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胃口是喂出來的,脾氣是帶出來的,觀念是嘮叨出來的,殘忍是孤弱無助熬出來的,無恥是百般遷就寵溺出來的。
別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他現(xiàn)在的一切都拜你早年的養(yǎng)育所賜。
有一部老電影叫《青松嶺》,開頭演兩個年輕人想學趕馬車的技術,有一天就偷偷趕著生產大隊的馬車出去練習,在經(jīng)過一棵歪脖子老樹下時,馬突然驚恐狂奔,差點鬧出人命。后來,大家發(fā)現(xiàn)馬每次走到這兒就發(fā)狂,覺得有貓兒膩,就開始調查。原來是一個車把式故意使壞,以前走到這兒就抽馬,后來馬一見到這棵樹就驚恐不安,必須抽3鞭子才能制服。別人不知道這是他馴馬的詭計,以為只有他能駕馭這些馬,他就能長期把持這駕馬車。
原來馬不是無緣無故受驚的,而是有原因的,只是這個原因不在眼前,在于過去的經(jīng)歷。人也一樣,問題往往不是出在眼前,而是源于過去。人成年后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在他早年的經(jīng)歷中找到影子。
一位美國犯罪心理學家說,一個人不可能在35歲的某一天突然由一個絕對正常的人轉變成完全邪惡的人,暴力人格形成的關鍵在于童年。大量案例表明,那種殘忍、冷漠、狠毒的犯罪人,童年時大多有過無助、缺乏關愛、生活坎坷的經(jīng)歷。
2003年7月,沈陽警方根據(jù)舉報線索,抓獲犯罪嫌疑人王某。對這名28歲的男青年,警方并不陌生,因為他曾被勞教兩次。讓警方震驚的是,這個身高不足一米六的瘦弱男子,竟然在8年間連續(xù)作案三十多起,殺害四十多人。
這個冷血殺手的童年很悲慘。他跟警察說:“在我的記憶中,我從來沒感受過什么家庭的幸福和童年的快樂。我爸是一個賭徒,打我記事起,他一天到晚就是賭,贏了就回來喝大酒,輸了就拿我媽和我們哥倆出氣,不是打就是讓我們跪著,有時一跪就是半宿。家里窮得只剩下一鋪炕和一口鍋了,連吃飽肚子都困難。在我8歲那年,我媽實在受不了,和我爸離婚了。6歲的弟弟跟了我媽,我跟了我爸,但我爸根本不管我,把我往爺爺奶奶那兒一扔,又去耍錢了。我爺我奶也不愿管,動不動還罵我打我。”
他13歲才上小學,上了一年多就輟學,整天在外面游蕩。他從開原跑到鐵嶺,在那里待了半年左右。他沒有謀生技能,餓了就乞討,晚上就睡在火車站里。有一天,他看見有一節(jié)車廂拉的是草袋子,就爬了上去,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醒來時已經(jīng)到了沈陽。后來,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沈陽度過。
剛到沈陽時,他主要在南站、太原街一帶當乞丐。那里乞討的小孩很多,都是因各種原因從家里跑出來的。他們小的時候要飯,大一點就偷,再大一點就搶。由于他長得小,又是新來的,很多人欺負他,他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有一次,他被人打得昏死過去,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渾身是血。他咬著牙爬回火車站,暗暗發(fā)誓非打出一片天地來不可。他跟警察說:“可能后來我作案時殺人不眨眼的狠勁就是這么一點一點練出來的?!?/p>
1991年,他在偷錢包時被警察抓了現(xiàn)行,被勞教兩年。出來后,已滿18歲的他膽子更大了,覺得偷錢包來錢太慢,不如去搶劫。于是,他就找人合伙作案,把刀藏在身上,到處尋找作案目標。1993年,他們在一個胡同里第一次實施了搶劫,從一個男人的西服里搜出兩萬元。嘗到甜頭后,他一發(fā)不可收拾。
