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博,萬亞存,王潤潤
(1.河南省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3.神經(jīng)內(nèi)科,河南 鄭州 450003;2.鄭州澍青醫(yī)學高等??茖W校臨床醫(yī)學系,河南 鄭州 450064)
腦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vessel disease, CSVD)指顱內(nèi)小血管(包括小動脈、毛細血管及小靜脈)病變所致顱內(nèi)疾病,是老年人癡呆、運動障礙和腦卒中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病率占全部腦血管疾病的83.8%,起病隱匿且進展緩慢,發(fā)展至晚期時臨床結局較差[1];其臨床表現(xiàn)異質性較大,難以通過病理檢查確診[2]。運動障礙是預后不佳CSVD患者常見癥狀,包括步態(tài)障礙、平衡障礙及跌倒發(fā)作等?;贛RI的影像學總負荷評分能全面評估CSVD對全腦的影響[3],有助于診斷及評估預后。實驗室檢查血清缺血修飾清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MA)、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Lp-PLA2)及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亦是臨床評估CSVD的常用指標。本研究基于臨床及影像學總負荷評分分析老年(年齡≥60歲)CSVD患者運動障礙的危險因素及其與運動障礙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5月116例經(jīng)河南省人民醫(yī)院臨床診斷CSVD的老年患者,男76例、女40例,年齡60~83歲、平均(71.3±6.7)歲;MRI表現(xiàn)包括單獨46例腦白質病變、10例微出血、8例血管周圍間隙擴大,52例可見上述及腔隙性腦梗死等2種及以上表現(xiàn)。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MRI顯示符合影像學CSVD診斷標準[4],病因考慮為動脈粥樣硬化。排除標準:①既往腦卒中病史和/或伴卒中后遺癥;②合并多發(fā)性硬化、急性感染性多神經(jīng)根炎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顱內(nèi)感染及退行性神經(jīng)變性;③無法配合完成運動功能評估及MR檢查。檢查前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Philips Ingenia 3.0T超導MR儀行頭部掃描,行T1W、T2W、T2-液體衰減反轉恢復(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序列掃描,以及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和磁敏感加權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
由2名具有3年以上中樞神經(jīng)影像學診斷經(jīng)驗的主治醫(yī)師根據(jù)MRI表現(xiàn)得出CSVD影像學總負荷評分:①無癥狀腔隙性腦梗死部位≥1,計1分;②深部腦白質病變Fazekas評分≥2分或腦室旁腦白質病變(white matter lesion, WML)Fazekas評分3分,計1分;③大腦深部或幕下腦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 CMB)≥1個,計1分;④基底核區(qū)擴大的血管周圍間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 EPVS)>10個,計1分[5]。見圖1、2。意見存在分歧時,經(jīng)討論達成一致。
圖1 患者男,66歲,CSVD,影像學總負荷評分為4分 A、B.頭部軸位未標記(A)及標記(B)T2-FLAIR圖示側腦室旁腦白質高信號(圖B中的黃色標記); C、D.頭部軸位未標記(C)及標記(D)SWI示基底核區(qū)微出血灶(圖D中的黃圈標記) 圖2 患者女,64歲,CSVD,影像學總負荷評分為3分 A.頭部T2 FLAIR圖示左側頂葉腔隙性梗死灶(箭); B.頭部DWI示右側大腦皮層(長箭)及右側腦室旁白質(短箭)新發(fā)皮層下梗死
1.3 運動障礙評定 于入院次日采用Tinetti平衡與步態(tài)量表(performance 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 POMA)評估患者移動及動態(tài)平衡能力。POMA包括步態(tài)測試(POMA-G,共12分)及平衡測試(POMA-B,共16分)共28分,總分>24分表示無運動障礙,19~24分提示有跌倒風險,<19分提示跌倒風險高。將POMA評分≤24分歸為運動障礙組,>24分歸為非運動障礙組。
1.4 臨床及實驗室指標 收集臨床及實驗室相關資料。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IMA、Lp-PLA2及BDNF,檢測試劑盒購自廣東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分析軟件。以±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行t檢驗。采用χ2檢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針對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參數(shù),以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CSVD患者發(fā)生運動障礙的獨立影響因素。以Spearman相關分析CSVD運動障礙患者POMA評分與影像學總負荷評分及實驗室指標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分析 116例中,14例POMA評分<19分,35例19~24分,67例>24分;運動障礙組49例,非運動障礙組67例。組間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IMA、Lp-PLA2、BDNF、POMA評分及影像學總負荷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其余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116例CSVD患者臨床資料及影像學總負荷評分比較
