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來振
(遼寧省喀左縣桃花池林場, 遼寧 喀左 122313)
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是北方地區(qū)綠化針葉樹種的典型代表,其樹干圓潤發(fā)達,四季常青,傲雪迎春,蒼勁挺拔。是城市公園、行道樹、機關單位、庭院等上乘的綠化樹種。尤其是園林綠化中,一枝獨秀,配置其它樹種,交映成輝,是園林中作為主要景物的經(jīng)典搭配。其木材富含松脂,具有耐腐蝕的特點,是建筑、家具、枕木、礦柱、電桿、人造纖維等用優(yōu)質(zhì)用材。樹皮、針葉及花粉可入藥,或采取松脂。
藥用具有祛風、活絡、止痛等功效。大力發(fā)展油松產(chǎn)業(yè),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常綠喬木。樹皮深褐色,具鱗片、裂縫。枝平或向下伸展,小枝深黃色,無絨毛,具白色粉狀物質(zhì)。冬芽橢圓形,具樹脂,深褐色。針葉2針1束,綠色,粗、硬,長8.1~16.5 cm,直徑0.8~1.7 mm,邊緣具齒,兩面具氣孔線。球狀花,雄性,圓柱形,長0.8~2.2 cm。球果,長2.5~11.5 cm,橢圓形,具翅,果翅長0.8~2.2 cm,具短梗,成熟前淡綠色,成熟后深褐色,宿存樹上。種子卵形,淡黃色,長4.5~9.5 mm,直徑2.6~6.1 mm。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性喜光,稍耐陰,根系發(fā)達,耐寒,土壤腐殖質(zhì)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長良好,貧瘠的土壤地塊,生長不良。
中國東北三省及中原地區(qū)均有分布,黑龍江省分布廣泛。是中國特有樹種,國內(nèi)大部分地區(qū)有人工林。
育苗地選擇苗圃地,建成的苗圃,具有先進的設施,諸如澆水設備、交通便利等必備的條件。苗圃地面積充足的,選擇育苗前1年,育苗地種植大豆,固氮增加地力。做床前首先施足底肥,畝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1000 kg,畝施硫酸亞鐵30 kg,均勻施肥,人工清理地塊雜物,深翻40 cm,耙平、耙細,做床,床寬1.3 m,高40 cm,長度依據(jù)地塊而定。
播種前需要進行床土消毒,滅殺土壤中的病菌、蟲卵。
4.2.1 藥土消毒。用55%多菌靈,或55%甲基托布津,床土用藥量15 g/m2。按照藥和床土1:3計量充分混合,播種時用藥土均勻撒鋪在床面上,能夠有效地控制苗期病蟲害。
4.2.2 熏蒸消毒:播種前一周,用45%福爾馬林150倍溶液充分噴澆床土,之后覆蓋塑料薄4~5天,充分殺菌消毒后去掉薄膜。
油松種子具有生理后熟特性,其種胚發(fā)育不完全,播種前需要進過處理,打破休眠特性。
處理前對種子進行篩選,去劣留優(yōu)。處理方法:用3%高錳酸鉀溶液進行種子和細沙子消毒處理,消毒后種子和細沙1∶3比例進行充分混合,混合物含水量控制在50%~55%,種沙混合時1 kg種沙混合物加入1 g殺菌特粉劑,殺蟲、殺菌,減少和避免種子處理過程中發(fā)生病害和蟲害。
