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堂 杜玉晶
(山東大學,山東 濟南 250100)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把“堅持敢于斗爭”作為黨百年奮斗十條歷史經(jīng)驗之一,強調(diào)“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zhàn)勝的強大精神力量”[1]。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歷史,既是一部感天動地的輝煌奮斗史, 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偉大斗爭史。 一百年來,“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別人恩賜的,而是通過不斷斗爭取得的”[1]。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 必須以史為鑒, 認真堅持、充分運用黨百年奮斗形成的寶貴經(jīng)驗,牢牢把握新的偉大斗爭的歷史特點, 抓住和用好歷史機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凝聚起全黨全國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戰(zhàn)勝一切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zhàn), 努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更大勝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diào),“前進道路從來不會是一片坦途,必然會面對各種重大挑戰(zhàn)、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2]415。 斗爭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基本觀點。 矛盾是一種普遍的客觀存在,“沒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3]305。 有矛盾就會有斗爭。 世界上的一切和諧、一切團結、一切平衡都是暫時的、相對的,都是積極斗爭的結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4]8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 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 更是當代共產(chǎn)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從歷史上精衛(wèi)填海、夸父追日、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等神話傳說, 到革命戰(zhàn)爭年代“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5]189等英雄壯舉,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6]80的豪邁氣概, 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鏗鏘誓言,都是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chǎn)黨人斗爭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 作為以實現(xiàn)人民自身解放為核心價值追求的思想體系,斗爭精神是馬克思主義固有的理論品格; 毛澤東同志“與天奮斗,其樂無窮! 與地奮斗,其樂無窮! 與人奮斗,其樂無窮! ”[7]24的著名論斷,就是對馬克思主義斗爭精神的生動詮釋。縱觀黨的百年歷程,無論面對何種阻力壓力、何種風險挑戰(zhàn),黨領導人民總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總能展現(xiàn)大智大勇,“殺出一條血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對災難深重的中國, 中國共產(chǎn)黨人以無所畏懼的斗爭精神,同國內(nèi)外強敵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新中國成立后,面對黨內(nèi)和黨外、國內(nèi)和國際、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多種復雜嚴峻的考驗挑戰(zhàn),黨領導人民迎難而上、堅決斗爭、從容應對,不斷取得勝利,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我們黨依靠斗爭創(chuàng)造歷史,更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 ”[8]身處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干著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面對復雜嚴峻的風險挑戰(zhàn),作為領導干部,必須深刻認識“一味退讓只能換來得寸進尺的霸凌, 委曲求全只能招致更為屈辱的境況”[1]的道理,丟掉“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9]等不切實際的幻想,強化敢于斗爭的使命擔當,主動迎戰(zhàn)、果斷應戰(zhàn)、以戰(zhàn)止戰(zhàn),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的新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共產(chǎn)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 凡是危害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 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 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凡是危害我國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都必須進行堅決斗爭, 而且必須取得斗爭勝利。 ”[10]226共產(chǎn)黨人的斗爭,不是狹隘意義上的爭強斗狠,更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利益之爭、黨派之爭,而是一種崇高的追求,是從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出發(fā),為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是從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初心和使命出發(fā)而進行的偉大自我革命。 盡管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特定內(nèi)涵, 但從根本上說都是我們黨基于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和面臨的時代課題在科學研判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都是迎著困難、奔著問題、對著挑戰(zhàn)去的; 斗爭是為了更好地堅持真理、 修正錯誤,更好地推動事業(yè)發(fā)展、社會進步。也就是說,共產(chǎn)黨人的斗爭“不是看人下菜的‘勢利店’,不是爭權奪利的‘紙牌屋’”[11]324,而是光明磊落的攻堅克難,是前進道路上的清障除礙,誠如毛澤東同志所言:“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 那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nèi)ソ鉀Q。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盵12]11612000多年前, 戰(zhàn)國時期的墨家是最早也是最堅定的反儒派,而墨家創(chuàng)始人墨子在與儒家弟子辯論時,對待孔子尚有“當而不可易”的胸懷和敢于堅持真理的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共產(chǎn)黨人,更應該以為人民謀幸福、 為民族謀復興、 為世界謀大同的歷史擔當,把準把穩(wěn)斗爭方向,提高斗爭精度,確保思想不迷航、行動不偏向、斗爭更有力。 要增強斗爭勇氣、銳氣,保持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寸土不讓的堅定,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zhàn)士,不做“唯恐燒著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13]847。 當今世界正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百年變局的實質(zhì)是世界格局之變、力量對比之變、斗爭形態(tài)和斗爭方式之變。“為著領導,必須有預見。”[14]396為著斗爭,同樣“必須有預見”。 要增強政治警覺性、政治洞察力,堅持新時代偉大斗爭的正確方向、正確立場不動搖。 對企圖顛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 企圖遲滯甚至阻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一切勢力,必須堅決進行斗爭。斗爭不僅僅是針對別人、針對困難和風險挑戰(zhàn),還應該包括以刀刃向內(nèi)的勇氣自剜腐肉、 自我革命, 確保黨不變質(zhì)、不變色、不變味,永葆青春活力。
