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多個省級單位都已經(jīng)出臺了新的中考體育指導方向,緊接著很多市級單位也相繼更新了2022年中考體育的詳細實施方案,而中考體育的深化改革正承載了我國“體育強國”夢想建設的核心任務。因此,初三體育困難生的轉變,以中考體育改革為契機,用好中考體育加試的三個項目,通過不斷調整初三體育教育方案,通過三個項目的合理實施與整合,制定科學合理的初中體育訓練方案,讓學生都能夠積極訓練,在各項訓練中獲得應有提升,努力在未來的中考體育中獲得滿意成績。
近些年,學生體育成績比重越來越高,再加上“雙減”教育政策和國家大力倡導的素質教育,這幾個因素綜合起來,逐步把體育學科推向了風口。尤其是素質教育下,教育界對體育的重視也在不斷的提升。截至2022年初,全國各地多個教育部門先后發(fā)布了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體育與健康科目考試的具體的改革和實施方案,逐步增加體育中考分值、明確平時成績過程評價的中心思想。因此,從根本上轉化初三體育困難生,加大力度調整與優(yōu)化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方案,讓體育困難生愿意積極參與體育課程,一改困難生之“困”?;诖?,本文以體育中考的三個項目為例,探討了如何利用三個項目促進初三體育困難生的轉變,以期待為教育界同仁分享與學習。
1 體育困難生概念及其成因
1.1 學生自身原因
眾所周知,不是所有學生都愛運動,即便是愛運動,很可能學生們喜歡的體育項目也有著很大差異。因此,體育困難生的成因,主要是學生體質差異,進一步衍生出系列影響元素,不斷影響著學生進行體育訓練。例如,由于青春期生長發(fā)育問題,一些學生身材矮小,或者是本身就不愛運動,導致這些學生在后續(xù)的生長發(fā)育中都沒能刺激骨骼和肌肉發(fā)育,導致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這是首要因素。另一方面,解決出現(xiàn)體育困難生現(xiàn)象,更需要學生們從體育訓練上調整,利用適宜方法制定體育困難生鍛煉計劃,讓這些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體育訓練。
1.2 對體育持有的態(tài)度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他們都認為體育并不是主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都放在主科上。但是,國家之所以開設體育與健康這門課程,其目的正是注重勞逸結合,避免學生過多重視文化課,忽視了學習之余還有必要的體育鍛煉。因此,為解決體育困難生問題,應當逐步改變學生的既有思維定勢,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合理安排體育困難時疏解方案,指導學生科學開展體育鍛煉。例如,體育教師利用體育課、大課間、早晚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測試。認真登記達標成績,填寫學生體質健康卡,及時輸機上報體測數(shù)據(jù),讓這些學生真正認識到體育課程的不可或缺性,能夠真心實意參與體育訓練。
1.3 教師指導方法問題
對于體育這門課程而言,其課程內容絕不是隨便跑跑圈或者是自由活動那么簡單。體育訓練是一項極富科學性的內容,很多時候如果訓練不當,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反而會大大影響到人的身心健康。但是,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觀念,不僅與現(xiàn)行體育課程理念不匹配,也和學生所需的體育課程不相匹配。因此,體育困難生的轉變,教師應當加大指導力度,確保體育課程適合全體學生,并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及生理特點、實際興趣、師資條件、場地器材設施等因素開設體育訓練項目,并結合科學的青少年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以構建具有特色的體育困難生課程,真正從指導層面紓解體育困難生問題。
2 初三體育困難生的轉變必要性
隨著新一輪教育的改革,國家不僅注重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更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發(fā)展,因此中考體育考試分數(shù)也要求計入了中考總成績,學校也開始重視了體育課。因此,體育課的地位日漸提高,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中考中分值加大,有的省市達到了100分,由此帶來了人們對學校體育課看法的改變。但是,由于長期缺乏體育鍛煉,有一部分孩子進入初中后,成了中考下的“體育困難生”。一些家長溺愛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因為獨生子女,所以不愿意讓孩子們參加體育鍛煉,以免磕磕碰碰。但是出于對于孩子體質的考慮,一部分家長也會積極鼓勵自己的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是體育進入中考甚至會越來越重要,這部分孩子家長重新審視體育,通過加大體育鍛煉以補齊體育短板。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小升初之后,不僅學習環(huán)境變了,由于開設了許多新的課程,同時課業(yè)壓力驟增。這些學生中,一部分學生因為重視文化課學習,所以難以擠占出時間參與體育課程;一部分學生由于本身體質孱弱,長期不運動所以也不愛運動,所以也不愿意積極參與體育課程。前者對于體育困難生的轉化相對“靜態(tài)”,即從思想觀念上引導,只需稍加引導便可在后續(xù)中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后者則是體育困難生重點關照對象,需要“動態(tài)”指導,從心理觀念與身體訓練兩個角度加以引導。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會有質的突破和提升。
