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家/ 回收家/ 講故事的人。1979年生于丹麥歐登塞,現(xiàn)在在哥本哈根工作生活?!边@是斜杠青年托馬斯·丹波在網(wǎng)站上自我介紹的全部內(nèi)容。這位安徒生的同鄉(xiāng),也有著一顆非凡的童心和浩瀚的想象力。托馬斯最擅長的事,就是將建材廢料、木材、塑料、鐵片等廢品經(jīng)過設(shè)計和改造,變身為有故事的藝術(shù)裝置。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巨人”系列,這些巨人不僅各自擁有姓名,還各有身世來歷與“法力”。
2015年,托馬斯受丹麥小鎮(zhèn)霍森斯邀請,制作了一個身高5米、手里拿著秋千、看孩子們在上面玩樂的巨人托爾斯。托爾斯的身體部分取材自當(dāng)?shù)氐膹U棄木材,頭發(fā)取材自公園的植物。這座特別的雕塑作品深受當(dāng)?shù)孛癖娪绕涫呛⒆觽兊南矏?,成為霍森斯的“明星地?biāo)”。
托馬斯和他的小伙伴們將一個個巨人從世界各個隱秘的角落里“生發(fā)”出來——從丹麥到比利時,再跨越大西洋到美國,包括遙遠(yuǎn)的中國。
“巨人”為更多人所知,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疫情讓原本在世界各地進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托馬斯不得不取消了原本的計劃,回到丹麥家中。他說:“ 我從未感到過如此艱難和絕望?!?/p>
經(jīng)過一番思索,托馬斯決定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 來打破這一黑暗又艱難的時刻。他和團隊在丹麥開啟了一場“ 巨人派對”,建造更多的巨人,讓所有因為疫情失去休閑娛樂方式的人,拿上地圖,走出家門,與家人朋友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偶遇”這些隱秘的巨人。
由于缺少經(jīng)費,托馬斯在社交媒體上尋求幫助。短短幾天內(nèi),他便招募到上百位志愿者:有人提供廢棄原材料,有人承包了伙食,更有“技癢者”索性直接投身到巨人的制作搭建中。很快,他們便在丹麥各地建造了10個新巨人?!皩ふ译[藏的巨人”在社交媒體上流傳開來,許多丹麥人加入到這場“綠野尋蹤”游戲中來。這也讓托馬斯原本以為最黑暗的時刻,成為他最難忘的一個童話式的夏天。
每個巨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在哥本哈根的一個居民社區(qū)中,托馬斯建造了一個名叫“奶嘴桑卡”的巨人。在北歐國家,小孩子戒斷奶嘴后,家長會把奶嘴拿到一棵樹上掛起來,這是一種儀式?!澳套焐?ā睓M躺在社區(qū)公共區(qū)域的一棵大樹下,右手拿著一串孩子的奶嘴,伸著舌頭,仿佛要把這些奶嘴都吞進肚里。許多孩子帶著自己的安撫奶嘴來到這里,把它們交給“??ā?,非常有儀式感地結(jié)束自己的“寶寶生涯”,慶祝自己成為一個不再需要奶嘴的大孩子。
托馬斯和中國也有著不解之緣。2019年,托馬斯和他的團隊來到重慶,與當(dāng)?shù)刂驹刚咭煌瑓⑴c了武隆懶壩國際大地藝術(shù)季。在短短4周時間里,他在重慶的大山里建造了三個巨人——瑪麗特、凱爾德和巨石怪。在建造巨人的過程中,托馬斯就地取材,用當(dāng)?shù)氐闹駰l編制巨人瑪麗特的麻花辮,用采石場的廢棄石料制作巨石怪的臉和牙齒,最終成功地將這三個巨人在重慶的大山之中安了家,成為藝術(shù)節(jié)十分亮眼的一組作品。
“無論眼前的一切看上去多么黯淡和悲傷,我們終能振作起來,尋回心底那一份積極與熱愛?!边@是托馬斯對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低潮的回應(yīng)。這個講故事的人,也希望巨人們能夠喚起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愛護之心,看到每一片“廢柴”的價值。
棟梁//摘自環(huán)球雜志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