科學理論是“掌握著我們的意識、支配著我們的信仰”[15]134的理性力量。擁有科學理論指導的政黨,才能領導人民贏得偉大斗爭、開創(chuàng)偉大事業(y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guī)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16]李瑞環(huán)同志常說:“打仗要有武器,做活要有工具。 ”[17]131回首過去, 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頻歷驚濤駭浪而屢屢化險為夷,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關鍵就在于我們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一以貫之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而且越是在重大歷史關頭越是重視理論學習、理論武裝,理論創(chuàng)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最廣泛地為人民群眾所接受、所掌握,推動知識形態(tài)的理論轉(zhuǎn)化為推動社會變革的力量;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斗爭起來才有底氣、才有力量。 對此, 毛澤東同志深刻指出:“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tǒng)地而不是零碎地、 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 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zhàn)斗力量。 ”[18]533新中國成立前夕,他還充滿激情地說:“謝謝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 他們給了我們以武器。 這武器不是機關槍,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12]1469“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保ㄎ鳚h·劉向:《說苑·談叢》)越是形勢復雜、任務艱巨、挑戰(zhàn)嚴峻,越是要重視和加強理論學習、理論武裝,確保全黨始終保持統(tǒng)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xié)調(diào)的行動,進而形成無堅不摧的強大戰(zhàn)斗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不僅包含著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 也貫穿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風操守等要求。 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必須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善于在登高望遠、見微知著中不斷提高“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 廓清迷霧辨是非”的能力,從而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北宋·王安石:《登飛來峰》),始終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19]122的定力;也只有這樣,斗爭起來才能不偏向、不迷航、有智慧、有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斗爭是一門藝術, 要善于斗爭。在各種重大斗爭中,我們要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zhàn)略定力相統(tǒng)一、 堅持戰(zhàn)略判斷和戰(zhàn)術決斷相統(tǒng)一、 堅持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tǒng)一。 ”[10]227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僅有斗爭精神、斗爭勇氣是不夠的,“鐵人”王進喜曾說:“光有一股子干勁, 猛打猛沖是不行的”[6]81,還必須講求策略和方法,提高斗爭藝術。作為領導干部, 必須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既講兩點論,又講重點論,分清主次、輕重、緩急,抓住影響全局、制約發(fā)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集中力量進行突破?!吧淙讼壬漶R,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主要矛盾和問題解決了,其他矛盾和問題自然可以順勢而克,這就是斗爭的藝術。事物的發(fā)展具有過程性,化解矛盾、處理問題同樣需要一個過程,必須把握好時、度、效,有理有利有節(jié)地進行斗爭。 要從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出發(fā), 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堅持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相結合。堅持原則是共產(chǎn)黨人的重要品格,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能含糊、決不能退讓;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要因時而異、因勢而動,合理確定斗爭策略、選擇斗爭方式。 要明確斗爭的目的, 確保斗爭實效。毛澤東同志早就說過:“斗爭是團結的手段,團結是斗爭的目的。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18]745斗爭是為了更好地統(tǒng)一意志、加強團結、凝聚力量。 要善于在斗爭中爭取團結,在斗爭中謀求合作,在斗爭中爭取共贏,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產(chǎn)黨人的斗爭不是一個人或少數(shù)人的“獨立戰(zhàn)”,而是代表人民意志、捍衛(wèi)人民利益、團結人民共同參與的“總體戰(zhàn)”。要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既要善于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進行斗爭, 又要善于在斗爭中教育、提高群眾,啟發(fā)他們的覺悟,使他們在斗爭中辨是非、明方向,聽黨話、跟黨走。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斗爭, 不斷提高依法破解難題、化解矛盾、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出真知, 實踐長真才。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是領導干部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練,不經(jīng)風雨、不見世面是難以成大器的”[9]。按照現(xiàn)代領導力理論,10%的領導力是從書本上學來的,20%的領導力是從別人處學來的,70%的領導力是從領導工作的實踐中學來的, 這就是領導力提升的“127”法則[20]118。共產(chǎn)黨人的斗爭精神、斗爭本領同樣需要在斗爭實踐中培養(yǎng)、鍛煉和提高,正如馬克思所說:“人要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jīng)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盵17]60因此,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是一個政治命題、時代命題,也是一個實踐命題, 不僅需要通過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通過理論武裝夯實思想根基、掌握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更需要在斗爭實踐中積累斗爭經(jīng)驗和智慧,錘煉出手即勝的過硬本領,也就是毛澤東同志常說的“從戰(zhàn)爭學習戰(zhàn)爭”[3]181。 只有主動投身到各種斗爭實踐中去, 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jīng)風見雨、強筋壯骨,才能練就一身硬功夫、掌握斗爭真本領,從而做到大風大浪不畏懼、千難萬險不退縮。 烈火面前,焚掉的是朽木,留下的是真金;磨難面前,淘汰的是軟骨頭,留下的是硬漢子。作為新時代的領導干部,必須勇于并善于在斗爭中培養(yǎng)斗爭精神、磨練斗爭意志,在斗爭中增強斗爭本領、提高斗爭水平。 歷史不會終結,斗爭永無窮期。 一個時期的斗爭結束了,新的矛盾、新的斗爭又會出現(xiàn), 這就是歷史發(fā)展連續(xù)性和階段性的統(tǒng)一,是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魯迅先生說:“倘若一切都四平八穩(wěn),勢如破竹,便無所謂革命,無所謂戰(zhàn)斗。 ”[21]372毛澤東同志指出:“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再斗爭,直至勝利——這就是人民的邏輯。 ”[12]1487“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 ”[22]318既然是斗爭,就要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不懼任何強大敵人,以鍥而不舍的韌勁、不屈不撓的意志和英勇頑強的作風,勇于在任務重、矛盾多、困難大、情況復雜的地方摔打自己, 遇事不躲敢挑最重的擔子,遇難不懼敢啃最硬的骨頭,遇責不推敢接最燙的山芋,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人難不住、壓不垮的英雄本色和政治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