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佳明,常云飛,廖明義
(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氟橡膠因為分子結(jié)構(gòu)中有強而穩(wěn)定的C—F共價鍵(鍵能為485 kJ·mol-1),以及氟原子對主鏈有一定的屏蔽作用[1],所以具有優(yōu)異的耐老化性、耐候性、耐油性、耐腐蝕性和熱穩(wěn)定性,被廣泛應用于電子電氣、石油化工、國防軍工和航天航空等眾多領(lǐng)域[2-5]。固體氟橡膠自身有一定缺陷,如加工性能差、硫化工藝復雜、不易與其他組分混合、難以成型等,不利于加工結(jié)構(gòu)復雜的制品,導致應用受限,而液體氟橡膠克服了固體氟橡膠的缺陷。液體氟橡膠既具有固體氟橡膠的優(yōu)點,又具有可流動、易于加工成型等優(yōu)點,因此成為了現(xiàn)代工業(yè)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6-7]。目前,液體氟橡膠主要通過聚合法[8-10]和氧化降解法制備。對比兩種方法,聚合法存在生產(chǎn)工藝復雜、產(chǎn)率低、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易控制等問題,而氧化降解法可以直接生成液體端羧基氟橡膠(LTCFs),且生產(chǎn)工藝簡單、產(chǎn)率高、成本低。Z.C.ZHANG等[11-13]對氧化降解法制備液體氟橡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過氧化降解制備的液體氟橡膠一般都含有端羧基官能團,端羧基官能團會影響橡膠的耐熱、耐老化和固化等性能,從而進一步影響相關(guān)產(chǎn)品的使用性能。為了改善LTCFs的使用性能,對其進行還原改性(指將端羧基還原為端羥基)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現(xiàn)有的有機還原體系中,羰基的還原體系已經(jīng)很成熟,可以有效地將酮、醛、酯進行還原[14-17]。相比易還原的羰基,羧基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很難被普通還原劑還原[18],一般要用強還原劑或通過加入催化劑提高還原劑的性能來還原。金屬氫化物中還原性很強的氫化鋁鋰(LiAlH4)是還原羧基常用的還原劑,其具有較高的還原率[19]。但是LiAlH4化學性質(zhì)活潑,易燃、易爆、成本高,不利于大規(guī)模應用。二異丁基氫化鋁(DIBAl-H)作為還原劑經(jīng)常用于橡膠的合成,也常用來還原羰基。趙姜維等[20]使用新癸酸釹/DIBAl-H為催化劑進行了液體異戊二烯橡膠的合成。王光胤等[21]利用DIBAl-H作為還原劑對碘代苯丙酮進行單一的還原,成功制備了2-甲氧基對碘代苯甲醇。
本工作提出以還原體系DIBAl-H/LiAlH4和三異丁基鋁[Al(i-Bu)3]/LiAlH4還原LTCFs,與傳統(tǒng)強還原劑LiAlH4相比,其具有還原能力強、反應溫度低、用量小等優(yōu)點,為LTCFs的還原提供了更加安全、可行的解決方案。
LTCFs,實驗室自制;DIBAl-H(分析純)、Al(i-Bu)3(分析純)、LiAlH4(分析純)、氫氧化鉀(KOH)和鄰苯二甲酸氫鉀,上海阿拉丁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產(chǎn)品;無水四氫呋喃(THF)、二乙二醇二甲醚(分析純)、濃鹽酸、乙醇(C2H5OH,分析純)、酚酞指示劑、丙酮(分析純)和溴百里香酚藍指示劑,天津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產(chǎn)品。
通過氧化降解法制備,詳見文獻[22]。
1.3.1 DIBAl-H/LiAlH4還原LTCFs
稱5 g的LTCFs(羧基物質(zhì)的量為2.8 mmoL),用40 mL無水THF、10 mL二乙二醇二甲醚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倒入200 mL反應釜內(nèi),在0 ℃下加入LiAlH4攪拌反應0.5 h。在氬氣保護下,向反應釜中滴加DIBAl-H,升溫至15~60 ℃,反應1~8 h。反應結(jié)束后,滴加30 mL濃度為2 mol·L-1的鹽酸進行淬滅,產(chǎn)物用去離子水反復洗滌后,在60 ℃下真空干燥至恒質(zhì)量,得到乳白色粘稠液體。
1.3.2 Al(i-Bu)3/LiAlH4還原LTCFs