后來,他變本加厲,在搶劫的同時還強奸、殺人。1996年,他的同伙被抓,把他供了出來。因警方只知道他冒充警察敲詐的事情,他就只承認這個。蒙混過關后,他被勞教3年。這件事促使他定下了“作大案一定要單干”的決心。
1998年12月4日,他被提前半年釋放。當天晚上,他就用棍子把一個在河邊散步的女青年打倒,實施強奸。沒過幾天,他又用同樣的方式強奸了另一名女子。從勞教所出來的第一年里,他就單獨作案二十多起,殺死十幾人,強奸七八個人。
在1999年的一次入室搶劫中,他僅搶到200元,卻毀了一個三口之家。女主人當場死亡,男主人被重傷后送醫(yī)院搶救,3年后去世。他們8歲的兒子被刺傷脊椎神經(jīng),導致高位截癱,境遇極其悲慘。當王某被捕后,聽說這個孩子終身殘疾時,心里挺不安。但他不是愧疚,而是后悔,覺得當初還不如把他殺死算了。
只有一次,他萌發(fā)了一絲善念,但很快又把它掐滅了。那是一對二十多歲的戀人,他把男的先殺害了,女的跪下來求他。他猶豫了一下,跟她聊了二十多分鐘,后來想想不能放她走,就一刀從后心扎進去?!耙坏稊烂瑒e讓她遭罪”,這就是他認為的仁慈。
從王某的成長經(jīng)歷可以看出,當一個人在童年沒有經(jīng)歷過比金錢更重要的“愛的撫養(yǎng)”時,他的內心就不會擁有哪怕一絲的愛。王某的殘忍讓數(shù)十個家庭陷入了痛苦。所以,人早年經(jīng)歷的缺陷,不僅讓他自己的一生受到影響,社會也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所以我常說,一個從小沒有被愛過的人,怎會懂得愛別人?一個從小沒有感受過快樂的人,怎會擁有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一個從小沒有被尊重過的人,怎會尊重他人的權利?一個從小沒有被善待過的人,怎會善待他人?
王某在被捕后跟警察說:“最近幾年,我也想過,我這輩子就這樣了,沒文化、沒技術,除了犯罪,干什么也不行?!毕袼@種以犯罪為生的人,不僅喪失了是非感、羞恥感,連人性也逐漸消失了。只要有需要,他們就會無惡不作。
與反社會人格者不同,這種人并不是天生犯罪人,而是后天環(huán)境造成的。他們早年往往有著較為正常的心理表現(xiàn),只是遭遇過生活的不幸或家庭養(yǎng)育的失敗,很小就流落社會,長期與犯罪為伍,漸漸形成犯罪人格。
有些人身世很可憐,從小不知父母是誰,被人遺棄,或因父母離異、家庭貧困、子女眾多,成為多余的人。他們往往從小就脫離家庭和學校,過著乞討、流浪、小偷小摸的生活,因此被社會歧視。為爭奪生存空間和某些利益,他們經(jīng)?;ハ啻蚨?,從被打到學會打人,漸漸變得心狠手辣。由于長期脫離正常的家庭生活,他們越來越無情,越來越?jīng)]有人性,以致濫殺無辜。
由此可見,早年經(jīng)歷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因為它決定了人的未來走向。人都是被養(yǎng)出來的,所以早年的撫養(yǎng)方式很重要。我有個總結:人的胃口是喂出來的,脾氣是帶出來的,觀念是嘮叨出來的,殘忍是孤弱無助熬出來的,無恥是百般遷就寵溺出來的。
人在早年一旦走上犯罪之路,就很難再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因為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人生任務,人一旦錯過早年的人生課程,將終身難補。當一個人以犯罪為生時,就像一頭惡狼,誰遇到他就倒霉。所以,如果我們不從小好好教育孩子,不幫助那些可憐的孩子,就會造出“惡狼”來傷害我們自己和整個社會。
(余鶴軒薦自《現(xiàn)代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