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彬
(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450000)
本文“復雜條件下的工程項目”主要指兩種情況:一種是設計圖紙仍在設計過程中的招標項目;另一種則是沒有設計圖紙的招標項目。在這兩種特殊情況下,影響投標招標的因素有多個方面,如工程量、圖紙設計情況、合同計價方式、不平衡計價以及材料市場變化等。而這些因素都有各自的特征和變化特點,因此,應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控制才能更好地進行招標投標工作[1]。
工程量清單是招標文件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整個項目招標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導性文件,將直接影響投標價格的高低,是整個工程項目最基礎的資料。一般來說,工程清單編制的精細程度往往較高,工程復雜、工程量巨大的項目在招標過程中,如果沒有詳細的施工圖或施工圖還在設計完善當中,那么工程量清單編制會缺乏相應的計算依據(jù),也就無法繼續(xù)編制,更無法進行招標控制價格的確定。因此,工程量清單必須全面且完善。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源頭上采取措施——向設計單位或者工程咨詢單位詢問相關事宜,并參考已經(jīng)建成的同類型工程項目的工程量情況,估算工程量清單以及招標控制價。
對于工程復雜、工程量巨大的項目,招標文件中的合同計價方式也是影響整個招標文件質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工程合同計價方式既可以維護合同雙方的利益,滿足雙方的利益訴求,保障建設工程順利實施,還可以減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必要的經(jīng)濟糾紛,提高整個項目的實施效率,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反之,不合理的合同計價方式必定會損害一方的經(jīng)濟利益,還會促使工程項目中反復出現(xiàn)經(jīng)濟糾紛和索賠,不僅損害了合同雙方的合作關系,還會直接影響整個工程項目的進展、工作效率與最終成果。目前,本文綜合實際工程中多種工程項目的合同計價方式,主要歸納出以下3種計價方式。
2.2.1 綜合單價計價方式
在國際通行慣例中,綜合單價是指全費用綜合單價,主要包括建筑所需材料費、人工費、機械費、管理費、財務費以及稅金等各種費用,同時還要考慮風險費用。全費用綜合單價法能很好地與工程量清單進行銜接,有利于適應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工程項目的建設與管理,且具備工程價款計算簡便、計算工作量小的優(yōu)點,是我國建設工程常用的合同計價方式。
另一種綜合單價計價方式是以GB 50500—201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為標準進行計價,單價包括除去稅金、措施費用以及規(guī)費之外的各種費用。但這種計價方式很容易引起因措施費用和規(guī)費不詳細、不全面而導致的利益糾紛,并且整個計價方式也十分麻煩。因此,在實際工程中運用較少。值得補充的是,當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某子目工程量發(fā)生變化時,不管是工程量增加還是減少,都會對綜合單價產(chǎn)生影響[2]。
2.2.2 費率合同計價方法
費率合同計價方式的主要特點是招標定標所需時間短,但在實際工程實施中存在諸多問題,費用結算復雜麻煩,因此,其主要應用于施工設計工作尚未完成、施工與設計同步進行、工程項目已經(jīng)確定但施工圖尚未設計好以及工期著急的工程項目。
費率合同計價方式具有節(jié)省工程時間、評標工作簡單、有效防止串標現(xiàn)象等優(yōu)點,具體如下:(1)由于費率合同計價方式對施工圖的完成度并沒有嚴格要求,不需要十分精細的施工圖就可以實施工程,可以有效節(jié)省計算工程量的時間,同時也節(jié)省了一定的招標與投標成本;(2)由于費率合同計價方式無須詳細的施工圖、具體的施工方案以及合適、詳細的工程報價,因此,整個評標工作十分輕松簡便,公司可以將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提高企業(yè)形象、提升社會地位、保障項目資金等方面,能夠有效提升公司經(jīng)濟利益和社會名譽;(3)一般而言,費率招標是沒有標注底價的,其可以減少招標公司與投標公司出現(xiàn)串標情況,還可以減少竊取他人信息的不良現(xiàn)象出現(xiàn),降低了圍標的概率。當然,費率合同也存在增加招標公司財務風險、競爭不充分、增加合同價實際成本以及出現(xiàn)工程項目中細節(jié)爭執(zhí)等缺點,這都要求相關人員必須根據(jù)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合同計價方式。
2.2.3 包公不包料的合同計價方式
包公不包料的合同計價方式是指施工企業(yè)只承包人工費與機械費,施工中所用全部材料或部分規(guī)定材料由業(yè)主供應。這種合同計價方式可以清楚地劃分施工企業(yè)與業(yè)主需要支付的費用,這就要求材料供應方采購能力強、材料種類充足,能夠滿足整個工程項目的材料需求。因此,包公不包料合同計價方式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保障施工材料的有效供應,提高工程項目施工進度和效率,無須因材料供應不足而耽誤施工進度。
當然,包公不包料合同計價方式的具體應用也分為兩種情況:(1)完全的包公不包料,施工企業(yè)只負責提供項目所需人力和機械,工程所需的各種材料全部由業(yè)主提供,雙方任務劃分明確;(2)業(yè)主只提供鋼材、水泥等核心材料,其他材料由施工單位派遣采購人員進入市場采購。而無論是以上哪種情況,均對施工企業(yè)和業(yè)主的信用度、材料計劃管理與供應有較高的要求。
