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存華
薛先洛
薛先洛同志是靖江市生祠鎮(zhèn)人,1940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歷任靖江八圩、靖東、城區(qū)區(qū)委書記、副縣長、縣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先后擔任靖江、寶應、高郵縣委書記、揚州行署副專員、揚州地委常委。戰(zhàn)爭年代,他積極投身對敵斗爭,對黨忠誠,不怕犧牲。建設時期,他始終保持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勤奮工作,一心為民,為地方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薛先洛同志離開我們雖然已經(jīng)8年多了,但他擔任靖江黨史工作顧問和關心烈士后代的往事,時常在我心中縈繞,久久難以忘懷。
1981年11月,靖江縣委成立黨史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抽調(diào)韋因奇、邵道生、褚洪彬、侯堯富和我組成征編班子,明確由縣委副書記徐士先分管。鑒于薛先洛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一直在靖江從事黨的工作,對這期間靖江革命斗爭歷史了如指掌,縣委聘請薛先洛為靖江黨史工作顧問。
在此期間,縣委多次邀請薛老回靖,請他回憶靖江戰(zhàn)爭年代革命斗爭的歷史,指導我們制訂征編方案。在方案初稿形成后,縣委又邀請在靖江的部分老同志開會座談,征求他們對方案的意見。無論是在座談會上,還是在個別約談時,薛老總是認真傾聽,對方案提出修改意見,前后幾易其稿。他這種對歷史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精神,讓我這個剛涉足黨史工作的新兵受益匪淺。
由于征編方案貼近史實,綱目分明,可操作性強,因而我縣的黨史資料征編工作進展比較順利,在一年多時間內(nèi)即征集到數(shù)百萬字有價值的口碑資料和檔案、報刊等實物資料,并在此基礎上完成了《靖江革命斗爭大事記》(初稿)的編寫。分管揚州地區(qū)黨史工作的老專員黃云祥,曾多次表揚靖江黨史辦“起步晚,進步快,成效好”,靖江黨史辦一躍成為揚州地區(qū)黨史工作先進單位。這些成績的取得,薛老功不可沒。
對征集到手的數(shù)百萬字的資料需要進行篩選、考證和核實、編寫。薛老經(jīng)常不辭辛勞,在揚州和靖江之間來回奔波,有時一年達七八趟之多,他總是不厭其煩、不知疲倦??梢院敛豢鋸埖卣f,《靖江獨立團解放戰(zhàn)爭史略》 《靖江革命斗爭大事記》 《靖江人民革命斗爭史(1919-1949)》 《靖江英烈》等史書的出版,無不傾注了薛老的心血和辛勞。特別是《靖江的土地改革運動》一書,從征集、編寫到出版發(fā)行,幾乎全是薛老一人親力所為。他不顧年事已高早出晚歸到檔案館、圖書館查閱資料,歷時數(shù)月,反復修改,最終寫成。該書對靖江人民革命斗爭史書的形成和今后相關人員對土地改革乃至“三農(nóng)”問題的研究,提供極有益的啟示,這是薛老在離休后送給靖江人民的一份厚禮。
1996年,《靖江英烈》的征編工作進人實質(zhì)性階段,由我負責牽頭征編靖江知名烈士浦驪珠的傳記。
2000年前后,我先后多次去泰州市浦驪珠烈士的兒子浦建國家中,了解浦驪珠參加革命直至犧牲的一些情況。浦建國全家三口人,夫妻倆加上一個未成家的兒子,住在泰州市陵園路一幢樓房的底層,面積只有二三十平方米。兒子浦愛鋒當時21歲,睡在天井里搭的一個棚子里。浦建國因其所在的無線電專用設備廠倒閉,成為下崗職工,每月僅領206元的生活費,家境窘迫,兒子大學畢業(yè)后還沒有談上對象。
2001年下半年,我以黨史辦和我個人的名義,向在全國各地的60多位靖江籍老領導發(fā)了一封求助信。他們對浦建國的境遇深表同情,部分老同志還慷慨解囊,有的500元,有的800元,多的1000元,資助浦建國。福州的丁漣云中將、蘭州的常裕中將等還寫信給時任泰州市委書記陳寶田,請他對烈士后代給予必要的關愛。
薛老收到我的信后,立即打電話給我:“老徐呀,你做了一件大好事呀。我已經(jīng)給寶田書記打了電話,向他反映浦建國的情況,我準備和你一道去泰州一趟,找找寶田書記,以促成此事盡快解決?!毖喜活櫮晔乱迅撸L塵仆仆從揚州趕到靖江,然后又帶著靖江的老干部沈林之和我這個晚輩,馬不停蹄地直奔泰州。陳寶田書記因公務繁忙,委托陳克勤副書記接待了我們。落座后,薛老開門見山地說:“浦驪珠是靖江的知名烈士,在1947年反‘清剿’斗爭中不幸落入敵手,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之下……”說到這里,薛老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他接著說:“浦驪珠用他的犧牲換來了靖江反‘清剿’斗爭的勝利,換來了靖江人民的翻身解放??晌覀冞@些活著的人還欠他一筆賬呢!浦驪珠被捕前曾對戰(zhàn)友說,萬一他有不測,請組織上照顧好他的兒子??善煮P珠犧牲50年后的今天,他的兒子浦建國一家還住在二三十平方米的房子里,夫妻雙雙下崗,我有責任呀,我愧對先烈呀,愧對出生入死的戰(zhàn)友呀……”
薛老說到這里,早已淚如泉涌,泣不成聲。陳克勤書記不停地幫薛老擦眼淚,并接過薛老的話題說:“薛老,你別難過,我們有責任,愧疚的是我們,我們的工作做得不細。請薛老放心,我來之前,寶田書記已經(jīng)對我交待過,盡快幫浦建國家解決一套住房,讓他們安居樂業(yè),走出困境,以告慰浦驪珠烈士的在天之靈。”
陳克勤書記的一番話說到薛老的心坎上,薛老連連點頭說:“謝謝寶田書記,謝謝克勤書記,你們把這件事辦好了,就是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浦驪珠若地下有知,定會含笑九泉?!?/p>
大約兩個月后,我接到浦建國的電話說:“你們走后,市領導很重視,很快就幫我們家安置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住房,而且是房改房的價格。”不久,浦建國全家搬進了裝修一新的房子,喜不自勝,其樂融融。每念及此浦建國不無感慨地說:“薛老不愧是我們?nèi)业馁N心人、大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