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縣第三中學 王繼華
在《少年的你》這部反映校園暴力的影片中,陳念是一名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遭到了以魏萊為首三人組的霸凌。魏萊雖然表面上看來是乖巧的優(yōu)等生,實際上卻心思毒辣。在陳念與魏萊的一次交談中,魏萊無心說著陳念母親的事,她們在長長的樓梯上走,樓梯也是人生的階梯。陳念的拳頭越握越緊,她忍了太久了,內(nèi)心的憤怒釋放,過往她曾被推下樓梯的回憶片段冒了上來。所以,她“一時沖動”,選擇了“以牙還牙”,將魏萊從樓梯上推下去致死。
校園施暴者,大多是人格不健康的孩子。一個“熊孩子”的背后,必定站著某些“熊大人”。問題孩子的背后,必然是問題家庭和問題父母。
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碰到過一個這樣的女生:每次上課就吃東西,把方便面袋子放在桌子上啪啪地拍碎,然后肆無忌憚地抓一大把碎面,仰臉放進嘴里,咯吱咯吱像老鼠一樣地嚼著,旁邊的同學誰也不敢說她一句。有一次,跟她同桌的同學忍不住奪過了她手里的方便面,她一把抓過去,把同學的臉抓得鮮血直流。我把她拉到教室門口讓她反思,她大喊“老子不想上學了”,一溜煙地跑了。當時,我很氣憤,一個女孩子,怎么可以長成這個樣子?隨后打電話給家長。她的母親接到電話說,孩子跑回家玩游戲,說不想上學了。班主任又打電話給她的父親,她父親當時正在外地,接到電話哼了一聲“知道了”,就掛掉了。班主任只好跟孩子母親溝通,讓那學生停課反思幾天。三天以后,她的父親氣沖沖地來到學校,沖進老師辦公室,大聲嚷嚷著要打人,說老師和同學都欺負他女兒。
當時,我看著他卷起袖子,滿嘴臟話,沖進辦公室的樣子,真丑!他女兒在課堂上吃方便面的樣子、伸手打人的樣子、滿嘴“老子不上學”的樣子,像極了她的父親。隨后,我們對她的家庭作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母親跟著父親跑大車,孩子天天不吃飯,父親走南闖北,滿身江湖氣息,母親對父親言聽計從,傳遞給孩子唯一的教育理念就是:“誰都別怕,有你爸呢!”他們從來不知道一個女孩子該有的教養(yǎng)是什么,只懂得最粗暴的蠻橫無理者生存、溫和講理者淘汰的怪論。
忽然,我很可憐他們。這樣的孩子如果放任不管,她們必將成為校園里不和諧的音符,演變成施暴者,或者被孤立者。原來,你孩子在學校的樣子,就是你的樣子。孩子最可能的成長方式就是復(fù)制現(xiàn)在的你。
人們常說,父母前半生的樣子里,藏著孩子后半生的結(jié)局?!皣癫排蔽湟噫?,她以理科613分的好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她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脫穎而出,最終奪冠,背誦了2000多首古詩。武亦姝的父親是一名優(yōu)秀的律師,母親是一名美術(shù)教師,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她的父親每天下午4:30以后不用手機,專心陪孩子??嘈呐阕x十多年,背后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家長的高度自律和長久的陪伴是孩子學習力量的源泉。固然,我們做父母的不可能都接受過高等教育、擁有良好的職業(yè),但是,持續(xù)不斷的努力,以身作則的自律,長久的陪伴才是根本。當你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當你善良溫柔地對待他人,當你對生活充滿熱愛的時候……你的孩子都會看在眼里,他們會遵循著這些軌跡,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養(yǎng)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孩子不能都成為“國民才女”武亦姝,但至少得讓孩子做一個陽光自信、樂觀善良的人。
網(wǎng)上流傳的一篇名為《感謝貧窮》的文章,曾經(jīng)感動了無數(shù)人,作者是來自棗強縣貧困家庭的農(nóng)村女孩王心儀,她以707分考進北京大學。她在文章中寫道:“物質(zhì)的匱乏帶來的不外是兩種結(jié)果:一個是精神的極度貧瘠,另一個是精神的極度充盈。而我,選擇后者?!也幌嘈攀终频募y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她的家庭雖然貧困,但父母對教育與知識的力量充滿向往。她的母親說,知識是一條通向廣闊世界的路。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深深地扎根在他們?nèi)胰说男闹小N也唤袊@:教養(yǎng)真的與貧富無關(guān),那些貧窮的家庭,能教育出如此優(yōu)秀的孩子,是因為他們雖然物質(zhì)貧乏,但教育從未缺席。
父母和孩子是花與果的關(guān)系,如果你開得一塌糊涂,孩子也結(jié)不出碩果,一朵罌粟花,永遠結(jié)不出人參果。溫柔善良、寬容慈悲、積極向上、堅韌不拔會遺傳給孩子,而消極、抱怨、謾罵和暴力,同樣可以由父母遺傳給孩子。
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老師和父母一場漫長的修行。愿天下所有父母在這場修行里都能夠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