稱5 g的LTCFs(羧基物質(zhì)的量為2.8 mmoL),用40 mL無水THF、10 mL二乙二醇二甲醚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倒入200 mL反應釜內(nèi),在0 ℃下加入LiAlH4攪拌反應0.5 h。在氬氣保護下,向反應釜中滴加Al(i-Bu)3,升溫至15~60 ℃,反應1~8 h。反應結(jié)束后,滴加30 m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2 mol·L-1的鹽酸進行淬滅,產(chǎn)物用去離子水反復洗滌后,在60 ℃下真空干燥至恒質(zhì)量,得到乳白色粘稠液體。
1.3.3 LiAlH4還原LTCFs
稱5 g的LTCFs(羧基物質(zhì)的量為2.8 mmoL),用50 mL無水THF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倒入200 mL反應釜內(nèi),在0 ℃下加入LiAlH4攪拌反應0.5 h。升溫至15~60 ℃,反應1~8 h。反應結(jié)束后,滴加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2 mol·L-1的鹽酸30 mL進行淬滅,產(chǎn)物用去離子水反復洗滌后,在60 ℃下真空干燥至恒質(zhì)量,得到乳白色粘稠液體。
1.4.1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分析
采用美國PerkinElmer公司生產(chǎn)的Frontier型FTIR分析儀進行FTIR分析,衰減全反射(ATR)模式,掃描范圍 650~4 000 cm-1,掃描次數(shù) 32,分辨率 4 cm-1。
1.4.2 核磁共振(NMR)分析
采用瑞士Bruker公司生產(chǎn)的AC-80型NMR分析儀進行NMR測試。1H-NMR測試頻率為500 MHz,標準物為四甲基硅烷(TMS);19F-NMR測試頻率為470 MHz,標準物為一氟三氯甲烷(CFCl3)。
1.5.1 KOH/C2H5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根據(jù)GB/T601—2016和GB/T603—2002配制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mol·L-1的KOH/C2H5OH 標準溶液。稱鄰苯二甲酸氫鉀0.20 g,用50 mL去離子水溶解,滴加質(zhì)量濃度為10 g·L-1的酚酞指示劑2滴,用KOH/C2H5OH標準溶液滴定,當溶液由無色變?yōu)榉凵?,滴定結(jié)束,并做空白試驗。根據(jù)公式(1)對KOH/C2H5OH標準溶液的標定濃度(C)進行計算:
式中:m為鄰苯二甲酸氫鉀質(zhì)量的準確數(shù)值,g;V1為鄰苯二甲酸氫鉀溶液消耗KOH/C2H5OH標準溶液的體積,mL;V2為空白樣品消耗KOH/C2H5OH標準溶液的體積,mL;M為鄰苯二甲酸氫鉀的物質(zhì)的量質(zhì)量,為204.22 g·mol-1。
1.5.2 端羧基(以下簡稱羧基)含量的測試
用4 mL丙酮溶解0.15 g的LTCFs或LTHFs,滴加質(zhì)量濃度為10 g·L-1溴百里香酚藍指示劑2滴,用KOH/C2H5OH標準溶液滴定,當溶液變?yōu)榫G色,滴定結(jié)束。根據(jù)公式(2)計算LTCFs或LTHFs中羧基的物質(zhì)的量(L):
式中:V為樣品溶液消耗KOH/C2H5OH標準溶液的體積,mL;m0為測試樣品的質(zhì)量,g。
1.5.3 羥基還原率的測試
采用化學滴定定量法得到LTCFs和LTHFs中羧基物質(zhì)的量,根據(jù)公式(3)進一步計算,得到羧基的還原率(α):
式中,ω0為LTCFs中羧基物質(zhì)的量,ω1為LTHFs中羧基物質(zhì)的量。
對影響DIBAl-H/LiAlH4還原能力的因素進行研究,結(jié)果如表1所示(COOH為羧基)。
表1 采用DIBAl-H/LiAlH4的LTCFs的還原率Tab.1 Reduction rates of LTCFs by DIBAl-H/LiAlH4
表1中1—5號試驗研究反應物料對LTCFs的還原率的影響。從1號和2號試驗可知:在未加入LiAlH4、單獨使用DIBAl-H做還原劑時,LTCFs的還原率僅達到61%;而未加入DIBAl-H、只使用LiAlH4時,LTCFs的還原率只有17%。當LiAlH4和DIBAl-H組成還原體系,則可以明顯提高還原能力,其中4號試驗中COOH/LiAlH4/DIBAl-H物質(zhì)的量比為1/1/2,此時LTCFs的還原率達到最大值,為88%;5號試驗COOH/LiAlH4/DIBAl-H物質(zhì)的量比為1/2/2,LTCFs的還原率也為88%。
