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善
2019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由“用生命在拍攝”的《徒手攀巖》(Free Solo)摘得,片中的主人公亞歷克斯在絕壁上的孤身懸命和無所依托,深深地刺激到人們的內(nèi)心。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兼攝影師金國威和伊麗莎白·柴·瓦沙瑞莉,是一對華裔夫婦,兩人之前曾合作拍攝了紀錄片《攀登梅魯峰》,影迷評價說:“世界上最好的兩部攀巖電影,都是這對夫妻拍的?!苯饑藫螌а莺蛿z影師外,還是世界級探險家和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著名極限攝影師,上天入地是他的日常工作。與《徒手攀巖》的主人公亞歷克斯相比,他的傳奇故事毫不遜色。
Free Solo被視為十大危險運動之首,指的是單人徒手無保護攀登,攀登者不攜帶任何攀爬工具和繩索,所有裝備只有登山鞋和石灰粉,要么成功,要么死亡,死亡率幾乎是50%。
生于1985年的亞歷克斯是徒手攀巖界的大神,之前關于他在網(wǎng)上最多的搜索是“亞歷克斯死了嗎”。受父親影響,11歲的亞歷克斯開始攀巖,18歲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錄取,但他19歲就輟學了,“因為我不喜歡大學,我對我學的東西不是很有激情,我真正覺得有激情的就是攀巖”。
輟學之后,亞歷克斯弄了一輛房車,一住就是十幾年,開著車跟著天氣走,尋找適合攀巖的地方。亞歷克斯不抽煙不喝酒,是素食主義者,閑暇時最喜歡讀陀思妥耶夫斯基。
“攀巖宇宙中心”、位于美國加州優(yōu)勝美地國家公園的酋長巖,在亞歷克斯之前從未有人以無保護的方式登頂過。酋長巖最高的垂直落差超過900米,一般攀巖高手在有保護的情況下會花三到五天的時間才能攀爬上去。但是,在2017年6月3日,亞歷克斯僅憑一小袋石灰粉和雙手雙腳,花了3小時56分鐘就成功登頂,亞歷克斯的這一壯舉被稱為是“無保護攀登界的成功登月”。
紀錄片《徒手攀巖》講述了亞歷克斯攀登酋長巖的過程,前70分鐘是亞歷克斯的準備過程。片中的亞歷克斯絕對不是個一心想冒險、頭腦發(fā)熱的狂人,他熱愛攀登,但是對自己所做的一切也異常理智和清晰。亞歷克斯在8年前就計劃征服酋長巖,為此他進行了周密的準備工作,對攀登的線路進行精確劃分,并且多次試攀登,可以說,最后的FreeSolo,亞歷克斯已經(jīng)胸有成竹。而影片的后20分鐘則是亞歷克斯最為緊張刺激的攀登過程,就連攝影師也多次把視線轉(zhuǎn)移,連聲說“不敢看”。
拍攝這部紀錄片顯然并非易事,首先源于金國威和亞歷克斯的彼此信任,作為攝影師和朋友,金國威已經(jīng)拍攝了亞歷克斯將近十年。拍攝過程中,金國威團隊對亞歷克斯所做的事情持一種中立態(tài)度,劇組人員都遠遠觀察著亞歷克斯,不能喊開拍或停止,唯恐給登山者造成壓力。
其次,為保證安全,整個劇組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yè)攀巖選手,金國威本人就是攀登高手。在拍攝過程中,攝制組除了動用無人機和直升機之外,還有8名早早在巖壁各處等候拍攝亞歷克斯攀爬畫面的攝影師。他們背負幾十斤重的攝影器材和攀登裝備掛在繩索上,隨著亞歷克斯一起上升,有幾百米的繩索需要打理,攝影師必須讓繩索整潔地盤在身側(cè),任何失誤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包括不小心掉落的鏡頭蓋、不小心踢下的石頭。