不平衡報價從本質來講是指競標人所報價格超過了工程項目本身價值,利用報價差價從而獲取利益的一種方式。比如,有的子目報價是此子目原本價值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超過了子目本身的價值,報價與價值不匹配。因此,在實際工程中必須避免不平衡報價問題,一旦出現(xiàn)預估工程量偏大,超過了原本承受范圍,就會引起工程價格嚴重失調,給另一方造成巨大損失,從原則上違背了合同所規(guī)定的公平交易原則。
經(jīng)驗豐富的投標人在獲取招標文件以及施工設計圖紙后,會進行專門的工程量變化預測。對于未來有可能大幅增加工程量的項目,會盡可能提高報價,從而獲取更多的利潤;反之,對于工程量可能減少的項目則降低報價,只要保障總投標報價合理,控制在最高投標限價范圍內,在最終形成固定單價合同之后投標人就會因此獲取更多利潤。
工程量是決定工程量清單編制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眾多競標人最關注的核心,復雜條件下的建設工程項目更是如此。因此,要準確計算項目具體工程量就必須嚴格參考已建成同類型建筑,進行一比一的參照、描摹,再結合本工程具體情況和特點,根據(jù)生產(chǎn)工藝以及技術設計差別進行詳細調整,找出影響工程量變化的因素,具體到工程所用材料、工程構造布局以及生產(chǎn)工藝等,從而精準、全面地計算工程量。尤其是分項分部工程量的子目要落到實處,詳細檢查每一部分,盡量讓其與實際工程要求相符合。
如果采用國內綜合單價計價方式,必須在合同內明確規(guī)定措施費用調整的具體方法,提供價格調整的詳細依據(jù),避免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因工程量變化而引起措施費用糾紛。在復雜條件下,本文不建議采用費率合同計價方式,如果是處于工程施工設計圖尚未完成但繼續(xù)趕進度的情況下,可酌情考慮費率合同計價方式。
對于包公不包料的合同計價方式,主要考慮材料的特殊性以及市場的供應情況。因為業(yè)主方工程管理以及材料采購工程量巨大,對采購人員的道德素質以及技術等方面要求較高,需要業(yè)主與采購方同時遵循“一方出錢、一方出貨”的采購規(guī)定,考驗雙方誠信水平和道德素質,存在一定信用風險,對此,本文也不建議采用此種方法。
大部分競標人在競標時會著重考慮工程量變化,如上文所述,對于未來工程量可能增加的項目,競標人會有目的地抬高報價;反之,對于可能降低工程量的項目會降低報價,從而獲取更多利益。因此,需要合理有效地控制不平衡報價條款,防止工程價格失調。比如,有的工程項目的中標綜合報價從總體來看與投標人關聯(lián)不大,但實際上該投標人采用不平衡報價方式,在同樣條件下結算價格會遠遠高于其他未中標的投標人,以獲取更多的利益?;诖?,建立平衡報價必須控制在正常價格的15%左右,并且有目的地在相應條款中限制和打壓不平衡報價。
3.4.1 對工程量變更提出相應的實際要求
在采用綜合單價計價方式的基礎上,結合工程量的具體變化情況進行相應的價格調整是工程價格的必然要求。一般來說,所計算的工程量與實際工程量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差別,只有在工程項目完工后才能根據(jù)實際工程量預估工程量的變化比例與數(shù)值情況[3]。
3.4.2 市場價格波動調整要求
工程材料價格的波動會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價格變化,這是市場發(fā)展、物價變化的必然,更是項目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經(jīng)歷的。比如,對于混凝土、泥漿、砂土等工程建設需要的重點材料,需要對其價格格外關注,還有項目建設實施時所需要的特殊材料,也需要時刻關注其市場變化情況,采用可調整的綜合單價合同,能夠適應建筑要素市場的變化與波動。在合同中,可以將重點材料的價格單獨挑出來進行調整,將價格變化設置在合理區(qū)間,所約定的辦法應有較強的操作性。
3.4.3 合同文本用詞研究,反復推敲考究
合同文本涉及內容的廣度、深度以及文本質量將直接影響整個項目實施的質量,關系著雙方合作的愉悅程度,因此,要保障工程項目順利實施就必須保障合同的質量。具體如下:(1)必須做到用詞精準,不可使用含糊不清、具有歧義的言語,禁止使用侮辱性語言,慎用不公平、具有歧視性的詞語,盡可能解釋每一條合同條款的含義以及帶來的影響,讓合同雙方明確條款意義,嚴格遵守合同條款約定;(2)保障合同的邏輯性與縝密性,對于合同中需要落實的事情、禁止的事情都需要明確標注,使合同雙方閱讀之后能夠直接明白合同內容,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以及需要承擔哪些責任,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一一完成自己的任務;再者,必須有對雙方行為進行約束的條款,明確履行的先后順序,比如,對于建設工程所需支付的條款必須明確支付金額、支付時間等,逾期之后需要承擔的責任與后果等,提高合同雙方的重視程度;(3)確保合同的時效性與嚴謹性,合同是合同雙方行為的準則,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當雙方在工程項目建設以及利益劃分中產(chǎn)生糾紛時,合同便是最好的參考依據(jù),因此,必須列舉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結果以及解決方法,并要求合同雙方嚴格遵守。
總而言之,復雜項目的招標投標與普通建設工程截然不同,本文從合同的計價方式、存在問題、工程量估算、施工圖、工程所需材料、不平衡報價、市場變化、技術標準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探討,旨在尋找適用、貼合市場變化的招標投標方法,從而提高復雜條件下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和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