將種沙混合物裝入透氣性較好的布袋內(nèi),1袋2 kg,土壤封凍前,選擇地勢平坦,不積水的地塊,挖深90 cm,長和寬55 cm的深坑。大地封凍后進行坑內(nèi)沙藏處理種子。處理時先在挖好的坑底鋪20 cm厚的細沙,細沙濕度55%,種沙混合物放入坑內(nèi),中間插入1捆秸稈,通風換氣,種沙上面覆蓋20 cm后的細沙,回填坑土,埋土回填要高于地面,且隆起,防止積水。下雪后,坑上覆蓋50 cm后的清雪,覆蓋后把雪壓實。春季土壤開化前取出種子,放置溫度4~6 ℃室內(nèi),冷藏。
播種前30天,需要進行種子催芽處理,提高播種發(fā)芽率。
室內(nèi)進行種子催芽處理。把經(jīng)過沙藏處理的種子放入室內(nèi),室內(nèi)溫度20~23 ℃,濕度65%~70%,每天翻動1次,通風2~3次,翻動時檢查種子,發(fā)現(xiàn)霉變的種子,及時清除。10天后記錄種子變化,當45%種子咧嘴時,即可準備播種。
播種采用條播。播種前苗床澆1次透水,澆水時選擇較細的噴水設備,防止因為水流過大,沖擊床土,造成床土流失。澆水后床面見干見濕后實時播種。苗床上開深3 cm的淺溝,播種后覆蓋細土2~3 cm,壓實。畝播種量6~7 kg,播種后,澆1次透水,澆水采用霧狀噴施,防止大水流沖擊種子出土,覆蓋地膜。
4.6.1 揭膜、遮陰。播種1周后,撤掉薄膜,揭膜時小心操作,防止破壞床面。撤膜后馬上搭設遮陽棚,遮陰防止暴曬。
4.6.2 澆水。播種后澆1透水,揭膜后根據(jù)土壤干濕度,調(diào)節(jié)水分,出苗后增加澆水次數(shù),尤其是干旱天氣,實時根據(jù)土壤濕度,調(diào)節(jié)水分。
4.6.3 施肥。苗期追肥主要是氮肥,畝施氮肥300 kg,苗木進入休眠期之前,畝施磷鉀肥50 kg。施肥時選擇澆水前進行,最后是晚上施肥。施肥時距離小苗根系至少5 cm,防止施肥燒苗。
4.6.4 除草、松土。揭膜后及時除草,除草時小心操作,防止除草時帶出幼苗。當苗高5~10 cm時,結(jié)合除草進行小苗根系松土,油松小苗根系發(fā)達,松土時盡量加大深度,且不破壞苗木根系。
4.6.5 撤遮陽棚。當苗高5 cm以上時,撤掉遮陽棚,加強通風和透光。
4.6.6 防寒。由于北方地區(qū)冬季寒冷,風大,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小等因素,油松1~2年生苗木越冬需要防寒處理。尤其是抗寒能力弱的品種,必須采取有效的防寒措施;(1)覆土防寒:油松幼苗進入休眠期,苗木停止生長,在土壤結(jié)凍前幾天,1周內(nèi)空氣溫度0~4 ℃時,人工將步道或外運土,打碎打細后按照一個方向壓蓋床面幼苗,蓋土超過幼苗厚度至少5 cm,一個方向覆土,使幼苗傾向一邊倒,不要從床面直接向下蓋土。覆土要均勻、嚴實。下雪后苗床覆蓋厚度30 cm的雪,增加幼苗保暖。春季1周氣溫穩(wěn)定在4~6 ℃時,撤掉蓋土。撤土時一定要小心作業(yè),避免傷及苗木;(2)覆草防寒:冬季氣溫稍高的地區(qū),可以采用草簾遮蓋進行幼苗防寒。幼苗進入休眠期,氣溫1周內(nèi)穩(wěn)定 在0~3 ℃,開始覆蓋草簾,開始覆蓋1層草簾,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可以增加1~2層草簾,根據(jù)具體氣溫決定。春季冰雪融化后,1周氣溫穩(wěn) 定在2~3 ℃,撤掉草簾;(3)覆膜防寒:1年生幼苗,可以結(jié)合覆蓋草簾加覆膜的方法,進行幼苗防寒越冬。幼苗進入休眠期后,1周氣溫穩(wěn)定在1~3 ℃時,對苗床進行覆膜作業(yè),覆膜后,根據(jù)天氣氣溫變化,實時加蓋草簾。1周氣溫穩(wěn)定在1~3 ℃,撤掉草簾和覆膜。
2年生以上的苗木,培育大苗,需要進行移栽。
