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后的那個夜晚,何良信躺在居住艙內無法入睡,身旁睡著誓死守護的愛人,艙外下著干冰雨,他知道數小時后外界氣溫將升高上百攝氏度,但比惡劣環(huán)境更可怕的是隊伍中隱藏的殺手,何良信在半睡半醒中,無數次回想起離開地球前那遙遠往事。
不知何時,地球上空出現了一個“怪圈”。其并非普通物質組成,電磁輻射譜中任何頻率的輻射都無法觀測它,它的參數特征與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的任何物質都不同,只能通過引力場作用確定其存在,科學家推測其可能是某種蟲洞,暫命名為“怪圈”,對其是自然形成還是其他文明所為的爭論從未停歇但始終沒有定論,怪圈的一切依然是謎。
神秘未知的怪圈對人類有著不可抵抗的吸引力,輿論普遍認為:怪圈是其他智慧文明對人類的一次考驗,怪圈就像一扇敞開的大門,“他們”就在怪圈后迎接人類光臨。在不顧成本的投入下,終于在某次探測器進入怪圈視界的瞬間成功將探測數據傳回,數據分析發(fā)現怪圈的內部存在特殊的波動效應,這種波動會破壞細胞結構導致生命體死亡,科學家據此研發(fā)出能在怪圈內保護生命體存活的生命倉。
為試驗生命倉的可行性,聯合國發(fā)射名為“赫爾墨斯一號”的探測飛船,乘客為一只在生命倉內休眠的猩猩,若“赫爾墨斯一號”通過怪圈后系統(tǒng)檢測到猩猩依舊存活,便會將空燃料罐彈射回怪圈。在全人類的關注下,“赫爾墨斯號一號”通過怪圈視界消失后不久,一個空燃料罐憑空出現,全世界都沸騰了,這證明人類可以憑借生命倉通過怪圈,此時一個新的問題出現——該派誰去?
狂熱后冷靜下來的民眾意識到:怪圈并不一定是其他文明所為,其可能只是自然形成的特殊蟲洞,怪圈又通往何方?通過后飛船是否能返航?如果怪圈后面是其他智慧文明,它們又是否友善?輿論風向反轉,民眾集體抗議讓航天英雄們進入怪圈冒險,聯合國迫于壓力,選擇派遣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宇航員作為隊長,再由民眾投票選取因各種原因入獄的各領域專家作為隊員戴罪立功,乘坐與“赫爾墨斯一號”型號完全相同的“赫爾墨斯二號”飛船進入怪圈。
何良信正應功成名就之時,卻為愛人一時沖動犯下大錯,后半生本該在監(jiān)獄中度過,幸運地與愛人一起被選入“赫爾墨斯二號”,與其他領域的專家一起戴罪立功。小隊成員有七位:經驗豐富的宇航員隊長、天文學家、植物學家、物理學家、醫(yī)生兼生物學家、兩位機械師何良信和他的愛人劉婧之,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后,承載著全人類的希望的“赫爾墨斯二號”發(fā)射升空,一切順利,七人透過舷窗最后注視地球一眼后,進入生命倉休眠,“赫爾墨斯二號”成功進入怪圈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