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十堰市鄖陽區(qū)基于留守兒童多、親子互動少、家校溝通難的實際,以“心語箱”為載體,廣泛開展“我想對你說”系列活動,暢通情感傾訴渠道,打開學生心扉,促進學生陽光健康快樂地成長。
精準對接需求,創(chuàng)新工作載體。一是全方位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得知學生學習上的壓力、心理上的負擔、青春期的煩惱不知道怎么說、向誰說,同學、師生、同事、親子、家校之間有些事情不易直接溝通、不便當面交流,希望有敞開心扉、表達心聲、真情交流的載體。二是全角度設置。為方便師生家長交流情感、提出建議,在教室、寢室、食堂、辦公室、校門口、校長辦公室等處設置“心語箱”。三是全鏈條構建。德育副校長牽頭,成立“心語辦”,建立“心語室”,組建年級、班級、心理健康、愛心幫扶、家?;?、督導考核6個專班,建立信息收集、系統(tǒng)歸類、臺賬管理、分類交辦、督辦落實、考核評價的工作閉環(huán)。
鼓勵暢所欲言,引導真情傾訴。一是傾聽“煩心事”。開展“話心語、共成長”班會活動,引導學生通過一句話的小紙條、三言兩句的便簽等,把藏在心中的秘密說出來。二是找出“揪心事”。實行“1+N”關愛幫扶特殊學生制度,為留守、單親、發(fā)生重大變故等家庭的學生,指定結對幫扶老師、學生干部、優(yōu)秀學生,幫助班主任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等,及時化解“隱形問題”。三是挖掘“難心事”。開展“悄悄話、輕輕訴”活動,引導學生把平時不敢說、不愿說、無處說的話寫出來,讓老師、家長幫助解開心中的“疙瘩”。四是收集“關心事”。開展“我為學校發(fā)展建言獻策”金點子評選活動,鼓勵師生、家長為學校提建議。五是分享“暖心事”。班主任每天將“心語箱”中的好聲音、好點子、好故事,通過“課前五分鐘”等方式分享出來,讓學生心浴陽光、班級充滿溫暖。
實施全程跟進,貼心定制服務。對“心語”信息做到件件落實、事事回應。一是建立臺賬,科學分辦?!靶恼Z辦”人員每天打開“心語箱”,做好登記并跟蹤管理。對教室和寢室、辦公室、食堂、校門口和校長辦公室的“心語箱”信息,分別交由班主任、年級主任、德育副校長處理。二是一事一策,事心雙解。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由班主任和心理健康專班通過交心談心幫助化解。對學生的情感訴求,由“愛心爸爸媽媽”一對一紓解。對學生間的糾紛矛盾,班主任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及時調解。對師生、同事之間的誤會,年級主任通過師生面對面、教師面對面,幫助消除誤會。對親子、家校之間的隔閡,由校領導組織專班家訪消除隔閡。三是嚴格督辦,回訪考評。建立定期督辦制度,通過現(xiàn)場回訪、電話抽查等方式,回訪“心語”提出人,對辦理質效不高的由“心語辦”退回重辦。四是豐富拓展,鞏固提升。建設留守兒童之家23個、愛心驛站115個,開通親情電話458部、免費視頻公話162部,定期組織學生給父母打一次親情電話,舉行一次集體生日派對,開展一次師生家長交心互動、一次感恩勵志教育、一次家訪等,讓老師、學生、家長連在一起、融在一起、心在一起。
堅持共同締造,建設美麗校園。一是校長由“管理者”變成“守護者”。全區(qū)238所學校共設置“心語箱”700多個,近3年來累計收到來信3800多封。校長們看到了師生家長的心聲,找到了優(yōu)化管理的方法,由原來的“統(tǒng)一配餐”逐步變?yōu)椤包c單送餐”。二是老師由“權威者”變成“傾聽者”?!靶恼Z箱”讓老師及時傾聽學生的所思所想所盼,深入了解學生的心情、感情、學情,便于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和針對性關愛措施,由原來的“我教你學”變?yōu)椤敖虒W相長”。三是家長由“旁觀者”變?yōu)椤皡⑴c者”。定期提醒家長利用視頻電話,與孩子交心互動;定期組織開展校園開放日、“親子面對面”等活動,引導家長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采納家長的合理建議,讓家長參與學校治理,由原來的“你干我看”變?yōu)椤按蠹乙黄鸶伞?,實現(xiàn)家校共謀發(fā)展、共抓管理、共享成果,共同締造美麗校園,讓學校成為孩子生活的樂園、求知的學園、幸福的家園。
責任編輯/楊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