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杰克·倫敦
他繼續(xù)行走,隨意吐了口痰,卻被一種尖銳、爆裂的噼啪聲震驚。他又吐了一口,在空氣中,在痰落到雪地上之前,就爆裂了。他的目的地是亨德森港附近的營地,朋友們正在那里等他。他在兜圈子,四下尋找利用溪流從河中的小島運出木料的辦法。他希望在6 點前趕回營地吃飯。
他身后跟著一條狗,一條龐大的野狗,是狼和狗的混血品種,灰色的毛。它的本能比人類的判斷更能告訴它真相。事實上,氣溫并不是只比零下50℃低一點點,甚至達到了零下75℃。野獸有它們的直覺,它感到一種隱隱約約的威脅。
他注意冰面的變化以及那些彎道和拐角。他知道踩在什么地方才比較安全。他知道即便是極寒也沒有辦法把泉水凍住。他能感覺到冰面下流動的水,聽見雪面下冰碎裂的聲響。這么冷的天氣,如果打濕了鞋,是很危險的事。
突然冰面破了,狼狗掉進水里,它掙扎著爬上來,前腿和爪子全濕了,一瞬間,水就變成了冰。它立即咬掉了腿上的冰,然后躺在雪地上繼續(xù)咬掉腳趾間的冰。冰留在腳上就意味著腳會劇烈疼痛,而它并不知道這些,只是遵循本能,但男人知道。
實在太冷了!一個硫磺灣的老人曾經告訴過他這個國家的寒冷程度,真如他所說,而當時他居然還取笑那個人。
半小時了,他都沒看到水洼的跡象。就在這時,意外發(fā)生了,在一個看上去雪比較結實的冰面,他掉進了水里,水并不深,但是一直濕到了膝蓋。這讓他很惱火,詛咒這壞運氣?,F在他不得不生火,花一個小時來烤干衣服和鞋子。在如此寒冷的天氣,這極危險,他非常清楚這一點。
火堆變旺了。他把粗細不同的樹枝依次填到火里,火成功地燒起來了,他也安全了?;叵肫鹆蚧菫车睦先?,他說,沒人可以在零下50℃的嚴寒天氣中獨自旅行。但是現在他做到了。他獨自一人,遇到了意外。他生起了一堆火,拯救了自己。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臉和鼻子這么快就凍僵了。他也沒想到這么短的時間手指就僵死了。
石頭是人類原始勞動的第一代生產工具,也是人類之初,在與自然界生存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石”來運轉,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最初體驗!
觸摸到一根樹枝時,必須看著才能確定自己是否拿住了,他卻親眼看到樹枝從他的指尖滑落。
火在燃燒,跳動的火苗,伴隨著啪啪的聲響,以優(yōu)美的姿態(tài)舞出生命的希望。
壞事發(fā)生了。
他不應該在樹下生火的,他頭頂的樹枝上已經壓滿了積雪,一個星期沒刮風,樹枝到了承受的極限。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一大團雪掉下來了,火被壓滅了。剛才還燃燒的火堆頓時變成一攤碎雪。
他驚呆了,坐在地上呆呆地看著火被壓滅的地方,仿佛剛剛聽到對自己的死亡宣判似的。
但他很快就鎮(zhèn)定下來。也許老人家是對的,如果有另外一個人和他在一起,他就不會處于如此危險的境地了。但是現在只能靠自己來生火,這次絕對不能失敗。他又從洪水后的沉積中收集干草和小樹枝。一切準備就緒,他把手伸向兜里去摸第二片白樺樹皮。他知道它在哪里,他盡了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抓不住那片白樺樹皮。他的腳凍得越來越僵硬。這讓他有點恐慌,但他還是盡量控制住并冷靜了下來。他用嘴把手套戴好,前后甩胳膊,用自己的全部力氣用手在胸口上拍打。這個男人,在敲拳頭、甩胳膊時,對那個畜生天生長著一身溫暖安全的皮毛感到無比的羨慕。
他拿出一把火柴,手指已經失去了活動能力。他想到一個辦法,用牙齒把火柴咬住,在大腿上摩擦,大約劃了20 次,火柴著了。他銜著這根點燃的火柴去引燃白樺樹皮,但燃燒的硫磺氣體竄進他的鼻孔,引起他不住地咳嗽。結果火柴掉到雪地上,熄滅了。
那位老者的話是對的,絕望再一次讓他想到這點:零下50℃的天氣里確實應該結伴而行。突然,他用牙齒把手套咬掉,露出雙手,然后用雙掌夾著這一束火柴,他的胳膊還沒有凍僵,還能夾住火柴,在腿上劃。點燃了,70 支火柴一下子全點燃了,他這樣拿著火柴,手上又有了知覺,他聞到自己的手被燒焦的氣味,才感覺到疼痛。他忍著痛,笨拙地夾著燃燒的火柴去點白樺樹皮,卻沒法引燃——他的手掌擋住了火焰。他實在忍受不了,手猛地抽搐,燃燒著的火柴都掉在了雪地上,一股青煙升起,火柴熄滅了。
一種對死亡的恐懼向他襲來。這種恐懼使他深刻認識到,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他陷入恐慌,跳起來,開始沿著古老的河床往前跑。狗跟在后面,很快就追上了他。他瘋狂地跑著。在他的生命中,從未有過這種恐懼。奔跑讓他感覺好一些,也不再顫抖了。好幾次,他都失足摔倒,最后只能蹣跚地堅持著,他已經無法感覺到自己的鼻子、手指、腳。寒冷正在全面入侵他的身體。如果他跑得足夠遠,還可能跑到營地。但他腦海中另一個聲音卻說:“你到不了營地,那里太遠了,你會很快凍僵死去?!边@種想法促使他站起來,可是跑不過100步,又摔倒了。太可怕了,一旦他停下來,這種想法就會促使他開始奔跑。
他想不停地跑到營地的想法是行不通的,他沒有那么大的耐力。
這是他最后一次驚慌了。
他又想到了那個老人。他能清晰地看到老人的模樣,暖和、舒服地抽著一支雪茄。他閉上眼睛,進入了生平最舒適的夢鄉(xiāng)。
狗就坐在他對面,等著他起來。短暫的白天就要被漫長的黑夜取代,卻沒有一點火的影子。它從來沒見過一個人那樣在雪地上坐著卻不生火。他一動不動,最后,狗靠近他,聞到了死亡的氣息。它扭過頭,向著黑夜中寒冷的星空發(fā)出了一聲悠長又深沉的嚎叫。然后,掉過頭,朝著它所知道的營地的方向跑去,因為它知道那里有食物和火的提供者。
【閱讀導引】本文塑造了一個狂妄自大、不懂敬畏大自然威力的淘金者的形象——弄濕了雙腳,將火生起,但沒有注意到頭頂樹上的積雪;雖然有強烈的求生意志,但最終還是敗在了大自然的手中。杰克·倫敦通過淘金者的悲劇對人類提出了警告:“如果不了解自己賴以生存的條件和促使自己衰亡的力量,他們即使懷著強烈的生存愿望、厭惡死亡,也是枉然?!?/p>
【文本聚焦】“自然主義”是一種展現真實的社會現實和人類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中人類的悲慘命運的文學創(chuàng)作傾向?!渡稹诽N涵了濃厚的自然主義,請據此談一談小說中作者是如何表達自然主義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