4.7.1 起苗。秋季苗木進入休眠期,氣溫穩(wěn)定在1~4 ℃時,進行起苗作業(yè)。起苗時要嚴格進行分級,去劣留優(yōu)。分級后進行假植。假植時選擇地勢稍高且平坦地塊,挖溝假植,溝深大于苗高20 cm,順風方向開溝。假植時苗木45°傾斜擺放,用細土覆蓋苗木,假植溝回填土高于地面,壓實。遇到寒冷天氣,假植溝上面覆蓋草簾。
4.7.2 選地、整地。選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塊進行秋整地。整地前去掉地塊的雜物,均勻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1000 kg,深翻地35 cm,做大壟。
4.7.3 栽植。春季進行移栽。挖穴栽植,穴、長和寬20 cm,栽植的原則是扶正苗木,回填土一半時,壓住土提苗,提苗后壓實,再回填土,壓實,防止因為苗木窩根和苗木根系和土壤結(jié)合不緊密,造成生理干旱死亡。株距55~65 cm。
油松栽上后,在一周內(nèi)施兩次水,以后可松土、保墑,到五月初再澆一次,以后天氣不旱不澆,到六月可施一次肥,八月施一次硫酸亞鐵。在株邊挖坑點施。在松土鋤草上,可20天進行一次,要求認真細致,一般深達4~5 cm,要求鋤勻,土松無坷垃,草鋤凈、拾凈。
油松整形和換頭:油松在管理過程中,需注意整形和換頭工作,油松在生長過程中,有的重枝,頭會損壞或處于弱勢,須用強健的側(cè)技拉上、捆好,以后成為中心優(yōu)勢,這個過程就是換頭。
苗木生長過程中,勤于觀察,及時清除過密枝,病蟲害植株等。培育綠化矮化植株,及時進行主枝摘心,促進植株矮化,保證油松樹冠橫向生長,樹形優(yōu)美,達到綠化要求。也可以根據(jù)綠化需要進行樹枝拉枝、摘心等,使樹形根據(jù)需要方向進行生長發(fā)育。
苗木進入休眠期后,土壤封凍前澆1次越冬水。遇到極寒天氣,提前對移栽苗木進行樹干涂白和草繩綁縛樹干,防止病蟲害和保暖。
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發(fā)病時苗木萎蔫,植株逐漸由漸變成深褐色,葉片枯萎,直至植株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1)播種前床土嚴格進行消毒。用45%亞氯硝基苯,畝用藥40 mL,或40%惡霜嘧銅菌酯混用進行消毒,畝用藥量60 mL,均勻噴施床面。(2)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加強通風。及時除草和松土。(3)播種前用苗病凈拌種,用藥量為干種子重的0.5倍。(4)發(fā)病初期噴施38%惡霜嘧銅菌酯700倍液,或25%甲基立枯磷乳油900~1100倍液。兩種藥劑交替使用。
油松毛蟲是油松苗期主要害蟲,危害時幼蟲吸食針葉,發(fā)生嚴重時針葉焦黃、萎蔫,造成小苗生長勢減弱,直至死亡。
防治措施:(1)選擇抗性較強的品種進行育苗和造林。(2)加強田間管理,播種前進行種子和床土消毒,殺滅蟲卵。(3)利用成蟲趨光性的特性,在成蟲羽化始期開始,在苗圃地安裝黑光燈,進行成蟲誘殺。(4)利用松毛蟲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其天敵赤眼蜂等。(5)蟲害幼蟲期,使用滅幼脲,畝用藥45 g,或殺蛉脲,畝用藥10 g進行滅殺?;蚴褂?.2%煙參堿噴煙防治幼蟲,煙參堿與柴油的比例為1∶15,畝用藥量為0.5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