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環(huán)和微信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刷步數”,每天達到一定的步行量,似乎也能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自己的有氧訓練。但是手機里顯示的一天累計走了一萬步并不等于運動了一萬步。
很多人都被手機步數“騙”了。實際上,早在手機運動軟件出現(xiàn)之前,就有很多機構提出了以步數為唯一參照的運動建議,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有“每日一萬步”的口號。但我們在微信朋友圈曬的步數大多是指手機記錄的步數,通常來自手機、手環(huán)上的內置傳感器。只要手機或手環(huán)的位置變了、重心動了,手動腳不動也會產生步數,這樣的步數是有欺騙性的步數,不是真正的有效步數。
另外,脫離強度談步數,效果也會打折。我們通常理解的每天一萬步,并沒有將運動強度考慮在內。而在近幾年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運動對健康的增益,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運動強度的。如果你步行的強度很低,并不能引起身體良性的應激反應。
一般而言,走一萬步消耗的熱量大約在240~300卡路里。這一萬步的數字看起來很美,能不能達到實際熱量的消耗卻不一定。
有利于健康的有氧運動,對強度都有要求,步行也不例外。健步走想要走出健康,強度是關鍵因素之一。一般來說,要不間斷行走30分鐘以上,對健身才更有效。因此,步行和其他運動一樣,重要的是保證足夠的強度和運動時間,才可以起到健身的作用。運動要達到中等強度以上,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是運動心率:健康且體質較好的,心跳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鐘;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年齡)/每分鐘~(180-年齡)/每分鐘;偏胖的、關節(jié)有問題的、沒有運動基礎、體能較差、有慢性疾病的人,就不要盲目地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去刷步數,因為很有可能一萬步對于他們來說太多了。
還有,生活步數和運動步數是兩碼事。
很多人從早到晚都佩戴運動手環(huán)或者計步工具,這就導致了生活步數和運動步數并沒有分開。根據一些研究,成年人一般一天要走8000步左右,而這8000步基本上強度都很低,對健康促進小。比如,這一萬步的數字,也包括了你起身倒水走的兩步或打個電話溜達時的幾步,所以千萬別以為你每天走個一萬步,就成功走上了健康的大道。如果除去這8000步,實際上日行萬步中,只有2000步左右是比較有效的運動,這個運動量實在是太小了。
所以說,雖然計步工具的確可以很好地計算出你日常的步行量,但是從對健康的增益來看,單純只看步數意義并不大。
與“暴走一族”相反,有些人認為走路太多膝關節(jié)會有磨損,傷害比較大,寧愿少走幾步“養(yǎng)”膝蓋。其實,每天一萬步的行走,對膝關節(jié)的影響不大。因為正常人每天行走一萬步是合理的,可以有效提高關節(jié)的靈活度,還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避免骨質疏松。但如果是體弱多病或老年人,最好是看實際情況而定,不可勉強。
(陳華峰薦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