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濤陣陣,響聲陪伴著得才叔。
那些年,那些人和事如濤聲,陣陣響徹天空。時空遼遠,人和樹都越長越高……
寨中留守
時間催人老,世事多變遷。十幾年前還是雞鳴狗吠、牛歡馬叫、隔壁母親追打孩子吵吵嚷嚷的日達寨,如今沉寂了。
夜晚,兩位留守老人得才和平添養(yǎng)的兩只貓在追逐嘶叫。聲音回蕩在寂靜的夜空,聽了讓人瘆得慌。
平添聽那貓叫,翻來覆去的無法入睡,只得披衣坐在床上,咬著牙說:“哎,這兩個瘟,哪天我總要把它閹了,看還叫不?”
得才吮吸著旱煙。他知道貓和人一樣,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他想:還好,有兩只貓陪伴,要不然,這夜該是何等的漫長。
他被旱煙味兒嗆得咳嗽起來。絮叨著默念:人,有時真賤,那些年多想美美睡個懶覺呀,如今可以由著性子想睡多久都可以,可又睡不著了。他搖搖頭又苦笑了一下,“真是的!”
得才是個固執(zhí)的人。孩子們幾次三番勸他在山下的新區(qū)享清福,可他死活不肯,吵嚷著要回山寨。
平添是“五保戶”,本來可以入住縣福利院的。村干部來動員過好幾次,可他就是不去。他說不想在那里混吃等死。
初春的太陽透過松枝的縫隙,把耀眼的光細密地撒在院壩上,斑駁的樹影裹挾著塵土一起搖蕩。得才慵懶地坐在自家門前,瞇縫著眼睛享受著這暖陽照在臉上的愜意。
大地震過后的寨子,顯得空蕩落寞,唯有過往讓得才欣慰。新家園小區(qū)住戶由各地搬遷來的災民組成,地處九環(huán)線上,干凈舒適,可得才就是不想呆在那里。他把那里喚作“一線天”。
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除春節(jié)能回來住幾天,讓沉寂的小區(qū)熱鬧一下,平時都是留守老人和病殘者駐守在那里。一種莫名的情緒讓得才感到不安和焦慮。因此吵嚷著要回日達寨。
地處高山的日達寨多好呀,那里陽光充裕,視野開闊,站立在寨前,綿延的山一座連著一座在眼前鋪展。
那老宅多好呀,處在山寨的最東面,它最早迎接朝陽出東山,最后目送夕陽滑向西山坳。得才一開門便能望見銀光閃亮的雪龍山,聽那山腰陣陣轟鳴的松濤,心里無比踏實。
再說這老宅承載了他多少過往。那年得才不滿十四歲,開始修房造屋,十余年才有了現(xiàn)在的模樣。
修房造屋的日子真苦。雖說是高山,可用的石料卻要到很遠的后山去鉆取。山寨沒有木料,要到對門山上去砍。對門山崖壁陡峭,砍上十幾根梁木從埡口投放到山下,能用的就那么幾根?,F(xiàn)在,只需“突突”地拉上幾大車紅磚,再“轟隆隆”地澆筑上鋼筋水泥,半來月不到,一座大房子就高聳在了眼前。
得才想到這里有點不服氣地說:“哼,吹得兇!還是住自家這冬暖夏涼的石頭房實用,心里踏實?!?/p>
那時的山寨,除了雜草叢生,只有一棵松,它高傲地長在東面的高坡上,俯瞰著腳下的大地。
這棵松不知是什么時候出于何機緣長在這里的,也許是風吹來的,也許是飛鳥把松子遺落到這里的??傊l也不知道,卻也沒人動要砍了它的心思。想必是光禿的山,有這么一棵青松屹立在那里,心里也是一種安慰吧。
得才參加搶通從薛城到山腳壩那段公路時,有人問他“你家在哪里啊”?他望著山頂?shù)倪@棵松,手指著那個方向說:“看,那里就是。有一棵青松的地方?!?/p>
如今不一樣了。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從河谷到山上用飛機播撒的樹種,樺樹、青杠樹、槐樹已成樹,還有人工種植的云杉、冷杉已成林,它們讓褐色的大山穿上了翠綠斑斕的“迷彩服”。有了“大風起兮,起濤聲”的韻味。