最終,《徒手攀巖》用了807天制作完成。這部紀錄片由內(nèi)行人拍攝的好處在于,他們知道怎么拍才能展現(xiàn)出亞歷克斯技術的高超。酋長巖因為是整塊花崗巖,所以巖壁光滑,大多數(shù)凹凸處的深度和高度不足1厘米,有些甚至只有幾毫米,在《徒手攀巖》中,大多數(shù)鏡頭特意捕捉了亞歷克斯用手指扣住各個凹凸處的畫面,沾滿石灰粉的手指多次出鏡,這些鏡頭讓內(nèi)行人看了嘖嘖稱奇,外行人看到也會感覺驚心動魄。
能夠和亞歷克斯成為好友,是因為金國威與他惺惺相惜,兩人都是不走尋常路的冒險者。曾經(jīng)有記者問金國威,你認為你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金國威的回答是:“能活著就是最大的成就?!?/p>
金國威的父母20世紀60年代去了美國,在當?shù)卮髮W擔任圖書管理員。金國威1974年出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和其他ABC-樣,父母對孩子寄予厚望,把錢都花在金國威和姐姐的教育上,希望金國威長大后成為一名律師或者醫(yī)生。金國威從小彈鋼琴、拉小提琴、學游泳、練武術、愛閱讀,以全A的成績高中畢業(yè)后就讀于明尼蘇達州頂尖私立文理學院卡爾頓學院,主修亞洲研究。他一向是父母心中的驕傲,但因為大學期間愛上了攀巖運動,而成為家中的“逆子”。
為何會喜歡攀巖、登山這些戶外運動,金國威追憶起來,說可能是天性,小時候自己就總是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我們家房子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森林,我總是在里面追逐玩耍。我第一次和家人去美國西部旅行看到洛基山脈,我就知道我未來注定要與山群野外打交道?!?/p>
大學畢業(yè)后的金國威顯然無法適應鋼筋水泥的城市,一番掙扎之后,他決定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開著一輛二手車開始了他浪跡天涯的生活。后來投入極限運動中,金國威愈發(fā)清楚,自己的離家并非是一場短暫的青春期叛逆,而是他要全力以赴一生追求的事業(yè)。
金國威18歲才接觸攀巖,之前并沒有上過正規(guī)的培訓課程,大學畢業(yè)后,他和朋友們在世界各地旅行、攀巖、滑雪……金國威曾跟登山家從拉薩出發(fā),來到羌塘保護區(qū),無補給徒步穿越30天;也曾跟隨極限滑雪板攝影師從珠穆朗瑪峰正北面滑雪下山;他還和朋友去攀登世界上最難登頂?shù)纳椒逯灰灰幻肤敺?,這個經(jīng)歷被他和伊麗莎白·柴·瓦沙瑞莉拍攝成紀錄片《攀登梅魯峰》,兩位導演也因此片結(jié)緣成為夫妻。
眼見兒子不會回心轉(zhuǎn)意,母親對金國威最大的要求就是:“別死在我前面。”遵守諾言的金國威說每次在戶外探險的關鍵時刻都會問自己:“我能信守諾言嗎?”
多年來,金國威在生死邊緣走過多次,僅遇到的雪崩就有好幾回,其中2011年冬天,在懷俄明州的杰克森,他曾被困在60米的雪崩中?!拔艺娴姆浅P疫\能夠存活。實際上,我當時根本沒可能生還的,也不知怎么就逃出來了?!苯饑钩挟斪约涸谂c死神打了照面之后,曾經(jīng)消沉了一段時間,考慮自己所做的一切值不值得,而考慮的結(jié)果是,“難以征服的山峰讓我能不斷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我可以感受到擁有生命的全部意義”。
人們喜歡贊揚勇氣,但在金國威看來,恐懼同樣可貴,因為它是一種能夠激發(fā)人的自我防衛(wèi)意識的重要機制。另一方面,正如同亞歷克斯曾經(jīng)是個學霸一樣,金國威認為自己的成功與受過良好的教育有關,學識和哲學思索讓他能保持一個正確的觀念,不會淪為一名“莽夫”:“正是因為受過良好的教育我才知道如何寫作,如何思考,如何研究所有的這些才能,讓我成為一名合格的探險家和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