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子
魯冠球的人生底色,有一抹絕不遮掩的紅。這種底色中所沉積的理想與信念,甚至在他的少年時代就已清晰可見,并毫無折損地貫穿他的一生。
事實證明,他沒有辜負青春時的一腔熱血和偉大抱負。他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把時代賦予的使命和家國情懷捂在胸膛。在他的青春回憶里,有一頁一定是不會被輕輕翻過的——1972年,他28歲。從這一年開始,他先后七次遞交入黨申請書,并最終如愿。他也一定不會忘記那句如日高懸的誓言。他說:“這輩子我跟定共產黨了!”
魯冠球的人生經歷可謂跌宕起伏,但他“一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的初衷從未動搖。作為農民的兒子,他與農民血脈相連,真情守望故土家國;作為企業(yè)家,他緊貼時代脈搏,對改革踐行不輟;作為思想者,他執(zhí)著于“大我”的理想追求,積極探索共同富裕的路徑。他在不同的價值維度里,呈現(xiàn)個人之于國家的責任意識。今天,我們已經行至“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在此語境下,魯冠球的故事顯然又多了難能可貴的標桿意義。
在新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歷史經緯里,還站立著許許多多的“魯冠球”。將華為帶到世界之巔的任正非,把“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yè)和愛生活是我們凝聚力的源泉”寫入《華為基本法》,以宏大視角定義企業(yè)精神。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娃哈哈集團創(chuàng)始人宗慶后、靠一塊汽車玻璃打天下的曹德旺等,他們也都在改革開放的浪潮里,書寫了中國當代經濟的大歷史,書寫了對祖國的鮮明摯愛。
致敬魯冠球,致敬奮斗者,致敬奮斗者們的偉大時代,也致敬所有激情燃燒的歲月?!皼]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們現(xiàn)在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階段,生逢盛世的青年一代,“把學習的具體目標同民族復興的宏大目標結合起來,為之而奮斗”,也就找到了打開青春的正確方式,也就能在時代大書和歷史長河中釋放火焰,留下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