兒子三青實在犟不過父親,于是他說:“回山寨可以,但必須住在維修過的小耳房里,必須手機不離身,以便隨時能聯(lián)系得到?!?/p>
三青是得才的幺兒子,在縣城經(jīng)營一個小飯館。得益于鄉(xiāng)村振興工作好政策,近年來鄉(xiāng)村游十分蓬勃,因此生意紅火,忙得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得才聽著陣陣松濤、曬著太陽、聽著鳥鳴、聞著花香,時常回憶著這一輩子所走過的路和干過的事,覺得自己沒有白活。
唯一的遺憾就是老伴兒走得太早,沒能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他每每想到老伴兒,心里就像有一根刺,他常說,她是自己這一輩子唯一虧欠過的人。
那時誰家不是這樣的呢?得才心里默念著。尤其是二十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流行著這么一句話“男人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里搬”。青壯勞力由大隊統(tǒng)一安排,不是修路就是狩獵,不是搶險就是值守,不是外派找副業(yè)就是去完成各種突擊任務。女人除了照顧家里老小的吃喝拉撒,還要出工掙工分來養(yǎng)家糊口。
得才想到這些,真羨慕現(xiàn)在的女人,整天守著男人還叫“苦”。
山的那邊
1950年,不滿18歲的得才想去看看山的那邊究竟是什么,他瞞著母親加入了國民黨“反共救國軍”。好在帶隊的知道,國民黨已經(jīng)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于是毅然起義投誠。得才在威州完成集訓后,主動請纓到茂縣參加解放茂縣的戰(zhàn)斗。
得才的主要任務是在前面探路。順著岷江河谷一路北上,陡峭的山路崎嶇難行,河谷陰冷的風撕扯著耳朵“嗡嗡”作響。荊棘劃破的皮膚被汗水一浸,火辣辣地疼。經(jīng)過一天一夜的行軍,行進到一個叫水西的地方,天已破曉,能聽見零星的槍聲在縣城上空回響,此時,聽見有人告知——茂縣解放了。
得才怎么也沒想到,第一次走出家門,走了半月有余,得到的結(jié)論是——山那邊還是山。只是,這里的山更開闊,地更厚實,心兒卻比在家時明朗了許多。
第一次遠行后,得才作為基干民兵被編入理縣人民武裝部,還擁有了一桿中正式步槍。
想起那桿槍,得才的嘴角微微向上揚起。他從懷里摸索出一沓用紅綢布緊緊包裹的證件,封頁后鮮紅的印章和“06564”號碼映入眼眸。那是專屬于他的。
他每次拿出持槍證,撫摸著上面的烙印號和槍證編號,感覺槍的溫度早已和自己的體溫融合在了一起。摩挲端詳著證件上的照片,心里無比感慨,仿佛已恍若隔世。那時的他,正青春,一米八的魁梧身材,明眸齒白,真可謂是英姿颯爽。
得才輾轉(zhuǎn)在阿壩、紅原、若爾蓋等地方執(zhí)行站崗放哨、搶險等任務時,是這桿槍給了他無窮的膽氣和力量。特別是在原州府所在地刷金寺值守期間,這桿槍日夜和他在一起。梭磨河“湯湯”的流水聲日夜陪著他,“叮叮當”熱火朝天的建設(shè)場面鼓舞著他,晶瑩剔透的冰凌子是解渴的甘露。呼啦啦的北風刮著臉頰,讓堅硬的胡茬一長再長。在歲月更迭中,得才從玉樹臨風的青年變成老成持重的中年。
得才貪婪地吸著混合松香的初春氣息,不由自主地說道:“那時真好呀!”
