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在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方面提出明確要求,為不同地域、不同領域、不同方面的群眾表達利益訴求提供了保障。作為協商民主的基層機構,磁縣政協將認真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fā)力,全面提升政協協商實效,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邯鄲場景凝聚更加磅礴力量。
深刻理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在加強黨的領導上下功夫。黨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政治性的必然要求。政協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環(huán),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確保正確的履職方向。加強黨的領導力,嚴格執(zhí)行工作謀劃、重大協商活動、重點工作等向縣委請示報告制度,確保政協的履職方向。加強黨的引領力,積極加強政協系統黨建,通過機關黨支部、委員工作組臨時支部黨建活動,以及持續(xù)開展“書香政協”、委員進校園上好大思政課等活動,引導委員和各界群眾忠誠捍衛(wèi)“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黨的貫徹力,充分發(fā)揮政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全面貫徹黨的主張,通過民主程序切實把市委、縣委的決策部署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做到黨委的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的力量就匯聚到哪里,黨委的部署落實到哪里、政協的作用就發(fā)揮到哪里。
深刻理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意義,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真諦。探索更廣泛的協商形式,發(fā)揮協商民主的獨特優(yōu)勢,規(guī)范“全體會議協商”、優(yōu)化“常委會議協商”、做精“專題議政協商”、深化“小微協商”、做實“對口協商”、加強“界別協商”、強化“提案辦理協商”、突出“重點調研協商”、健全“基層協商”新形式,擴大協商的參與廣度,抓好協商平臺建設,釋放協商活力,提高協商質量。凝聚更強大的發(fā)展力量,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邯鄲的8個具體場景和磁縣場景,積極圍繞市縣中心工作、重點項目工程、招商引資、民生工程等開展協商活動,更加廣泛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營造更加穩(wěn)定的發(fā)展基礎,圍繞群眾難心事、煩心事、操心事開展小微協商等多種協商方式,組織各委員工作組、政協委員開展豐富多彩的協商活動,搭建黨和群眾之間的橋梁,疏通群眾情緒,解決群眾困難,營造高質量發(fā)展的穩(wěn)定環(huán)境。
深刻理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要求,在基層延伸上下功夫。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fā)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強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委員會客廳”履職平臺建設,在2022年全面建成15個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委員會客廳”基礎上,加強委員會客廳工作機制的常態(tài)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建設,規(guī)范協商內容、協商時間、協商程序。進一步加強社情民意工作,明確委員收集社情民意的程序和要求,創(chuàng)新社情民意收集方式方法,組織委員開展調研、視察、走訪、座談、微信交流等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協商活動,更加廣泛地了解群眾心聲,收集社情民意,匯集群眾智慧。進一步突出協商實效,督導委員社情民意和提案轉化工作,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持續(xù)推進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走深走實,努力創(chuàng)造出政協基層協商的磁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