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學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發(fā)展自然會推動民族習俗的傳承、民族文化的弘揚及語言詞匯的擴展。勒·敖斯爾的《青青的孤岸》和其木德道爾吉的《白鹿的故事》正是如此,其情節(jié)跌宕起伏,故事優(yōu)美婉轉(zhuǎn),本文以這兩篇敘事長詩為例來窺探人物形象的描寫。
兩篇敘事長詩中的兩位男主人公都是一家之主,經(jīng)常外出打獵,善于射箭,是強壯、英俊、勇敢、善良且愛妻的英雄人物。例如:獵人貝赫其拉古/據(jù)說有很大的力量/鉆進險峻的山上殺了幾只老虎/還走著走著/抓了幾只小老虎/鉆進茂密的森林/打了幾只獵豹/穿過九十九個山峰/走遍了森林——《白鹿的故事》獵人澈貝勒遠近聞名/在愛人的眼中像星星一樣有神/騎著黑駿馬的樣子/比巖石還要氣宇軒昂高大魁梧英姿颯爽/在充滿愛的溫柔眼神中/他比玉還要干凈清澈/有風有雨的披風/是個拿射箭的男人啊/對心善的愛人是離不開的伴侶/會從那些展翅飛翔的鴿子/從中選出最好的鴿子射下來/會把健步如飛的鹿中/選出最好的一個射出來——《青青的孤岸》
打獵需要智慧,蒙古人將其視為崇尚力量的一種精神??梢钥闯鑫闹谐霈F(xiàn)的兩位英雄不僅有英俊的外表,更有著超人的力量和智慧。他們真誠善良,富有愛心。例如,《青青的孤岸》的主人公澈貝勒聽了狡猾官員所謂的“好話”后開始有些質(zhì)疑,但最后因為善良還是聽信了他的話?!栋茁沟墓适隆返闹魅斯惡掌淅怕牭铰沟墓适潞?,心里常常惆悵不安,對大自然和動物充滿了愛惜之情。正是如此,他們才得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更好的生活,最終打敗邪惡力量,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這也側(cè)面體現(xiàn)了人們對平安、快樂、幸福的向往。
兩篇敘事長詩中的女主人公貝德日雅恩和瑟貝勒,秀外慧中、真誠善良,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和懷揣愛意。她們對自己的丈夫有著肝膽相照的義氣,她們也深愛著自己的家鄉(xiāng),有慈悲之心、有正義之感。例如:
《白鹿的故事》里的安巴、闡巴官員要求他們“用鵝奶做的奶皮,沒用火做的食物、用鹿奶煮熟準備好飯送過來”,還說“時間久了就按法律處置”。第二天兩位官員追問自己的伙食時,貝德日雅恩藏起了丈夫,說:“我的丈夫用著沒有輪的車子、牽著沒有脖子的牛、去了沒有刃的刀,沒有底的桶的噶勒德斯太的溫泉里煮了一只羊,再經(jīng)過美麗的湖去擠鵝奶了。”又說:“我自己到后山,用無套子的套子套住狍子,太陽從東邊落下,月亮從西邊落下,準備好鵝奶送過去?!眱晌还賳T生氣地問道:“沒有輪子的車和沒有脖子的牛都沒有聽說過,太陽從東邊落下,月亮從西邊落下,世界上沒有?!彼f:“鵝會出奶、不用火就能煮熟,宇宙上有過嗎?”問得兩位官員啞口無言。面對官員的故意刁難,貝德日雅恩毫不退縮,勇敢應對,顯示出她的聰明才智。
“生的狡猾的人嘴是軟的,天變冷之前還是暖和的,心黑的人,雖然臉上還有微笑。習慣罵人的官員性格怎么突然就變溫順了呢?聰明的瑟貝勒很是懷疑?!边@是《青青的孤岸》里的瑟貝勒面對陰險狡詐的官員時,用她智慧的雙眼看穿了官員的不懷好意??梢钥闯觯@不僅證明了女性的智慧與美麗,而且反映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兩篇敘事長詩中的巴日席勒圖汗和官員都是反面人物形象,他們好色、追求名利、狡猾、貪婪。例如:
“看到貝德日雅恩后,欣賞的心涌出來了,凌亂的胡子都奓起來了,還看了她后抓了胡子后笑了笑。十八個夫人坐在后桌子上?!边@是《白鹿的故事》中對巴日席勒圖汗好色的形象描寫。他雖然有十八個夫人,但仍不滿足,遇見美色就會垂涎三尺,沉溺于美色之中,他還為了長壽的欲望而想殺了白鹿,這是為了自己的欲望甚至不惜傷害無辜的平民百姓及動物的表現(xiàn)。
“官員的嘴巴往碗里拼,而眼睛在看別處??戳怂龐纱郊t潤的樣子,獰笑著過來看她。紅潤的臉龐讓人振奮,他摸了摸自己的‘羊胡子’垂著頭傷心??粗亩?,魂牽夢繞,再看看自己的影子就會黯然失色。”“我的宮殿有很多金銀首飾像山一樣擺放在那里。把你的愛人跟金錢換怎么樣?”這是《青青的孤岸》里對官員的描寫。可以看出他不懂得愛情,認為用金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包括愛情。
他的詭計多端表現(xiàn)在:狡猾的官員把恨咽下去,把恨團成一堆氣。嘴上說著:“澈貝勒是一個聰明伶俐的男人。跟花一樣的妻子一起幸??鞓返纳钍潜赜械牡览怼?/p>
官員雖然看似在欣賞,撫摸著胡子笑著送出了祝福,實則不懷好意,計劃著殺害澈貝勒后霸占其妻。所以,從兩篇敘事長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個反面角色都是好色、兇狠、惡毒、不懂愛、追求名利、欺壓百姓的自私自利的化身。
藝術(shù)形象是文學的生命。從這些人物形象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審美價值觀。形象描寫可以突出主題,通過刻畫形象揭露丑惡偽善,所以,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是構(gòu)建理想世界的靈魂所在。這些形象可以成為那個時代的象征之一,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思想或精神走向。以上兩篇敘事長詩都是在傳統(tǒng)英雄史詩敘事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文中的正面主人公都追求美好、安寧的生活。同時,他們都有著正確的三觀、樂于助人的精神、并向往自由。世界是對立存在的,有對就有錯,有好就有壞。因此,正義的人民性形象對立面是壓迫剝削者的形象。正是有了這些反面的形象,敘事長詩才得以更加生動,振奮人心。
(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學生)
資助項目:西北民族大學校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共同體意識視野下的〈格斯爾〉與〈格薩爾〉主人公形象之比較研究》,項目編號X202210742087
(責任編輯 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