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Mining.com網(wǎng)站報道,來自??巳卮髮W和英國地調所(BGS)的科學家與歐洲一些研究機構組成的團隊建立了一種新的可用于指導稀土元素礦床勘探的三維地質模型。
該模型目標是控制著全球許多稀土礦床的堿性火成巖系統(tǒng)。
研究人員在發(fā)表于《經(jīng)濟地質》(Economic Geology)期刊的論文中指出,盡管這些基本的原材料重要性日漸顯現(xiàn),但與鐵、銅和金礦床相比,稀土礦床勘查模型研究相對滯后。
為解決這個問題,參與該項目的研究團隊決定同時利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方法創(chuàng)建自己的模型。換句話說,他們的解決方案基于對全球堿性火成巖系統(tǒng)的圖件編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數(shù)據(jù)分析,以及巖石學觀察而提出的。
據(jù)專家介紹,具有同樣地質歷史的堿性火成巖群在全球許多地方分布,通常是稀土礦床的圍巖。
“由于歷史上稀土需求量一直不高,其供應鏈目前主要受投資早的國家控制”,劍橋大學研究助理、本文第一作者查爾斯·貝爾德(Charles Beard)在一份媒體聲明中說。
“我們對于稀土礦床的認識更多基于對單個礦床的詳細研究,不同地方圍巖有差異,相對于銅或金等認識成熟礦床來說,這是勘探的障礙?!?/p>
貝爾德解釋說,此項工作的目標是建立不同尺度堿性硅酸巖系統(tǒng)稀土礦床勘查指南,讓地質學家更有效地定位遠景區(qū)和稀土礦床。
“這是通過對地圖、地球物理模型和地球化學指標的綜合研究而獲得的,為大陸層次到礦床尺度的勘探建立了工作流程。出版物包括堿性硅酸鹽3D模型示意圖,顯示不同類型關鍵礦產礦床位置”,他說。
三維模型特別針對那些不熟悉堿性巖的地質學家,以便讓他們能夠更快地掌握稀土礦床勘查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