2.2 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 血清Hcy、NGAL、IMA、Lp-PLA2、BDNF及影像總負荷評分均為CSVD患者發(fā)生運動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P均<0.05,表2)。
表2 CSVD患者運動障礙風險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2.3 相關性分析 CSVD運動障礙患者POMA評分與血清Hcy、NGAL、IMA、Lp-PLA2水平及影像學總負荷評分均呈負相關(rs=-0.60、-0.48、-0.69、-0.65、-0.72,P均<0.05),與血清BDNF水平呈正相關(rs=0.63,P<0.05)。
CVSD發(fā)病率逐年增高,急性發(fā)作常表現(xiàn)為腔隙性腦梗死及腦實質出血;出現(xiàn)運動障礙可表現(xiàn)為肌張力障礙、行走困難、步態(tài)障礙及平衡障礙等[6],原因可能是脊髓運動系統(tǒng)與皮質、基底核纖維聯(lián)系完整性被破壞及以執(zhí)行功能下降為主的認知障礙,增大顱腦外傷、肢體骨折風險,加重患者心理負擔[7]。
CSVD影像學總負荷評分是基于MRI表現(xiàn)的累積評分,可避免過度依賴CSVD單個MRI特征,更全面地反映CSVD對全腦的影響[8],故可作為影像學診斷CSVD的替代指標。既往研究[9]顯示,年齡、深部腦白質病變程度及腦皮質萎縮等是CSVD步態(tài)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運動障礙組CSVD影像學總負荷評分顯著高于非運動障礙組,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影像學總負荷評分是CSVD患者發(fā)生運動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且與CSVD運動障礙患者POMA評分呈負相關,與蘇岑等[10]的結果相符。
Hcy是人體必需氨基酸,也是細胞毒性因子,高Hcy水平是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通過氧化應激損傷內(nèi)皮祖細胞功能等途徑損傷內(nèi)皮細胞,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活性,抑制內(nèi)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反應,其對CSVD的影響顯著超過腦大血管病變[11]。血漿Hcy與大腦深部或腦室周圍WMH、腦白質疏松及基底核血管周圍間隙擴大的高負擔呈正相關,是認知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其水平有助于預測CSVD患者認知功能。本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障礙CSVD患者Hcy水平顯著高于非運動障礙者,提示Hcy是CSVD患者發(fā)生運動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且與CSVD運動障礙患者POMA評分呈負相關。
NGAL與炎癥免疫反應、細胞凋亡、細胞分化等病理過程密切相關,參與多種疾病,如肥胖、慢性腎病、冠心病、急性腦梗死等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可調(diào)節(jié)基質金屬蛋白酶9活性,進而調(diào)節(jié)炎癥反應并促進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在無癥狀頸動脈狹窄患者,血清NGAL可作為不穩(wěn)定頸動脈斑塊的重要生物標志物。血清NGAL升高的CSVD患者更易發(fā)生腦卒中,為CSVD患者影像總負荷評分升高的獨立危險因素[12]。本研究運動障礙組NGAL顯著高于非運動障礙組,提示NGAL是CSVD患者發(fā)生運動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并與CSVD運動障礙患者POMA評分呈負相關。
機體發(fā)生缺血/再灌注時,血清白蛋白通過缺血部位,其氨基酸序列被氧自由基破壞、降解修飾而生成IMA。CVSD患者腦血管病變可造成腦組織能量代謝障礙,使IMA升高;而IMA越高,影響機體運動功能的腦皮質及錐體束等組織損傷越嚴重[13]。Lp-PLA2可氧化水解氧化磷脂生成脂類促炎物質,導致血管內(nèi)皮細胞死亡、刺激黏附因子和細胞因子生成,參與心血管病變[14];Lp-PLA2能加重CVSD損傷,增加運動障礙風險。BDNF是具有營養(yǎng)神經(jīng)作用的蛋白質,腦血管疾病患者存在腦部能量供應障礙,導致BDNF過度消耗而使神經(jīng)功能損傷并出現(xiàn)功能障礙[15]。本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障礙組IMA和Lp-PLA2顯著升高而BDNF顯著降低,提示三者均為CSVD患者發(fā)生運動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并均與POMA評分相關。
綜上,血清Hcy、NGAL、IMA、Lp-PLA2、BDNF及影像學總負荷評分均為CSVD患者發(fā)生運動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且與POMA評分相關。但本研究樣本量有限,且為單中心研究,有待后續(xù)擴大樣本量、開展多中心研究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