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95后”蔡葉昭(圖1),曾于2017年前往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代表中國參加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并以優(yōu)異的表現斬獲烘焙項目的冠軍,打破了以往西方國家包攬該項目冠軍的歷史。此外,他2018年榮獲中國焙烤食品協會“全國烘焙名匠”稱號,并榮獲江蘇省“個人一等功”;2019年榮獲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高級專業(yè)講師”職稱及“一級高級技師”稱號;2020年擔任第一屆職業(yè)技能大賽烘焙項目裁判;連續(xù)擔任第45屆、46屆世界技能大賽烘焙性項目指導教練。榮譽加身的蔡葉昭并沒有因此而志得意滿,他毅然回到培養(yǎng)他的母校從事職業(yè)技術教育工作,踐行初心,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1995年,蔡葉昭出生于安徽省蕪湖市農村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后來,蔡葉昭被父母接到無錫上學,由于基礎差,轉校后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十分理想。
初中畢業(yè)后,對學習頗感吃力的他主動對父母提出不想再繼續(xù)讀書,希望能夠早日外出打工掙錢,為家里減輕負擔。父母理解了兒子的想法。于是,蔡葉昭離開學校,正式步入社會。兩年間,他做過流水線工人,也端過盤子。
2012年,蔡葉昭決定學一門手藝。爸媽得知兒子的志向時,希望他能學習機械和理發(fā)之類的技術。但一個偶然的時機,蔡葉昭的表哥向他的推薦了自己學習西點西餐制作的母校,并告訴他“只要掌握一門技能,就可以自強自立”。表哥在學校努力學習掌握技能后,回家后開了一家蛋糕店,生意做得紅紅火火。這給了蔡葉昭很大的觸動,他決定做自己喜歡的事。
有志者事竟成,主意已定的蔡葉昭來到表哥的母校,他夜以繼日地學習蛋糕裱花,和蔡葉昭一批學習的有近600名學生,他是最小的,也是最努力的那一個,別人下課都去玩耍,他卻一直在訓練,常常練到凌晨,學習的日子很是辛苦,但他很開心。在這個過程中,蔡葉昭超強的動手能力,以及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靈性贏得了學校老師的夸贊,這讓他在其中感受到了讀書時從未感受過的自信。
“一方面是真的想學本領,另外也有一定的天賦?!碑厴I(yè)后,蔡葉昭在無錫當了一名蛋糕裱花師,每月能拿四五千元的薪水。這對于不到20歲的他來說,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收入了。因為工作的關系,這期間蔡葉昭對面包烘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父母獲悉兒子放棄高薪待遇的裱花師工作,從頭開始學習烘焙的時候,其實并不是十分支持??墒?,目標明確的蔡葉昭還是毅然決然地辭掉了蛋糕裱花師這份頗有“錢”途的工作。他徑直回到學院從頭學習烘焙技術,從師傅級別降到學徒角色,月收入也從5 000多元降到1 000多元,還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但蔡葉昭絲毫不在意,做面包師是他深思熟慮后的抉擇。
面粉、水、雞蛋等最簡單的食材,通過指端施加的“魔法”竟然能夠揉捏出那么多的種類,他做出的面包樣式精巧別致,很快得到了師傅們的認可和贊許。這份鼓勵,讓蔡葉昭更加充滿自信心、更加努力地去學習技能。(圖2)
在揉搓面粉、捏制面包過程中他發(fā)現了諸多有趣的現象,比如,一小時醒發(fā)的面團和兩小時醒發(fā)的面團完全不同;每次面粉溫度不同,心情不同,做出的口感和風味也是不一樣的……在蔡葉昭眼中,每一塊面包都充滿生命與靈氣。制作面包不僅僅要求工藝和手法的嫻熟,更多講究的是食材的精選。揉制面包的過程雖然有點累卻令人感到快樂,他被這個充滿魔力的美食誕生過程深深地吸引住了。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裱花師蔡葉昭轉行做面包師之后,優(yōu)異的面包技藝和表現讓他升職成為主管,而當時年紀尚小的蔡葉昭卻覺得自己并不合適。辭去主管職務后,他輾轉來到上海,在一家法式面包店里面工作,接觸的是歐式、法式的面包,他每天默默無言,一心撲在面案前埋頭苦干,盡情地享受著烘焙帶給他的快樂。(圖3)
幸福是一種能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自由。什么樣的溫度最合適,什么樣的力度口感好,蔡葉昭都在默默揣摩,沒有人要求他去提升烘焙技術,他卻默默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越努力越幸運,機遇就在他每天的苦練中向他走來。
