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4日,我們結婚了。
你在吉林省圖們市某部盡職盡責,我在省會長春工作,我們開啟了相距近500公里的異地生活。
2014年,新婚第一年,我們在磨合中爭執(zhí)不斷,從經濟大權歸屬問題到睡前洗澡與否的習慣,都可以相互“開炮”。但我們又彼此退讓,相互遷就。
生活有眼前的“摩擦”,也有詩和遠方。2015年,你到河北廊坊學習深造,雖然我們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遠到近千公里,但并沒有淡化彼此的思念與牽掛。你利用假期帶我到處走走停停,為我拍下美照不計其數(shù),從不吝嗇各種美食、小禮物……
2016年,因為身體緣故,你在家休養(yǎng)10個月,這是結婚之后你我朝夕相處最久的一年。遺憾的是,我的工作不巧變得異常忙碌,而你就做好后勤保障。你學習烹飪,變著花樣為我改善伙食;每當我加班至深夜回家時,夜深人靜的小區(qū)中,抬眼就能望到等我回家的燈光,讓我心中溢滿暖意;打開房門,看到你熟睡的身影,一整天的疲憊好像全部消失。
2017年6月,你返回部隊。10個月朝夕相伴的幸福時光之后,再次驟然分開何其不舍與難過,令我刻骨銘心。那段日子我時常以淚洗面,直到一個月后才慢慢習慣。
當年9月,新房裝修計劃被提上了日程。你無法隨時回家親自參與,我們只能在微信視頻通話中,一步一步商量著推進建設我們的小家。10月后的東北,氣溫下降,沒有供暖的建材市場如同冰窖。5個月的裝修工期,我跑遍了市內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場,挑選每一樣材料、每一件家具、每一臺電器……
我想要歐式風格,你堅持中簡風格;我喜歡整體亮色,你卻堅持素色;我想要簡約家具,你卻偏愛中式家具……在視頻里,我們一時堅持己見,一時又遷就對方。2018年2月,幾經磕磕絆絆,我們的新房裝修完畢。
5月,你休假回家,我們正式入住新家。永遠記得,新家的第一個夜晚,還沒接通網(wǎng)絡信號,房間里好像只有我倆說話的回音和心中消磨不去的幸福感。
因為傳媒行業(yè)的忙碌,這些年來我的身體可謂病痛不斷。為了順利備孕,我開始調養(yǎng)身體并愛上了健身。2018年12月19日,我卻被檢查出患卵巢囊腫,需要手術治療。
12月的東北,大雪紛飛。從被確診時的心驚害怕,到手術方案確定前反復檢查的瑣碎,我的內心是崩潰的:多希望你就在身邊,哪怕只是幫我背一下包……年關臨近,你們的執(zhí)勤安保任務早已排滿,任何人員不得請假外出。
不想年邁的父母擔心,我只輕描淡寫地告訴他們,我得了兩個囊腫,需要入院治療。我希望你和我保持統(tǒng)一口徑,但你還是在我術前告訴了他們實情。當家人匆匆趕到醫(yī)院時,我已經一個人辦理好入院手續(xù),在做術前準備。
同病房的病友和家屬夸我“堅強、勇敢”,但那是我31年人生里第一次躺上手術臺,“不緊張不害怕”那是安慰你們的。更換手術服時,我緊張得手腳冰涼,淚水蓄在眼眶,嗓子里不自覺地喃喃著“媽媽”和你的名字……
手術順利結束,我被推回病房后的第一時間,接到了你的視頻電話??吹侥愕乃查g,緊張、害怕和委屈一涌而上,淚如雨下。屏幕那邊,你滿眼的慌亂和心疼,還有眼中快要溢出來的淚水。婆婆和母親擔心我掉淚太多,讓你盡快掛了電話。你只是一個勁地交代婆婆:“媽,您一定幫我照顧好她,給她做點好吃的,謝謝媽……”
2018年12月31日,隨著單位的集體轉隸,你成為了長白山市某派出所的一名警察,我也從軍嫂“變身”為警嫂。這樣的身份轉變,和母親的經歷,一模一樣。
童年時,我對父親的印象是模糊的,好像有關于我的任何事情都是母親參與。那時,父親在空軍某部服役。直到1995年,我8歲時,父親把我們接到駐地,才實現(xiàn)了一家人團圓。2000年,父親轉業(yè)成為一名刑警,依然忙碌得不常歸家。小時候,總聽別人夸母親厲害,和她有了相同的經歷后,我才理解——那其實是軍嫂、警嫂們“愛的堅強”。