表1中4號和6—9號試驗對反應時間進行研究,結(jié)果顯示,一開始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LTCFs的還原率逐漸增大,當反應時間為8 h時LTCFs的還原率達到最大,為88%,之后再延長反應時間,LTCFs的還原率不再增大。
表1中4號和10—12號試驗對反應溫度進行研究,結(jié)果顯示,雖然在60 ℃時LTCFs的還原率達到最大,但在較低溫度下LTCFs的還原率依然很大,說明還原體系具有很強的還原能力,受反應溫度的影響較小。
表1中4號、13號和14號試驗對溶劑用量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THF體積為40 mL時,對LTCFs的還原效果最好。
對影響Al(i-Bu)3/LiAlH4還原能力的因素進行研究,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中1—4號試驗對反應物料進行研究,結(jié)果顯示,COOH/LiAlH4/Al(i-Bu)3物質(zhì)的量比為1/1/2時LTCFs的還原率達到最大值78%。4號和6—9號試驗對反應時間進行研究,結(jié)果顯示,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LTCFs的還原率逐漸增大,8 h時LTCFs的還原率達到最大,再延長反應時間LTCFs的還原率不再增大。4號和10—12號試驗對反應溫度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60 ℃下LTCFs的還原率達到最大。4號,13號和14號試驗對溶劑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THF體積為40 mL時,對LTCFs的還原效果最好。
表2 采用Al(i-Bu)3/LiAlH4的LTCFs的還原率Tab.2 Reduction rates of LTCFs by Al(i-Bu)3/LiAlH4
對 比DIBAl-H/LiAlH4和Al(i-Bu)3/LiAlH4兩種還原體系,發(fā)現(xiàn)前者還原效果更好,受溫度影響更小。對該結(jié)果進行分析認為,對于DIBAl-H/LiAlH4還原體系,DIBAl-H還原活性高,在羧基的還原過程中更容易分離H-去攻擊羰基C。對于Al(i-Bu)3/LiAlH4還原體系,Al(i-Bu)3不含有H-,需要更高的溫度使LiAlH4提供更多的H-攻擊羰基C。所以,DIBAl-H/LiAlH4還原體系更適合LTCFs的還原。
反應溫度對DIBAl-H/LiAlH4和LiAlH4還原能力的影響如圖1—3所示。
圖1 15°C下采用DIBAl-H/LiAlH4與LiAlH4的LTCFs的還原率比較Fig.1 Comparison of reduction rates of LTCFs by DIBAl-H/LiAlH4 and LiAlH4 at 15°C
對 比DIBAl-H/LiAlH4與LiAlH4對LTCFs 的還原率,在較低溫度下,DIBAl-H/LiAlH4的還原能力更強:如圖1所示,反應溫度為15 ℃,不同反應時間下DIBAl-H/LiAlH4對LTCFs的還原效果均明顯好于LiAlH4;如圖2所示,當反應溫度為30 ℃時,DIBAl-H/LiAlH4對LTCFs的還原效果仍優(yōu)于LiAlH4。當反應溫度較高時,如圖3所示,反應溫度升高到60 ℃,LiAlH4對LTCFs的還原效果略好于DIBAl-H/LiAlH4。綜上所述,在較低反應溫度下,與LiAlH4相比,DIBAl-H/LiAlH4對LTCFs的還原效果更好,且需要的LiAlH4更少,成本更低,更加適合LTCFs的還原,并有利于減少能量消耗,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圖2 30°C下采用DIBAl-H/LiAlH4與LiAlH4的LTCFs的還原率比較Fig.2 Comparison of reduction rates of LTCFs by DIBAl-H/LiAlH4 and LiAlH4 at 30°C
圖3 60°C下采用DIBAl-H/LiAlH4與LiAlH4的LTCFs的還原率比較Fig.3 Comparison of reduction rates of LTCFs by DIBAl-H/LiAlH4 and LiAlH4 at 60°C
2.4.1 FTIR分析
LTCFs和LTHFs的FTIR譜如圖4所示。
