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君
作文技巧和能力培養(yǎng)是大部分學生的語文技巧和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學生在開始進行書寫時雖然我們可以自由地行發(fā)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喜怒哀樂,也可以自由地表達發(fā)布自己對于事物的見解和觀點,可以展示自己的書寫才能天賦和精神,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勇氣和膽識地敢于真正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并且把自己所創(chuàng)造和寫得那些富有藝術文采、富于味道的優(yōu)秀作文也許是少之又少,而許多學生則處于拼湊成文、情感虛偽、刻意模仿等困難境地。而這些問題的產生,很大一部分因素與教師的作文課堂教學手段失誤和教育素質培養(yǎng)的不當產生了直接的聯(lián)系。
既然我們可以說是對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所見、所聞、所感,也許我們能夠說是對某篇文章的一些感悟和自我的感悟,老師們也同樣能夠得到充分利用這一點,不僅僅意味著它要求我們的學生們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當中隨時記錄下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和感覺,還有我們更加認為自己應該是能夠很好地充分運用這篇優(yōu)秀的教材中大量的優(yōu)秀文章在日常教學當中豐富并進行了隨筆培養(yǎng)和訓練。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老師可以選擇性地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模擬老舍先生的風格和書寫方式,來描述一下他們家鄉(xiāng)的一年四季;在給學生介紹《親愛的爸爸媽媽》時,讓他們去描述自己與家長之間的各種親情故事。利用這些教材對學生進行了隨筆訓練,不但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讓他們對于教材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知。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字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在一些教師設計問卷的過程中,老師在課堂上需要充分注意到設計問卷時所選取的內容要更貼近生活,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很好地結合他們的教育理論經歷與身心體驗去充分地表達他們的觀念與想法。還應充分運用初中隨筆的教育訓練手段方法來引導培養(yǎng)中學生怎樣正確地展現(xiàn)出他們的真心實感,形成一種獨立的屬于他們自身的寫作特色與風格。所以一些比如“我愛我家”這個小小的隨筆培養(yǎng)訓練,就是通過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很好地結合自己的工作和他們的日常生活,描述自己和家庭當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之間的故事,表達自己的真摯情感,避免了一些毫無發(fā)展思路的現(xiàn)實情境出現(xiàn)。
教師要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在隨筆訓練時建立相應的教學目標,實施分層次的隨筆訓練。初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形成了自己邏輯思維模型的發(fā)展雛形,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要重視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邏輯運用技巧的培養(yǎng),提高他們對于學生語言知識的理解與積淀;對于剛步入初中的同學,則更多的是要培養(yǎng)他們如何正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記敘性的隨筆大都是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者作家們的某些偶然體驗,基本的內容就是以敘述方式寫人。隨筆的特點和主旨就是要書寫情見性,它的表達和抒寫往往能夠融入到創(chuàng)造力和作者對自己的各種主觀情緒和感受,有時直截了當?shù)卣f出,有時甚至是被埋伏地隱藏在自己的文字背后;它所描述的往往都是人們自己類似于實際經歷的普通平凡小事,但是經過你仔細品嘗體味之后,會促使你能夠察覺到世俗的風情、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議論式隨筆也被稱為“隨感”或“雜感”。所謂“隨”,有隨手記下而非以自己的意志為文本之義;所謂“雜”,是指涵蓋范圍廣泛,包羅萬象,大至社會問題、人生哲理,小至身邊瑣事,風花雪月,都可以成為寫作的題材。但隨筆的關鍵在于感受,作者應該要有感而發(fā),哪怕只是一點思考、一點感觸、一點閃光的意念都可以寫進隨筆中去。
現(xiàn)代社會,日新月異,生活的發(fā)展與時代變遷,心態(tài)的巨大波動,喜怒哀樂,千姿百態(tài)。敏感的、善于觀察的學生會很好地把握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中的一段體驗、一絲感觸,或許它們就可以被我們描繪成一個美妙的故事、一種真實的意境、一個真實的故事人物。細小、片斷、零碎、平凡的事情和東西,常常很容易就被學生忽視和遺忘,學生往往因為沒有靈敏的感覺而缺乏知識和精神體驗,沒有了沉思。所以,學生一定要保持有一顆敏感的大腦,敏銳地捕捉到動作、場面、情思、感受,把它們描繪出來,寫得別具意味,引人人勝,令人回味。以《感受自然》的寫作內容為例,我們引導學生先對有關閱讀的內容進行閱讀和搜集,對于自然景物的描寫手法、描寫切入點等進行掌握,或者給學生提前布置相關學習任務,通過書籍或者網絡的形式對自然風光、自然景色、自然描繪方法的進行掌握和練習,這樣學生會更加得心應手的寫作,將習作學習質量提升。
余秋雨曾經說:“散文是不帶什么表演意識的,在散文中的任何矯情、空泛、玩弄比在其他文體中更令人難受。”“散文作為一種文體的自立首先是一種心態(tài)的自立。”隨筆最擅長的一點就是用一顆真摯的心,抒寫出了自己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所見所聞和各種感慨。如在圍繞《讓世界充滿愛》的話題進行作文寫作時,我們可以先設置隨筆訓練目標,將生活中的愛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習慣,這樣在作文時,學生才會想法萌發(fā),不會胡亂地寫作。
隨筆在其構思上是具有了零散性、隨機化,學生通過一物之微,生發(fā)了豐富的聯(lián)想,比物相連,互相串聯(lián),一氣貫注,敷衍成篇。例如圍繞《場景》的內容寫作中,在表達形式上,可以是再現(xiàn)一個小的場景,它既可以是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也可以是一個鮮明的人物,或是一種動人的感受。在其藝術風格上,可樸素清秀,可雄渾剛勁,可瀟灑俊逸,可峭利冷酷,但又要沖淡平和。它既精致細膩,又充滿了鄉(xiāng)野之氣,還能洋溢著美麗的城市風情,豐富多彩。
隨筆的自由為我們中學生的寫作和活動提供了寬闊的視野和空間,但也必須做到的就是我們需要有效預防兩個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有時候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一個最大的問題是立意較高,層次比較低,隨心所欲,缺乏思考,在觀念和看法上有所偏頗,總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個體的得失,局限在個體的小天地;二是在他們的用筆粗糙,結構安排,手法和技術操作上都沒有很好的運用,語言表達上都沒有講究。為此,需要通過教育方式引導中學生立意高遠,追求自己的情趣和理氣,富于創(chuàng)造性和文采。
綜上所述,隨著對隨筆訓練與作文課堂教學的探索和研究越來越深入,筆者也深刻地感覺到隨筆訓練的重要性,這就需要一線教師通過實際工作總結出相關的經驗,建立一個科學的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的體系,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