“嗨,那個時候真好呀?”平添知道得才大哥又在回憶自己年輕時候的事了。但故作不知情地拍打了一下他的肩頭大聲地問道。
由于得才想得太投入,被他嚇了一跳,故作生氣地說:“跟鬼一樣,咋個沒得腳步聲!”
平添狡黠地回了一句說:“你我都是老鬼了?!?/p>
“那時當然好哦!在換班的時候,可以到麥康(馬爾康)去耍。麥康那條街上大小帳篷就像五顏六色的蘑菇,一朵朵地開在那里。那里有糌粑、酥油、奶子、茶葉子賣,還有從外面背進來的麻糖,嗨,那真是甜呀!對了還有外地人開的小館子,就算不進去吃,路過聞聞那味也是享受?!?/p>
得才舔舔嘴唇又說:“奇怪了,現(xiàn)在啥子東西沒得賣的,想啥有啥,娃娃些買來一大堆,咋個就沒得原來香了呢?”
“總是吃多了的緣故?!逼教砦嬷?,掩住笑說。
得才說:“不是,都吃叼俏了。”他拍了拍胃部說:“咋個都不曉得餓了?那個時候我就想,啥子時候等我掙錢了,挨個一二地要把那些東西一個個地嘗個遍?!钡貌庞盅a充道:“哪里想得到有現(xiàn)在這樣的好日子過哦。做夢都沒想到?!?/p>
山舞銀蛇
午時風起,松樹開始舞動起腰肢來,坡底的短青杠和小松樹也跟著婆娑起來?!班豚豚搿鄙巾懙乃蓾┩钢鴼v史的天空。
平添見得才默默地看著遠處不說話了,順著得才的眼神看去,發(fā)現(xiàn)遠處大概是“185”(“185”是個地名,因離成都185公里而得名)那個地方騰起了濃濃的塵煙,于是用手指了指說:“看,那兒又在垮方了吧?”
得才說:“垮方怕啥子,舊公路堵了,有得是高速路?!钡貌呸D(zhuǎn)而又說:“再說,現(xiàn)在哪像以前,垮了方,好長時間才能通車。如今一個電話,幾個挖挖機一起上,要不了一天就搶通了?!?/p>
平添問道:“得才大哥,你們那時修路有沒有‘娃娃機’呢?”
得才被逗樂了說:“不是‘娃娃機’。那時候有狗屎,連個像樣的工具都沒得?!?/p>
平添把腦袋湊近了一些說:“哎,說說,那你們是咋個整的?”他又補充了一句,“你不是說參加過在薛城的那個通車典禮嗎?”
得才輕嘆了一口氣。那個通車典禮他不知說過多少次,現(xiàn)在不想說了。自通車典禮后,許多人被派去修路。那時為了把公路早日修到山腳壩,民兵、民工和修路部隊日夜趕工。“轟隆隆”的炮聲和捶打鋼釬的“叮叮當當”聲此起彼伏,彎彎曲曲的人蛇陣擺得很長,逶迤纏繞在幾道山梁間。
得才一邊回憶一邊說:“那時條件很苦,寒冬臘月的,手腳凍得像包子,麻木了,不曉得疼。農(nóng)閑季節(jié),全大隊的青壯勞力都要去修路,過年也不休息?!彼屏艘豢诤禑熇^續(xù)說:“一邊是雜谷腦河,一邊是懸崖絕壁。陰冷的谷風把手上、臉上的皮膚糙成道道的血口子,汗水一浸,疼得鉆心。”得才沉默了一會兒,用贊嘆的口氣說:“那時的人也真怪,沒得一個叫苦的。”
得才說到這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緘默了。他再一次地想到了表弟旺蒼??上Я四菚r剛滿20歲,家里人還剛給說了媳婦的旺蒼,本來要在來年的八月十五過酒的,年紀輕輕的卻被崖石砸中……當?shù)貌趴吹奖淼軡M臉是血的懸掛在崖壁上晃動的身影時,簡直無法呼吸。
那段時間,得才總是做同一個夢,夢見表弟的血汩汩地流淌著,倒掛在麻繩上不停地晃動。
那還是旺蒼發(fā)明打炮眼的辦法,他在絕壁上用鋼釬固定好麻繩,再用麻繩拴住腰身,腳抵住絕壁打炮眼,哪知……
1954年冬季,搶通任務結(jié)束后,得才被派去狩獵。他獵捕的老熊、豹子、野豬不計其數(shù),成了遠近聞名的捕獵高手,出盡了風頭。
