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網(wǎng)友對“蛋撻”一詞讀音的討論登上了熱搜。原來,“蛋撻”不應該讀作,它的正確讀音是。
漢語詞典顯示,“撻”只有這一種讀音,常見詞還有鞭撻、撻笞等。事實上,蛋撻是英語的音譯,即一種以蛋漿做餡料的西式餡餅。之所以不少人讀第三聲,可能與中國臺灣地區(qū)所稱的“蛋塔”在影視作品中的傳播有關。
說到這兒,生活中還有不少容易被讀錯的食物名詞,比如鯽魚( )、果脯( )、里脊( ,輕聲)等。另外,像撒貝寧的撒應讀作第三聲,懟人的懟應讀作第四聲。
有一些成語也容易讀錯?!氨┗ⅠT( )河”多少人讀成“暴虎河”?“馮”在古語里是“憑”的本字,“馮河”就是徒步涉水渡河,引申為有勇無謀、冒險行動。
“長歌當( )哭”是不是很容易讀成“長歌哭”?這個成語意思是用長聲歌詠或寫詩文來代替痛哭,借以抒發(fā)心中的悲憤?!爱敗钡囊馑际钱斪鳎x為。
“重( )足而立”不能讀成“ 足而立”,因為“重足而立”的意思是腳疊著腳站著不敢邁步,形容非常恐懼?!爸亍睉撟x成重疊的。
“虛與委蛇( )”的“蛇”不能讀作“ ”。為什么呢?一種說法是,“委蛇”是聯(lián)綿詞,只記音,不表義?!拔摺钡囊馑际请S順、順應的樣子,“虛與委蛇”就是對人假意殷勤,敷衍應付。
“冠( )冕堂皇”不應讀成“ 冕堂皇”,因為“冠”和“冕”指的都是人頭上戴的帽子,表帽子之意時,“冠”應讀成。
◆ 晚上睡不著,實在沒辦法,開始數(shù)羊,假裝一只羊一只羊從眼前跳躍奔跑。結果越數(shù)越清醒,最后數(shù)羊的節(jié)奏跟不上羊跑的節(jié)奏了。
◆ 小時候每次走夜路,我總感覺有人跟蹤我,于是養(yǎng)成了走幾步就猛回頭的習慣,10年之后,我就成了一名探戈老師!
◆ 朋友:“這次畫展又沒賣出去畫???”畫家:“沒有,但是很受鼓舞。”朋友:“為啥?”畫家:“有幅畫被偷了?!?/p>
◆ 今天,做飯的重任落在我的頭上。經(jīng)過一番倒騰,我做出兩菜一湯,就是味道有點……老爸嘗了一口,對我媽說:“老婆,今天是咱閨女第一次做飯,咱倆下館子慶祝一下吧!”
◆ 今天帶3歲的弟弟去電影院看電影,期間弟弟不鬧不吵,安靜地吃爆米花。看了40分鐘后,弟弟忽然對我說:“哥哥換臺……”
◆ 以后我要買大一點的手機,不是為了看視頻爽,也不是為了玩游戲,更不是為了面子,而是為了上廁所時,手機不小心掉馬桶里能卡住。
◆ 早上買早點時,看到牌子上寫著“皮蛋瘦肉3米3”,我還念了出來。然后老板說:“帥哥,這念‘皮蛋瘦肉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