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風
藝術是一輩子的事。
本文主人公
“爸爸,要是我能有這么一對金耳墜就好了?!标兾鳉v史博物館內,一個女孩隔著玻璃指著一件細金飾品脫口而出,洪亮的聲音引得觀者紛紛側目,一旁的父親尷尬地干笑了兩聲。
說話的女孩叫趙琳靜,誰能想到,就是這么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幾年之后便成了細金工藝的非遺傳承人。為了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她別出心裁地將細金工藝與唐詩宋詞相結合,把詩詞制成一件件精美的飾品,并戴著它們舉行了自己的唐式婚禮,讓詩意走下書本,扮美生活。
趙琳靜是一個1987年出生的女孩,生長在西安書院門。在十六朝古都文化氛圍的浸潤下,她從小就對一件件精美的漢唐文物情有獨鐘。那時候,別的少女喜歡逛服裝店,她則經(jīng)常去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
18 歲那年,趙琳靜又一次拉父親去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這次,她被一件唐代的蓮瓣紋嵌寶石金耳墜迷住了。這件耳墜是由黃金打制的,外層由8 朵精巧的小花組成菱形蓮花瓣,中間突起一組花,花中站立著一只小巧玲瓏的鳥。趙琳靜越看越喜愛,忍不住湊近玻璃仔細看,那花朵竟然并不是一整片,而是用極細的金絲一根一根繞結而成的。
父親是當?shù)匾晃恢挠竦駧煾担瑢鹌鞯人囆g品也有涉獵,他對趙琳靜說,這叫花絲鑲嵌,又名細金工藝,是將金、銀、銅抽成細絲,然后堆疊編織起來,呈現(xiàn)金碧輝煌的效果。因為細金工藝用料珍奇,工藝繁復,多為皇家御用之物?!罢婷腊?!”趙琳靜忍不住贊嘆:“能戴這么精致的耳飾的,該是一位多么溫婉的唐代女子啊。”
也許是女孩子的愛美之心使然,從這一刻起,趙琳靜便萌生了學習細金工藝的想法。其實,她的初心,不過是為自己親手制作一件精美的細金飾品。父親以為趙琳靜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幾個月后,她毅然動身去了北京,拜細金工藝的傳承人為師。
原以為,細金工藝只是將金、銀、銅抽成細絲制作飾品,真正深入學習,趙琳靜發(fā)現(xiàn)并非那么簡單。就拿她喜歡的那件蓮瓣紋金耳墜來說,雖然鏤空金球由花絲編成,但底下鑲的翠玉小片,卻采用了琺瑯、點翠、鏨刻、鍛造等工藝。可以說,細金工藝并不是一項單一的技藝,而是一項綜合了其他工藝的繁復技藝。就拿點翠來說,從眾多的鵝毛和絲帶中,找到那個顏色最合適的,營造出如翠鳥羽毛般的光澤感,著實困難。
在老師的帶領下,趙琳靜一次次去琢磨,去研究,經(jīng)常一站就是一天。那時候,老師經(jīng)常向他們講述工匠精神。他說,如今能夠完整掌握花絲鑲嵌整套秘技者全國不足10 人,挽救瀕臨失傳的技藝,是匠人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趙琳靜聽得熱血沸騰。
不久,趙琳靜制作的一只花絲盒引起了老師的注意。那個花絲盒通體銀白,合起來是一只展翅高飛的蝴蝶,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由一根根銀絲繞成,輕盈靈動。老師把這只花絲盒拿在手里,戴著眼鏡翻來覆去地欣賞,不住地贊嘆:“才學十幾天,就可以做出這么精細的花絲盒,你以后做的活兒一定是好活兒!”大家都向趙琳靜投去贊賞的目光。
2013年,回到西安后,趙琳靜成立了自己的珠寶工作室,準備大展拳腳。
趙琳靜醉心于這種金與火的藝術,日復一日地學習鉆研,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著傳統(tǒng)工藝的華美。最初,她只是復刻,依照故宮博物院或者各地藝術博物館里收藏的漢唐精美飾品,進行仿制。漸漸地,隨著技藝提高,她想要獨立設計,做出有創(chuàng)意的細金工藝飾品。
2015年,在高亢的詩詞和曼妙的音樂聲中,央視又一年的《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徐徐拉開帷幕,“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敝鞒秩硕渖碇簧碇惺蕉Y服走出來,水晶燈下,禮服上的金線銀絲熠熠生輝??粗@璀璨奪目的場景,趙琳靜心中一動,如果把詩詞的意境融合進細金工藝里,豈不是能制作出一些具有文化創(chuàng)意的作品?