得才想到這里,暗嘆道,“要是在今天,那些動物可以逍遙在山中,絕不會被獵殺的。這真是應了‘時也命也’?!?/p>
平添聽著得才的話,看著山腳蜿蜒的公路和把河谷填充得滿滿當當?shù)母咚俾芳?,也附和了一句,“那是命?shù)”。
得才俯瞰著從蒲溪溝到甘堡電站交錯纏繞的兩條長長的“銀蛇”,總愛數(shù)那些過往車輛。有一天他說大小車子有五千輛通過,有一天他又說有八千輛,也許還不止。
他說:“奇怪了,公路剛剛修通那陣子,好幾天不見有一輛車過。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車輛漸漸多起來,大部分都是拉木頭的大東風車,哪里有現(xiàn)在這么多小車、大巴車的,一天到晚不停,像一條菜花蛇游動在山腳。”
得才有時實在數(shù)不過來,或者數(shù)著數(shù)著就累了,趴在坡地上枕著松濤睡了。感覺此時比睡在床上踏實多了。
送糧到公社
得才和平添每天吃過早飯,都要去社壩轉(zhuǎn)上一圈。得才在前面背著手,“咕嚕咕?!钡匚禑煷F教砟?,一跛一跛地跟在他身后走走停停的。那只灰白老花貓蜷縮在土墻根酣睡著,松枝上停留著的幾只小黃雀在啄食一些東西。
得才瞇縫著眼睛,盯一會兒松枝間來回跳躍的麻雀,說:“可憐了,現(xiàn)在也沒得啥好東西吃了,難怪越來越少了?!?/p>
他回頭瞄了一眼喘著氣,倚在一截土墻上的平添問道:“切,年紀輕輕的,咋個就喘上了?”
平添咳嗽幾聲,歇了口氣說:“我哪能跟你比,壯實得像一頭牦牛,我自小身體就弱!”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繼續(xù)說:“這壩子當時好大的,咋個現(xiàn)在變小了呢?”
得才沒好臉色地瞪了他一眼說:“你是說這社壩是我家占了嗎?”
“哪敢!”平添忙說,“你家修這耳房,能占了多少?再說了,這社壩是你當隊長的時候,帶著全隊的人平了山梁子弄的,光靠我們?nèi)者_這幾家人能行?指定不行,是吧?!逼教碛盅a充一句,“看你,至于要生氣?!?/p>
見平添這樣說,得才不作聲了。他的思緒又回到從前。
1958年的春天仿佛來得特別早,鄉(xiāng)里派來了駐村工作組。那年秋天,得才被評為積極分子。是他動員家里和鄉(xiāng)親們把豬、牛、羊,還有雞和兔子全部上繳到農(nóng)村合作社。村里辦起了集體食堂,人人都感覺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尤其是那些窮人家更是歡天喜地的。
日達這地方,水資源奇缺。收成全靠老天爺?shù)氖┥?。要保證糧食供應量,隊上壓力不小。得才和他的副手們想盡了一切辦法,靠著不服輸?shù)木瘢瑥臎]落后于別隊。
“鬧饑荒那幾年,餓死了好多人。還好,咱寨子里沒有?!钡貌庞米约翰拍苈牭靡姷穆曇粲朴频卣f著。幸好得才和旺蒼、楊生他們帶領(lǐng)眾鄉(xiāng)親一起想辦法,用挖野菜、磨玉米麩麩、挖觀音土、剝樹皮等辦法來填補糧食的不足,一起度過了那段困難時期。
得才想起自己的好搭檔楊生,輕嘆一口氣說:“哎,看來無論是畜生還是人,在特定時間保命才是大事情?!?/p>
楊生一時糊涂,因為家里實在揭不開鍋了,于是私藏一袋麥子準備帶回家。東窗事發(fā)以后,又羞又愧的他上吊在了自家的門樓上,留下一大家子孤兒寡母艱難度日。
在土里刨食的日子里,得才為大隊的事整天忙碌著。
這年的天特別熱,火辣辣的太陽懸掛在天空,烤得玉米苗子回苗了,耷拉在地里毫無生氣。得才看在眼里急在心頭。有人說,人畜吃水都成了問題,哪能管得了這些地呢?
