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小如
中國書法是一門藝術,這已被世界所公認。但對于這門藝術的理解,則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我個人認為,要想掌握這門藝術,或者說向著做一名書法家的目標奮斗,必須有以下幾個先決條件。一是必須具備做一個藝術家的素養(yǎng),首先是文化素養(yǎng)。不讀書,沒有學問做基礎,對我國古老而新鮮的文化傳統(tǒng)缺乏了解,要想當藝術家,特別是當書法家,應該是緣木求魚的事。何況書法家絕不是自封的,欺世盜名,只能蒙哄一時,必難傳之永久。二是其人必須有藝術細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才。古人評論作家和藝術家,每有大家和名家的差別。鑒別藝術品,亦有神品、妙品、精品以及凡品、俗品的不同。這實際上是立足于藝術家本身的天才高下來看問題的。三是要下苦功夫。只有天才,而不從后天下功夫去鞏固提高這種天才,遲早也會泯然成為“眾人”。王安石的小品《傷仲永》早就揭示出這一真諦了。
我不是書法家,只由于從小學習過寫毛筆字,對此亦略有體會。我以為,學任何藝術必須從小練起,即所謂幼功。我之所以成不了書法家,主要是基本功太缺乏,“半路出家”是談不上“功成名就”的。書法的基本功只有兩個內容,即臨帖和讀帖,今人作字,往往輕視臨摹,其實是錯的。演戲者必先學戲,彈鋼琴或拉提琴,也必先取世界著名樂曲或彈或拉,反復練習。學的、會的愈多,將來成功的保險系數(shù)愈大,創(chuàng)新的條件也愈成熟。我始終有這樣的看法,誰繼承文化遺產最多,誰對文化建設的貢獻可能最大,錢鍾書先生就是當前最典型的榜樣。從我個人的點滴實踐經驗看,盡管由于我一無恒心,二多旁騖,在書法上沒有成什么氣候,但我還是讀過和臨摹過大量碑帖的。唯一的心得是,對一件書法精品,與其閱讀揣摩一二十遍,不如親手臨摹一遍。手寫一遍,對原作的理解要比目治一二十次來得親切深刻。只是我的專職工作是教書而不是寫字,到頭來書法只算我的業(yè)余愛好,因此我哪敢借以釣譽沽名。這是我的心里話。
當然,我對書法藝術還是有自己看法的。首先,它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不朽全在于它的民族特色。失去這個特色,即無所謂書法藝術。其次,書法本身是植根于現(xiàn)實生活的。它依附于文字,而文字又是表達語言、溝通思想的重要媒介。離開文字的意義和語言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亦無所謂書法。近年新潮有所謂現(xiàn)代書法,而新的理論有主張擺脫文字的羈絆而隨意書寫,看似新奇,其實十分荒唐。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樣的想法和實踐,都是悖離書法藝術內部發(fā)展規(guī)律的。我曾虛心觀摩研究過“現(xiàn)代書法”的特點,發(fā)現(xiàn)那不過是借助于若干象形古文字的軀殼,加上個人主觀隨意性的拼湊,用來嚇唬不懂書法的外行們(包括我本人)。他們不想下扎扎實實的苦功夫,卻又想獵取名利,于是得走上一條既偷懶又蒙人的捷徑,撈點虛名和干貨,如此而已。試看現(xiàn)代書法中的字形,都是剽竊抄襲甲骨文或金文的,談不上普及性;而書寫時似繪畫又似涂抹,更談不上什么藝術上的提高。除荒誕離奇外,毫無美學價值可言。果任其蔓延傳播,只能給真正的書法藝術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對于我國悠久而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傳統(tǒng),將產生無可估量的損失和破壞。
吳小如 草書 文衡山《西苑》十首詩軸(一、二)
上述觀點,可能被嗤為頑固不化,至少也是保守落后的看法。但我卻堅信,如果這樣下去,后果必不堪設想。
對于當前整個書法藝術界來說,我認為不能只看寫字的人數(shù),便認為這是繁榮昌盛的跡象,相反,從書寫的質量看,眼下倒是處于低谷階段。因為書法是一門藝術,不是凡拿起毛筆能寫幾個字的人都可成為書法家。而尤為嚴重的是,不少人竟把書法藝術當成嘩眾取寵的雜技表演?,F(xiàn)在有人放著正經的紙筆不用,卻用一柄比拖地板的墩布還重的毛刷子在地上拖來拖去;有人身穿龍袍,拳攢筆桿,一邊扭著屁股,一邊用筆一個點一個點像鳥啄食一樣地在紙上戳,連綴成不倫不類的字形,動作活像一個跳神的巫師。而這樣的“書法家”,竟作為文化交流的使者出國去“表演”,使外國朋友誤認為這就是我們祖國民族文化藝術的精華。還有人用舌,有人用腳,卻不用手去寫字;有人專門用雙手去寫字;有人用口銜著筆寫字;有人更想出各種奇形怪狀的方式去寫字……請問,這是弘揚民族文化藝術,還是糟踏或褻瀆民族文化藝術?這些異想天開、形形色色的所謂“書法家”,他們既不追求文化素質的提高,更未考慮個人藝術細胞的有無,只想逞險弄怪,做唾手而得的盜名漁利的駔儈。這樣的人愈多,則藝術將被摧殘得愈烈。他們事實上已成為民族文化藝術的罪人。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并且不懈地進行明辨是非的論證,而不能不分良莠、不察善惡而一味對所謂“新奇”東西做無原則地吹捧。
庚午歲暮,偶作小詩淺議書法,今記于篇末,即作為拙文的結束語:“學書必自‘二王’始,譬猶筑屋奠基址。思之既久鬼神通,一旦豁然嘆觀止。今人習藝不讀書,滔滔天下屬野狐??椢酿B(yǎng)志德不孤,水到渠成氣自殊。從我游者其勉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