盡管也懂得軍人家庭的不易,但是6年的異地生活,讓我感覺疲憊,加上你的包容和遷就,讓我的脾氣一度任性、霸道,甚至有時拿捏著你對我的虧欠感而“得理不饒人”。你難得回家探親,走親訪友在所難免,等應酬一圈下來到家已經十分勞累,就想倒頭大睡。我卻堅持讓你先洗澡、洗漱,哪怕你已經睡著,我也會把你推醒。你認為我是“潔癖”,我也知道其實你直接睡覺也無傷大雅,但就是想任性。
再深厚的感情,也要面對“七年之癢”。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阻隔,我們只能隔著手機屏幕擔憂著彼此。50多天時間里,外界不斷停工、停產,我一個人面對家中的墻壁,心中恐慌卻無人訴說,甚至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癥。不想去打擾父母長年分居后難得的二人世界,更不想又讓他們擔心。雖然身體已漸漸恢復,但近兩年都沒有盼來寶寶,心里還是堵得慌。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座孤島,在這世上獨自支撐著一切。多想你能陪在我身邊,哪怕什么都不做,人在這里就好;可是你沒有,你依然遠在幾百公里之外……直到3月的一天,我艱難地開口和你提出“離婚”。
那天,天氣乍暖還寒。我一個人開車在回家的路上,無意中瞥見路邊一對小情侶,戴著口罩卻相互依偎。這個場景刺痛了我的眼睛,委屈、壓抑噴薄而出,腦海中只有“離婚”這個瘋狂的想法。
當夜,視頻通話時,我說:“大彬哥,我們離婚吧?!彼查g,空氣好像都凝固了。
你不停地追問原因,我們倆隔著手機屏幕,徹夜長談。你緊張而倔強:“媳婦,我自信也深信,你是愛我的,我也發(fā)誓,我對你的感情從未改變。”
隔著屏幕,我哭得稀里嘩啦,看不清對面你的神情,但能聽出你信誓旦旦的語氣。
你憂傷卻堅定地告訴我:“其實,我比任何人都想時時刻刻地陪伴在你身邊,給你做美食,陪你逛街。但是,你從認識我的那天起,你就知道我身不由己?!?/p>
我默不作聲,也知道你說得都對。那莫名說出口的“離婚”,只是我想要“你離我近點”“你陪在我身邊”的另一種表述。
“我都明白的,媳婦,你再等等我。我知道你想我,知道你渴望在一起,那你可以來看我?。∧愕脤ξ邑撠煱?,咱不離婚!”
道理我都懂。但是委屈久了、任性慣了,有些傷人傷己的話,像脫韁野馬一樣說出了口。
我曾問過父母:“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盡頭?”
母親勸我要知足:“幾個小時的車程不算遠。我和你爸爸結婚那會兒,單程就要兩天,匆匆見一面就得折返。異地不是離婚的理由,你愛他,就要愛他肩上的國家和人民……”
漸漸地,我意識到了自己的草率與任性。經歷一場“離婚”風波后,我們更加珍惜彼此。
我也曾問過自己:不論他身著軍裝還是警服,我都無法隨心所欲地牽著他的手;不論他休假還是請假,一個電話就能把他召回,哪怕他剛邁進家門……你委屈嗎?后悔嗎?
委屈,真有;后悔,絕不!
因為我愛的人是你,是我心中無人可代的你。因為是你,我愿意;也因為委屈,我在守候中慢慢成長、漸漸成熟。
9年異地生活,從軍嫂到警嫂,改變的是身份,對你的愛更加醇厚,對你的責任更加理解,對你的支持更加堅定。
(作者丈夫為退役軍人)
本文作者與丈夫已歷經9年異地生活,而且還將繼續(xù)異地下去,著實不易。
對軍嫂來說,在工作、家庭和思念等多重壓力之下,內心難免煎熬、焦灼,堅強、隱忍應對之后,從最愛的人那里尋找一個壓抑情緒的出口,哪怕偶爾“不講道理”、由著自己“任性”一回,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夫妻情深,困難總能除,矛盾總能解,溝壑總能平。
為女主人公的勇敢、坦誠感動,為這對夫妻的相扶相攜點贊,也鼓勵年輕軍嫂學會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正視內心的期待和需求,并通過合理方式表達出來?!叭涡浴薄罢f反話”甚至“鬧離婚”,是一種“愛到至深”但不成熟的真情流露,時時真心相見、適時吐露心聲是更好的愛的交流方式。
編輯/吳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