得才想,不能坐等老天爺來施舍。每天太陽一落山,得才就動員社員們到蛤蟆溝去背水,把水一瓢一瓢地澆在苗子窩里,硬是保住了玉米掛上了紅須。那年其他地方幾乎無收成,日達寨保住了七成的收成。
經(jīng)過這年的大干旱,得才再也不想向老天爺伸手要糧食了。于是組織青壯勞力起早貪黑地從日落溝開挖“人工渠”,寨子下方還修了水庫用于蓄水。三年后,日達寨告別了靠天吃飯的日子,家家搶水喝的場面成為了過去。
這件事曾轟動了全縣,那時的得才可是個“大紅人”呢!作為先進代表在各個鄉(xiāng)作典型發(fā)言。
玉米棒曬在社壩四周的墻沿,金黃色的,十分耀眼,引得麻雀和不知名的山雀蜂擁而至,那時還要派人不停地去趕這些不請之客。
那時的社壩真熱鬧??!孩子們在高高的麥稈堆上跳躍嬉戲,大人們忙著打場,他們和時間賽跑,要早日把糧食歸倉。
秋收過后,上供應糧的隊伍綿延不斷地行進在去鄉(xiāng)公所的路上,人背馬駝的從山上蜿蜒到山下,還有趕著豬牽著羊的,那場景很是壯觀。
春風又綠山旮旯
1983年的春天,得才卸下了大隊長的職務,回到家庭。那年他51歲,覺得自己該為家人擔起一份責任了。多年來,家里全靠媳婦一人操持,孩子們大了,個個鬧著要單飛。缺了一個領(lǐng)頭羊操持,責任地也快荒蕪了。
得才一改孩子成家后才能分家的舊習俗,緊挨著老房子修了幾間耳房。除了老兩口的口糧地外,他把家里的田地都分給了孩子們。分了家讓孩子們單過。
這一舉動猶如一聲炸雷,炸醒了沉睡的山寨。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明智的,也是科學的。從此孩子們各奔前程,少了爭執(zhí)和不和諧因素。他們和山里的樹苗一樣擺脫了低洼處的苦熬,沖破迷陣,越長越高。
山路蜿蜒,星星點點的野花仿若時光的挽留。得才在那棵松樹下,在那塊石頭旁流連,那塊石頭隱藏著他的愛戀和相思。他一生的虧欠,他的媳婦桂花已經(jīng)長眠在這里,他知道,不久的將來,他也會躺在這里,不會再有分離。
春風又綠山旮旯,山不動,水不興,山還是那座山,只是綠了一春又一春。孩子們說:“山的那邊不僅僅是山,還有寬闊的大海和更加廣闊的天地?!焙⒆觽兛倓訂T父親去外面看看。得才說:“走不動了,去遠方游走是你們的事了?!痹僬f,得才覺得這里的每一棵樹都新鮮,每一片葉子都要他來默記。
陣陣松濤響起,先是辛味,而后是彩繪的長風。
得才驚詫于那些如影隨形的山野小花,它們緊隨著他,編織著生活的花環(huán),傳遞著環(huán)形的相思。如若相思是此時的花環(huán),那么還有什么不值得去感恩呢!
松濤陣陣,陪伴著得才的同時穿越著歷史的天空。
那些年,那些人和事都已遠去。唯有山上的樹和人們一起都越長越高,越長越高……
本欄目責任編校:鄔彥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