著“樸、誠、勇、毅”的家訓。這也是他立德立身、言傳身教的品格。
親人眼中的董必武,身居高位,卻從不自視特殊,對自己和親屬嚴格要求。他的子女回憶:“他不許浪費一張紙,牙刷和毛巾都非用到不能再用的時候才更換”,“要我們做自食其力的老實人,為人處世要吃得虧”,“要學會‘跑龍?zhí)住?,“做人要有?guī)矩”。在給家鄉(xiāng)子侄輩的信中,董必武寫道:“別人在星期六下午、星期日一般不辦公,夜晚只有我們黨內(nèi)少數(shù)人辦公,夜晚辦公的,白天往往不辦公。我呢,早晨總是七點多鐘起床,晚上總是兩點多鐘才睡覺,無所謂星期六下午,無所謂星期日……革命工作是為人民服務,是不講報酬的。”一頁頁家書手跡也印證了這一點:信紙上的字剛勁工整,但并不都在線框之內(nèi)——一張張信箋書寫得滿滿當當。家人回憶,董必武所用的毛筆筆頭脫落,也不買新的,只是去院子里找棵松樹,然后想辦法用松樹上的松膠把筆頭粘回去。為這事,他曾這樣解釋:“毛筆雖然不貴,但是修修還是可以用的。因為你節(jié)省了一支筆,會有更多人有機會用毛筆?!倍匚淙绱饲趦€節(jié)約,與當時的國民經(jīng)濟狀況有很大關系。同樣,對于身穿打著補丁的衣服,他的說法是衣服雖然有補丁,但只要干凈整潔,別人同樣會尊重你。
在董必武寫給子女們的家書中,良好的家風滲透在字里行間。在1957年12月24日致董良翚、董良翮的信中,董必武寫道:“媽媽要良翚用錢記賬,不簡單是怕你多花了錢,而是要你胸中有數(shù),并借以了解物品在市場上的價格。這樣做,養(yǎng)成習慣,你將來為國家、為人民服務,要用錢的時候,就會從實際出發(fā),不至于專從需要方面著想而要顧及可能了?!?/p>
董必武給女兒董良翚的信中有這樣一段內(nèi)容:“你為著補考期課的事,一句話也不交代就走了,到北京寫信也不提這樁事,這是什么態(tài)度呢?對父母可以這樣嗎?對朋友可以這樣嗎?我當時講那兩句話是就你做出的那件事說的,并不是說你從來就沒有把我當父親待、當朋友待的意思……”原來董良翚上中學時,有一年放假向父母隱瞞了要補考的事情,跟隨他們?nèi)チ送獾?,臨近補考才偷偷溜回北京。董必武知悉真相后,在信中對她諄諄告誡:他不僅是女兒的父親,更是朋友,對朋友要以誠相待;他因女兒沒有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他而生氣。董必武要求子女在暑假里抄寫列寧的 《青年團的任務》 一文,自己也用毛筆小楷抄寫了一遍。在對待家人的思想教育方面,董必武以身作則,教導子女做人、做事及學習,都是“樸誠”家訓的真實實踐。
遇到有的家鄉(xiāng)親朋請求借助其影響力來謀得更好的工作和待遇時,董必武在家書中這樣回復:“現(xiàn)在想憑借私人力量,以介紹方式去找工作,那是直接違反中央的政策……革命是為人民謀利益,決不應該把革命作為謀個人利益的手段……參加革命團體是為了學習革命工作,一切革命工作都是為人民大眾謀利益,人民大眾的利益問題解決了,革命者個人利益的問題也就在其中解決了。假使參加革命而以解決個人利益為目的,那是絕對錯誤的?!?/p>
董必武曾有詩云:“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陰?!毕r的觀念在他給子女的信中俯拾皆是,他每每都會提及要珍惜時間,并且告誡子女學習的方法:“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各個人稟賦也不同,門門都學,很難門門都學好……你應當縮短戰(zhàn)線打殲滅戰(zhàn),這是毛主席軍事學中戰(zhàn)術原則之一……我想還是我以前告訴你們學習的那個方法,即聚精會神地聽講課?!彼€為子女寫下座右銘:“學要有恒,尤要專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