2016年,在面包行業(yè)打拼了3年之久的蔡葉昭已成長為技術不錯的烘焙師傅,每月有著穩(wěn)定且可觀的收入。一天,蔡葉昭意外接到了母校老師的電話,想讓他代表學校參加一個面包比賽,這讓蔡葉昭很心動。但要參加這樣的比賽,必須全身心投入訓練,才有可能通過層層選拔,代表中國參加世界級的大賽。
為了心中的夢想,蔡葉昭決定放棄當下安穩(wěn)的工作,再次選擇回到母校精進烘焙技藝。然而,這個選擇又遭到了父母的反對,做面包去打比賽聽起來太不靠譜了。但蔡葉昭覺得這是他提高自身見識、提升自己技術的最佳機會。于是,他瞞著父母,辭去工作,去了蘇州準備比賽。訓練很累,蔡葉昭每天揉面粉、烘焙的用時長達十幾個小時,往往在每天的訓練結束后,沉浸在美妙的烘焙世界中的蔡葉昭才會察覺到自己雙腿的酸痛。就這樣,蔡葉昭憑借超強的毅力以及對烘焙的熱愛,反復練習,反復修正,不斷自省,不斷超越。(圖4)
蔡葉昭夜以繼日地刻苦練習精進技藝,通過自己3個月的努力,拿下了江蘇隊參加全國賽的名額。5個月后,他又拿到了國家隊的入場券和全國技能大賽的第一名。
蔡葉昭根本沒想到這個世界技能大賽等同于奧運會,須層層選拔。經過全國的比拼后,最終有9人進入國家隊,之后9進5,5進2,2選1,選出的最佳選手要去參加歐洲的挑戰(zhàn)賽,最后才有資格代表中國去參賽。
酷暑季,由于屋內要進行連續(xù)的高溫烘焙,即使開著空調,溫度依舊會很高,蔡葉昭每天除了要和許多面粉外,往往還要經過打面、整形、烘焙、裝飾等工序,這些時間加起來可能會長達十幾個小時,他時時都在熾熱的烤箱旁忙碌,體能上的消耗讓他好幾次瀕臨崩潰的邊緣。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在9位佼佼者中脫穎而出的他,贏得了代表中國隊到阿布扎比出戰(zhàn)的資格。
2017年,出征阿布扎比,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烘焙項目比賽中,蔡葉昭主題為“阿布扎比”的藝術面包,由100多個“零部件”組合完成,有海龜、貝殼、船舵、水母、麥穗、稻草等多種元素?!拔业淖髌肪拖褡约簮凵厦姘慕洑v,雖然經歷很艱難,但從未放棄。海龜象征面包最初是從西方漂洋過海來到中國,而我們也漂洋過海來到世界大賽的舞臺,再把中國的烘焙技術展現給全世界?!辈倘~昭說。(圖5)
一路走來,蔡葉昭所付出的努力和他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盡管葉昭身上有股銳氣,但當他第一次登上萬眾矚目的世界頂尖級賽場,面對那么多裁判與觀眾,他心里仍舊感到很緊張,“我第一場比賽就被劃了一道很深的口子。裁判勸我放棄,當然我最后還是參加了比賽?!辈倘~昭這樣說道。
4天的比賽結束,國歌奏響,五星紅旗在領獎臺上冉冉升起,蔡葉昭不負眾望地奪得了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烘焙項目的冠軍。當國旗披到自己身上的時候,蔡葉昭哭了,是無數日夜超乎尋常的刻苦訓練,成就了此刻的成功。
然而,世界冠軍并不是蔡葉昭的最終目的。他坦率地說:“我只是想做一個簡簡單單的面包師,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愛面包,我要與面包終生為伴?!保▓D6)
奪冠后,蔡葉昭完全可以入駐最好的西餐廳,拿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薪。然而,蔡葉昭不忘初心,毫不猶豫選擇回母校當一名烘焙老師,他想用自己的經驗和經歷,告訴每一個迷茫的年輕人,我們是可以通過專注自己的技能,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保持內心的熱愛,努力去做好自己喜歡做的事,平凡的崗位也能有不平凡的成就,每一個微小的我們都能創(chuàng)造時代的偉大。
蔡葉昭的工匠精神激勵著越來越多的烘焙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在蔡葉昭眼中,“守藝人”不僅要始終如一,更要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來傳承技藝、傳承文化,讓中國烘焙發(fā)展邁上新的臺階。(圖7)
從教以來,蔡葉昭帶領學員相繼斬獲了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銅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yè)技能大賽金牌。受疫情影響,原定于2021年舉辦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被延遲了,蔡葉昭的腳步卻沒有停下,帶領的學員幾經角逐,已有3位成功進入國家隊選拔賽。不久的將來,他將繼續(xù)帶領新一代中國烘焙匠人踏上冠軍衛(wèi)冕之路。
(圖片來源于網絡)
(編輯 汪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