例如,體育中考項目分為三個項目,第一類:跑--50米跑或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第二類:跳--立定跳遠;第三類:投—原地正面擲實心球(2kg),采用2+1(2項必考+1項選考辦法),必考項目為立定跳遠、原地正面擲實心球;選考項目為50米跑或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從中選一項進行考試。三個項目有必考也有選考,但是價值是一樣的??梢哉f,中考體育正是因為有難度,無論是對學校還是對學生、家長,才有更強的督促作用。而且,事實證明學生的鍛煉效果明顯,也沒有因為體育鍛煉占用太多的業(yè)余時間,去引起體育運動與文化課學習之間的矛盾。或者說,體育課不能擠占文化課時間,文化課也不能擠占體育課時間,不能因為偏重任何一方而導致體育困難生出現(xiàn)。因此,為了能夠有效避免初三體育困難生現(xiàn)象出現(xiàn),應當積極穩(wěn)妥的采取一系列措施,因材施教摸透學生具體學情,所有的訓練、動員、激勵、指導一定要緊緊圍繞“思考”進行,即要動腦去思考,先思考再行動,在訓練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另外,對體育困難生要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尋找突破口,確保全體考生能在體育中考中發(fā)揮最佳成績。
3 初三體育困難生的轉變策略
3.1 50米跑或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
在體育中考項目上,男女生各進行3個項目的考試,設必考項目和選考項目。50米跑或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為選考項目,事實上,短跑50米、中長跑男生1000、女生800,對于男生和女生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尤其是中長跑,很多體育困難生眼中都是很大的挑戰(zhàn)。因此,為了能夠讓體育困難生不再困也不再難,應該為他們制定體格更加合適的體育訓練方案,逐步糾正錯誤的訓練方法,讓這些學生能夠正確的跑步與訓練,從而能夠在不斷地練習中階段性提升,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
例如,短跑 50米跑,起跑聽發(fā)令要全神貫注,切忌看裁判員發(fā)令。終點沖刺要重視,要把終點線定在55米處,不要還沒到終點就松勁。要跑直線,不要岔道。中長跑男生1000、女生800不僅考驗力量,更考驗學生的耐力與意志力,可以說跑步對于那些不愛運動的學生來說就是一項天然的折磨。因此,教師應當指導學生穩(wěn)妥有效的跑步訓練法,即便是體育困難生眼中也不再難。如男女1000或800米跑,跑步時身體稍微向前傾,要注意抬頭收腹,減少身體左右晃動。采用兩三步一吸,兩三步一呼。呼吸時采用鼻和半張開嘴來進行吸,呼的時候采用全張開嘴與鼻相結合的方式,緩解呼吸肌的壓力。保持步長,提高步頻,或是保持步頻,提高步長,以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讓腳跟先落地,在著地緩沖時,要盡量減小阻力,迅速過渡到前蹬動作。在著地后身體重心向下移動的同時要向前移動;通過這些不斷地練習,由簡單到復雜,一點一滴地引導他們進行體育訓練,從而能夠讓體育困難生擺脫困難。
3.2 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作為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體質健康測試的測試項目,同時也是體育中考必考項目,需要一起學習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提升中考體育成績的同時練就健康的體魄。立定跳遠是發(fā)展下肢爆發(fā)力與彈跳力的運動項目,技術動作由預擺、起跳、騰空、落地緩沖四個部分組成。對于很多學生而言,立定跳遠并不難,即便是體育困難生也不會認為這是一項多么難的項目。但是,需要認識到的是,立定跳遠雖不難,僅僅是四個連貫的動作組合完成,而想要達標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學生們日復一日的進行身體屈伸練習,這便阻擋了許多學生。因此,初三體育困難生的轉變,教師應當科學合理地構建適合不同學生的訓練方案,兼顧不同學生身體狀況、男生女生身體差異等,確保學生們在如期的訓練中獲得一個滿意的提升效果。