圖4 LTCFs和LTHFs的FTIR譜Fig.4 FTIR spectra of LTCFs and LTHFs
從圖4可以看出:LTCFs 在1 769,1 686,1 398,1 183和879 cm-1處顯示出吸收峰,分別為—CF2COOH,—C=C—,—CFH—,—CF2— 和—CF3的伸縮振動峰[23-24];LTHFs在1 398,1 183和879 cm-1處也顯示出吸收峰,但是在1 769 cm-1處的—CF2COOH和1 686 cm-1處的—C=C—吸收峰明顯減弱,這說明LTHFs與LTCFs具有相同的主體結(jié)構(gòu),但其—CF2COOH和—C=C—已經(jīng)被還原。
2.4.2 NMR分析
LTCFs和LTHFs的1H-NMR譜如圖5所示。
圖5 LTCFs和LTHFs的1H-NMR譜Fig.5 1H-NMR spectra of LTCFs and LTHFs
對于LTCFs的1H-NMR譜,化學位移為3.56~2.31處的多重峰為—CH2CF2—的結(jié)構(gòu)特征峰,化學位移為1.54處的峰為—CH=C(CF3)CH2—的結(jié)構(gòu)特征峰,化學位移為4.68 處的峰為—(CF3)C=CH—的結(jié)構(gòu)特征峰,化學位移為7.75~7.45的峰為—CH=CF—的結(jié)構(gòu)特征峰[25-26]。對于LTHFs的1H-NMR譜,在化學位移為1.54,4.68和7.75~7.45的峰均明顯減弱,說明LTCFs中的—C=C—可以被DIBAl-H/LiAlH4還原體系還原;在化學位移為3.63~3.73處出現(xiàn)新的峰,它們歸屬為—CH2OH結(jié)構(gòu)[22]。1H-NMR結(jié)果證實了—C=C—的還原和羥基的形成。
LTCFs和LTHFs的19F-NMR譜如圖6所示,19F-NMR譜中的具體特征峰歸屬如表3所示。
表3 19F-NMR譜中不同峰的化學位移Tab.3 Chemical shifts of different peaks in19F-NMR spectra
圖6 LTCFs和LTHFs的19F-NMR譜Fig.6 19F-NMR spectra of LTCFs and LTHFs
對于LTCFs的19F-NMR譜,在化學位移為-63.53處出現(xiàn)的峰為—CF2COOH的特征峰。對于LTHFs的19F-NMR譜,在化學位移為-63.53處出現(xiàn)的峰明顯減弱,結(jié)合1H-NMR譜,說明—CF2COOH被成功還原。
FTIR譜,1H-NMR譜和19F-NMR譜分析結(jié)果充分表明,DIBAl-H/LiAlH4成功將LTCFs還原為LTHFs。
根據(jù)上述研究結(jié)果,提出了DIBAl-H/LiAlH4對LTCFs的還原機理,如圖7所示。
圖7 DIBAl-H/LiAlH4對LTCFs的還原機理Fig.7 Reduction mechanism of DIBAl-H/LiAlH4 to LTCFs
從圖7來看,首先,LTCFs中的—C=C—被LiAlH4還原,烷基鏈由R0變?yōu)镽1。在反應進行到b步時R1COOH與LiAlH4發(fā)生酸堿反應,釋放氫氣,并生成Al—O鍵,由于Al具有較強的親電性,通過誘導效應使羰基C的缺電子性增加。而后如c步所示,DIBAl-H中的Al—H鍵斷裂,Al與羰基O形成Al—O鍵,就導致羰基C的缺電子性進一步增加,這有利于DIBAl-H分離的H-攻擊羰基C[27],進而羰基被還原。隨后Al—O和C—O鍵斷裂形成醛基如d步所示。再如e步所示,通過DIBAl-H進一步對醛基進行還原,最終成功將羧基還原為羥基。
以還原體 系DIBAl-H/LiAlH4和Al(i-Bu)3/LiAlH4還原LTCFs得到LTHFs,并對還原體系進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結(jié)論。
(1)對于LTCFs的還原,DIBAl-H/LiAlH4的還原效果明顯比Al(i-Bu)3/LiAlH4強;對于還原體系DIBAl-H/LiAlH4,在反應溫度為60 ℃、反應時間為8 h,COOH/LiAlH4/DIBAl-H物質(zhì)的量比為1/1/2時,LTCFs的還原效果最好,還原率最大達到88%。
(2)FTIR譜,1H-NMR譜和19F-NMR譜分析結(jié)果表明,對于LTCFs,DIBAl-H/LiAlH4作為還原體系,可以有效將其碳-碳雙鍵和羧基分別還原為碳-碳單鍵和羥基。
(3)與常用強還原劑LiAlH4相比,還原體系DIBAl-H/LiAlH4在保持很強還原能力的同時,大幅降低了還原劑用量,具有成本低、受溫度影響小等優(yōu)點,為羧基還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