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周末,我來到了大沙河的石壩上,沿漫水橋緩行,去欣賞這美麗的河水。雨后的云天有些陰沉,水面靜靜地泛著波紋,有鳥兒不時從水面掠過,河邊是一些垂釣者。河岸綠草如茵,楊柳在搖曳地舞動著。
不遠處的樓房倒映在水中,也有些垂釣者的身影,那釣起魚的興奮,是那些垂釣者的狀態(tài),而更多的是釣到大魚者的無動于衷。我倍加欣賞他們的定性,在這紛擾的塵世里的那份淡定,或許他們的收獲不在于魚,而是那份超然的心性吧!
河里有些荷花,開得正盛,時有蜻蜓立在花蕊上,蓮蓬也多了起來。采蓮的小舟搖晃著,這讓我想起了微山湖的荷,十里荷花香,可惜不見了采蓮女。荷葉的樣子著實讓人感到幾分清涼,荷花如出水芙蓉,占據(jù)了多半個河面。我卻只顧去漫水橋,聽那里的濤聲。
水自東流向西,河道寬約二三十米,漫水橋由無數(shù)大石塊構(gòu)成,形成參差不齊的自然景觀。水便從這些石縫中流過,形成浪花飛濺。大的地方則如瀑布,盡顯一種傲然的氣勢。這些河水從石板上流過,最終流下去……這無數(shù)個景象,伴著水勢的壯觀,便有了美妙的水聲,形成奇美的浪濤。
我知道大的波浪是稱作濤的,在這里聽濤一定是件絕美的事,這會是怎樣的心情呢?我找了個沒被河水浸漫的地方坐了下來。看著這絕美的水花,聽著這美妙的濤聲,多么想撫琴一曲,或吟唱一首奇麗的小詩,或哼一下心中的調(diào)子,讓我的心情得以釋放,把大自然的美一覽無余地表達出來。
一群孩子從岸上有秩序地奔跑過來,是由幾個老師帶隊,還有一些家長陪同來這里看風(fēng)景的。他們有的拿著小桶,似乎想把美麗的魚兒帶走,但這些想法都讓他們失望了,工作人員把這里看得死死的,是不會讓孩子們進入水邊的。
風(fēng)吹過來,有些涼意,濤聲依舊,水花依舊。它飛舞著,像個孩子無憂無慮,又像個老人在訴說他的衷腸,我在聽著,用心地聽著。漫水橋的上游,風(fēng)平浪靜,下游則盡顯美妙。我想,濤是由“水”和“壽”字組成的。它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壽”字表示人生走過的漫長曲折之路,“水”變成彎曲的形狀。聽濤是否會想到人的一生的曲折呢?我閉目聽著濤聲,一時進入了一種超然境界。
此時,濤聲淹沒了橋上過往的汽車聲,遠處的護駕山清晰可見,一群待建的樓房在緊張地施工。這靜與動的區(qū)別在于心,心靜則能致遠,不是嗎?此時,當(dāng)然已經(jīng)是物我兩忘了。
我曾想,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一個有格局的人。他能隱于城市,見車馬而不喧;也能隱于鄉(xiāng)野,于獨處而不躁。這是怎樣的修為呢?一定是如這水般的堅韌吧!能通過曲折的石頭縫隙,形成美麗的風(fēng)景,而又能顯示出氣勢來,這或許是我聽濤的收獲吧!
我想著那群快樂的孩子,多么想和他們一樣,那該多好呀!我默默地祝福他們都能幸福、快樂地成長,能像這水一樣,形成美麗的水花,經(jīng)得起風(fēng)雨波折,最終成為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