例如,立定跳遠的專項練習方法,雙腳左右開立,屈膝向下半蹲,兩臂伸直,由后向前上方擺動,擺幅越大,帶、領、提動作越強。每組快速擺臂練習15—20次。2.每次練習5—6組。3.每組間歇60秒;雙腳左右開立,屈膝向下半蹲,兩臂伸直,由后向前上方擺動,擺幅越大,帶、領、提動作越強。每組快速擺臂練習15—20次。2.每次練習5—6組。每組間歇60秒;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做雙腿向上的收腹舉腿動作,上體稍前傾,盡可能向上提膝,緊靠胸腹部,向上彈起速度要快,落地要屈膝緩沖。每組收腹跳練習12—15次。每次練習5—6組。每組間歇90秒;兩腳自然開立呈半蹲姿勢,一臂或兩臂向上伸直,接著兩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單手或雙手摸高。每組練習8—12次。每次練習3—5組。每組間歇90秒;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上體稍前傾,兩臂在體后成立定跳遠預備姿勢,兩腿用力蹬伸,空中做挺身動作,髖關節(jié)完全打開,做出背弓動作,落地時屈膝緩沖。每組練習15—20次。每次練習3—5組。每組間歇90秒。以上練習方法根據(jù)學生運動能力,可降低動作難度和運動負荷循序漸進練習,不能急于求成造成身體損傷。在上述訓練上,應當同時從體育困難生的轉變出發(fā),不能過于追求成績而忽視了體育困難生個體關系。要根據(jù)體育困難生不同特點具體實施,既保障特長生的成績提升,又能夠關照體育困難生的成績提升。當具體進行立定跳訓練上,運動開始前進行充分的熱身,并拉伸全身尤其是身體前側;手臂預擺階段,前擺充分伸展身體同時兩腿伸直,后擺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兩臂后伸至最大程度;起跳時,雙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手臂充分發(fā)力,通過擺臂慣性和蹬地力量使身體向前上方跳起騰空;騰空階段,充分展體,想象將自己擺成“C”字;落地階段,充分屈髖舉腿,小腿向前伸,最終屈膝緩沖落地,完成動作。但是,體育困難生往往很難在初期得到一個很好的提升。所以也需要教師根據(jù)不同體育困難生特點布置具體任務,直到他們能夠適應,跟隨具體的訓練節(jié)奏方案去進行訓練,才能夠讓體育困難生不再困,不再難。
3.3 原地正面擲實心球
對于很多體育困難生來說,擲實心球真的是一項很難提升的運動,因為擲實心球不僅僅是拋出那一下,其實也牽動全身運動,需要全身多個部位的肌肉組織同時發(fā)力,才能夠在運動中將實心球擲得更遠。因此,為了能夠讓體育困難生也能夠得到一個滿意的成績,教師應當根據(jù)他們的不同狀況制定出具體的訓練方案,讓這些因為不同原因導致困難的學生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提升方法,從而在中考體育加試項目上取得良好成績。
例如,拋實心球最主要的是上肢力量,且通過擺動上肢進一步牽動肩、肘部、腰部、背部等位置的肌肉。由于投擲實心球是屬于力量型運動,要想提高投擲實心球的成績,需發(fā)展投擲實心球的爆發(fā)力,可以從下列幾方面進行訓練。發(fā)展局部肌群力量:俯臥撐、引體向上、臥推、舉重物練習或爬竿;發(fā)展腿部肌群力量:負重蹲立、蹲跳;發(fā)展軀干肌群:仰臥起坐,俯臥收背,轉體練習;用啞鈴或重物做上舉后仰前擺的模仿練習。以上這些都是提高全身力量與肌肉發(fā)力的,更需要持續(xù)不斷地加以練習,進而能在后續(xù)的練習中獲得突破與階段性提升。在體育困難生的轉變,教師需要了解到這些學生的體育訓練需要有針對性,比如根據(jù)他們的力量、耐力等進行有所側重的訓練,確保體育困難生能夠跟得上節(jié)奏,并且不會因為訓練艱苦就放棄,從而不斷提高體育困難生訓練的指導性與針對性。最后一點,拋實心球不僅需要力量,還需要一定的技巧,這同時也是很多體育困難生的短板和弱項。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們練習擲實心球,不能因為學生認為困難就喊停,而是需要根據(jù)學生不同情況以及形成體育困難生的原因進行調整教育方案。例如,對很多體質較弱的學生來說,為了能夠讓他們盡快提高成績,就要盡可能地給予鼓勵,說一些勉勵和勸解的評語,讓這些學生能夠深受鼓勵,以不斷加強訓練信心;對于一些感性觀念上不愛進行體育運動的學生而言,此時應當逐步進行引導,讓這些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運動成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升的,而體育中考同樣重要。因此,通過不同程度的鼓勵,讓學生能夠在不斷地練習中建立信心,重新在心中燃起樂于進行體育鍛煉,同時建立正確體育課程觀念的意識。由此,讓這些學生不再認為體育課程很難,而是能夠在心目中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不斷地激發(fā)學生昂揚斗志,即便在后續(xù)的擲實心球不需要教師指導又能夠很好地進行練習,讓這些學生能夠在擲實心球上獲得一個滿意的成績。
綜上所述,初三體育困難生的轉變策略,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我們需要認識到體育中考三個項目的重要性,在以后的體育工作中,改變以往的體育教學機制,在授課中貫徹體育改革的核心機制。重視體育困難生的引導,要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追求健康體魄、塑造完美身體的目標,讓學生在積極快樂的情緒中進行體育鍛煉。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第二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