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美國大多數(shù)學生都就讀于性別隔離的學校。男生上男生的大學,女生上女生的大學。如今,美國大多數(shù)院校都是男女同校的,男校已經(jīng)瀕臨滅絕。全美范圍內(nèi)目前只有兩所男校——漢普頓·悉尼學院和沃巴什學院——這兩所學院都是非宗教、全是男性的學院,而且,它們也都被美國媒體稱為“頂級保守大學”。
自1636年哈佛大學成立以來,歷經(jīng)兩個世紀,美國唯一的大學類型是全男校,這是來自歐洲的遺產(chǎn),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教會壟斷學習的時代。
俄亥俄州的歐柏林學院在1833年成立之初,就決定同時接受男生和女生,這是美國第一個男女同校的大學。
1837年,馬薩諸塞州的一名教師瑪麗·里昂開設了霍利奧克山女子神學院,第一所女校,即現(xiàn)在的霍利奧克山學院。當時她的做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一再有人告誡她:“拉丁語、希臘語和微積分可能會對國家未來的母親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p>
不過,在整個19世紀,男女分開的觀念仍是主流。當時的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約翰·霍華德·范·阿姆林格拒絕接受男女同校的提議,他認為這會分散年輕人的注意力。“你絕無可能在房間里有一個女孩的時候教一個男孩數(shù)學。”阿姆林格說。
直到上世紀60年代,美國依然存在幾十所男校,包括耶魯、達特茅斯兩所常春藤大學。當時男校的師生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他們在工作日陶醉在男性氛圍中,周末前往附近的女子大學約會。單性別私立大學,無論是男校還是女校,當時都被當作美國高等教育多樣性的體現(xiàn)。
1960年代開始的民權(quán)運動改變了這一切。
哈佛大學教授大衛(wèi)·里斯曼是高等教育社會學的權(quán)威,在他看來,男子學院的喪鐘是由席卷全國的反文化運動敲響的。“男校的一切都被認為是重男輕女和不自然的,社會上對大男子主義的反思變得非常強烈?!?/p>
不過哪怕是現(xiàn)在,許多美國教育家堅持認為,盡管男子學院的延續(xù)不再是合理的,但女校的存在是必需的。“有些女性需要一個不與男性競爭的環(huán)境,才能完全發(fā)掘自己的能力?!贝笮l(wèi)·里斯曼說。
目前美國依然有四十多所女子大學。
不僅男校成為稀有物種,美國男性入學比例也迅速減少。
2021年,美國學生信息交換中心發(fā)布了美國招生最新數(shù)據(jù),男性入學率的下降幅度遠遠大于女性入學率。在2020-2021年,女性入學人數(shù)減少了近203000人,但男生人數(shù)下降超過40萬人。在2011-2021十年間,男性春季入學率驚人地下降了18%以上,幾乎是女性下降的兩倍。
如果最近的趨勢繼續(xù)下去,很快就會達到一個里程碑:美國大學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就會變成2比3,美國大學里,女生的比例要遠遠高于男生。
俄亥俄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理查德·韋德分析了這一趨勢,他在《福布斯》雜志解釋道,白人男性越來越覺得大學不想要他們,因為教授和學生活動家對白人男性特權(quán)大發(fā)雷霆,各個大學正試圖將著名的已故白人男性校友逐出校園,將他們的名字從建筑物中刪除,比如羅伯特·李(南北戰(zhàn)爭中南軍指揮官)。
韋德認為,相對于男性而言,女性入學率飆升還有其他理由。例如,女孩在中學的平均成績更好,為上大學做了更好的準備。他甚至覺得,美國當下的社會風氣更容易讓男性墮落。他舉例道,成為毒品販子的年輕女性比男性少得多。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美國大學男生也會成為少數(shù)群體。
(蕭蘭薦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