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瑩
鐵畫由鐵鍛制而成,觸之冰冷,然而在其背后卻隱藏著一段世代傳承的溫暖故事。
在蕪湖,儲氏家族是鐵畫的主要傳承者。儲氏鐵畫傳承百年,歷經三代。從儲炎慶到儲金霞,再到如今的傳承主力——儲鐵藝,儲氏一族為蕪湖鐵畫的傳承與保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書寫了鐵畫史上光輝的一頁。
儲炎慶,安徽省桐城縣樅陽鎮(zhèn)人,生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他幼時喪父,少時喪母,曾帶著妹妹沿街乞討度日。12歲時,經鄰居介紹,在湯溝鎮(zhèn)鐵匠鋪當起了學徒,3年期滿后,又在安慶一家鐵匠鋪幫工。
一次偶然的機會,儲炎慶在閑談中得知清代蕪湖鐵匠湯鵬創(chuàng)制鐵畫的故事,并了解了他為提高鐵畫藝術水平而向畫家蕭云從學畫的經歷。儲炎慶自己也是鐵匠,所以對此特別感興趣,記憶也特別深刻。當時的他雖未見過鐵畫,但已產生了要學習鐵畫技藝的念頭。
19歲時,儲炎慶來到蕪湖,在沈義興鐵匠鋪幫工。沈老板有制鐵畫的技藝,但不肯外傳,儲炎慶便抓住各種機會,細心觀察沈老板的運錘、接火方法,并反復模仿操作,久而久之,居然制成了鐵畫。
后來,儲炎慶在親友的幫助下,于蕪湖花津橋開設了永昌鐵鋪,以打鐵器及制鐵畫為業(yè)。時值軍閥混戰(zhàn),市場上一片蕭條,永昌鐵鋪瀕臨倒閉,蕪湖鐵畫也面臨發(fā)展困境。
儲炎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永昌鐵鋪的鐵畫重新問世。1956年,在政府的委托和支持下,儲炎慶牽頭組建了鐵畫恢復組,致力于鐵畫藝術的恢復工作。1959年,儲炎慶帶領眾多匠人,根據安徽畫家王石岑的畫稿,耗時兩年完成了巨幅鐵畫《迎客松》,該作品被陳列于人民大會堂貴賓接待廳。
在此同時,儲炎慶還向安徽師范大學藝術系教師及蕪湖畫家請教,深入探討畫理,將國畫技法與鐵畫技藝熔于一爐,大大提高了鐵畫的藝術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儲炎慶將一身技藝傳授給了女兒儲金霞、外甥楊光輝等人,使鐵畫藝術得以傳承下去。
儲金霞
儲鐵藝
儲金霞是儲炎慶長女,自幼受父親熏陶,熱愛鐵畫藝術,并在多年的鉆研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
如今77歲的儲金霞從事鐵畫創(chuàng)作已60余年,雖歷經風雨卻矢志不渝,以傳承、發(fā)揚鐵畫藝術為己任。她創(chuàng)立了“儲氏鐵畫”品牌,先后籌資成立了鐵畫研究所、儲氏鐵畫工藝廠、儲氏鐵畫工藝品銷售中心,開發(fā)了多種鐵畫新品,使鐵畫藝術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生于鐵畫世家的她自16歲起便跟隨父親儲炎慶學習鐵畫鍛制技藝,她說:“我從小在鐵畫世家的氛圍里長大,可以說鐵畫的發(fā)展史就是我的成長史?!?/p>
作為鐵畫藝術傳人,她不僅繼承了父親的精湛技藝,而且創(chuàng)新使用了淬火、疊鍛等工藝,大大豐富了鐵畫的創(chuàng)作手法。她制作的以山水、人物、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等為題材的作品不僅造型優(yōu)美、栩栩如生,而且古樸典雅、意境深遠。
儲金霞擅長鍛造宏篇巨幅,同時又能制作出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精美小品,為鐵畫的傳承和發(fā)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2006年,蕪湖鐵畫躋身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儲金霞感到莫大的欣慰。2007年,儲金霞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同年又成為首批“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2009年,由張志和教授歷時兩個月創(chuàng)作、用楷書大字書寫的《中華頌》經儲金霞及其弟子之手鍛造成長18米、高3.72米的鐵藝書法,懸掛于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這是繼《迎客松》等作品之后,儲氏鐵畫再一次進入人民大會堂。
“一生將一件事做到極致”,這句話放在儲金霞身上再合適不過。她經常說:“雖然我是一個創(chuàng)作鐵畫、打鐵的女人,但我要做鐵打的女人。如果不做鐵打的女人,就成為不了打鐵的女人?!?0余年來,從艱苦學藝到執(zhí)著堅守,再到開拓進取、榮譽等身,飽嘗酸甜苦辣的她早已練就一副“鋼鐵”之身。
儲鐵藝由祖父儲炎慶取名“鐵藝”,取“將鐵畫藝術世代相傳、發(fā)揚光大”之意。多年來,儲鐵藝沒有辜負祖父的期望,一直在鐵畫藝術的道路上執(zhí)著求索。
儲金霞與儲鐵藝等人探討《中華頌》的制作
1988年,儲鐵藝初中畢業(yè)后進入工藝美術廠跟啟蒙老師張家康學藝,后又到鐵畫研究所跟隨儲金霞繼續(xù)鉆研鐵畫技藝。
在儲鐵藝看來,鐵畫技藝雖是祖輩傳承下來的傳統(tǒng)技藝,但藝術追求要立足當下,不斷創(chuàng)新。他并不滿足于傳統(tǒng)的取材,而是注重從生活中尋找更多的靈感。
為了把螞蟻做得逼真,他特意在花鳥魚蟲市場買了幾只螞蟻,觀察了一年多再進行創(chuàng)作。為了方便觀察,他還養(yǎng)魚、養(yǎng)蟹,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作為鐵畫世家傳人,儲鐵藝將蕪湖鐵畫的傳承與發(fā)展視為自己最大的責任。2017年,他作為國家藝術基金“蕪湖鐵畫藝術人才培養(yǎng)項目”的專職老師,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傳授鐵畫技藝。2018年,牽頭起草了安徽省地方標準《蕪湖鐵畫鍛制技術規(guī)程》。2020年,代表安徽省參加全國首屆職業(yè)技能大賽,助力蕪湖鐵畫入選“最受歡迎的中華十大絕技”。
為了讓這項傳統(tǒng)技藝走進百姓生活,他勇于創(chuàng)新,不僅嘗試借鑒油畫藝術,給鐵畫上色,還探索鐵畫藝術與家居用品、文創(chuàng)產品的結合,開辟出了一條傳統(tǒng)技藝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發(fā)展之路。
對于未來,儲鐵藝信心滿滿。他相信,蕪湖鐵畫正在走向一個新的更加美好的時代。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一起弘揚鐵畫藝術。
百年來,儲氏一族接續(xù)傳承,他們將滿腔熱愛融入冰冷的鐵片,用脈脈溫情傳遞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