趙琳靜最喜歡李白的《鳳凰曲》:“嬴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獨去,更有攜手人?!惫糯呐觽儨赝褓t淑,在面見男子時都是比較害羞的,于是手持一把寶扇遮擋面龐,掩飾住羞澀。趙琳靜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嬴女手持寶扇翩翩而來的場景,她要根據(jù)這句詩的意境,制作一把寶扇。
首先是設計。趙琳靜查閱了很多資料,光初稿就用了厚厚一沓A4 紙。定稿之后,就是燒制。根據(jù)設計,在制作寶扇時,有細金工藝、鏨刻、空窗琺瑯、金粟焊綴等多種工藝,其中空窗琺瑯因為有著絕美的透窗效果,用來制作扇面,可以營造出柔和縹緲的色彩,再搭配起伏的曲線,做出扇面薄紗般的感覺。這需要極其精確的腕力,用力過大或過小都會改變表面的弧度。
趙琳靜要將一根根細過發(fā)絲的花絲焊接在器物上組成紋飾,火頭上稍有閃失就會前功盡棄。正值夏天,趙琳靜埋頭在工作室里拉花絲,做了好幾天也不滿意。她打電話去問北京的老師,老師告訴她,那是腕力不夠,或者說,是自己對腕力的控制不夠?!坝惺裁崔k法能改善嗎?”趙琳靜虛心地問。“這是基本功,就像學打拳一樣,要先練習掃地提水蹲馬步等基本功,基本功不過關,練什么都是白搭……”
聽了老師的話,趙琳靜才知道,原來是自己急于求成了。為了練習腕力,她找來鋼砧子和鐵提梁,每天晚上練習磨鋼砧子,打鐵提梁,汗水打濕了頭發(fā),浸濕了衣衫。
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半年,一天晚上,母親來找她吃飯,驚訝地發(fā)現(xiàn)她在火爐邊“叮叮當當”地打鐵。母親不解地問:“咱是金匠不是鐵匠好嗎?”聽了女兒的解釋,母親心疼地摟著她,為她擦去額頭上的汗珠:“沒想到做細金工藝會這么辛苦,真是難為你了!”
細金工藝堪稱金屬工藝的極致工藝。在拉花絲時,趙琳靜要將金銀拉成發(fā)絲一般細,編織或堆壘出各種形狀。一天傍晚,一個朋友來找趙琳靜逛街,得知她在工作室里拉花絲,朋友不屑地撇撇嘴:“如今是工業(yè)時代,用機器做就行了,干嗎遭這份罪?”趙琳靜正在用鑷子吃力地一點一點卷花紋,大氣也不敢出一聲,等停下手,她嘆了口氣,無奈地說:“手工拉花絲,花絲直徑可以達到0.1 毫米,比頭發(fā)絲還細,而機器澆鑄出的花絲,最細的直徑只能達到0.5 毫米?!迸笥崖牭媚康煽诖?。
金屬和琺瑯釉料的收縮膨脹比不同,燒制時極易造成開裂,嚴重時甚至導致前功盡棄。那年夏天,趙琳靜頂著40℃的高溫,每天守著1000℃的火爐燒制14 個小時,連續(xù)兩個月,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失敗,最終制成了所需的兩片空窗琺瑯。就這樣,趙琳靜終于制作出了一把空窗琺瑯鳳求凰嵌寶扇。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边@首詩句出自清代查慎行的《鳳城新年辭》,描述的是新年之前,婦女們用自己的巧手剪裁頭飾,在臉上畫彩描金,把眉毛描畫得有如鬧動的蠶蛾觸角。
鬧蛾不就類似于蝴蝶嗎?趙琳靜有感于這一情景,制作了一對鎏金蝴蝶釵。為了使花紋更加精美,趙琳靜給釵面加上了蔓草做裝飾??粗@件精美的飾品,就連身為玉雕師傅的父母也感嘆:“怪不得在古代,細金工藝主要用于皇家飾品的制作,真是太美太震撼了!”趙琳靜給自己的作品取名為鎏金蝴蝶蔓草釵。
漸漸地,周圍的朋友也體會到了手工制作的好處。手工制作有機器加工才能達到的精密勻整,卻能避免機器加工所造成的彎折和角度生硬等問題。可以說,手工制作能賦予飾品生命。
就這樣,查閱了唐詩、《唐六典》和《新唐志》,以及當代一些專家的研究論文后,趙琳靜陸續(xù)制作了很多唐代飾品。其間,她獨立設計制作的花絲盒獲得首屆傳統(tǒng)首飾藝術品“天工精藝獎”優(yōu)秀作品獎,在北京國展2016 傳統(tǒng)首飾藝術品鑒賞區(qū)參展。
趙琳靜經(jīng)常說,市場里有最深刻的文藝。一次,她按客戶要求,耗時3 個月完成一件細金作品,談到費用時,客戶瞪大了眼:“這才用了多少黃金??!你一開口就幾萬元,一克黃金難道值幾千元了!”趙琳靜無奈地解釋:“細金工藝更多的是工藝價值,不能只看黃金的價值。”客戶不依:“我給你1.2 萬元,頂天了!”趙琳靜無奈,這是“開張生意”,為了讓工作室運轉下去,她只能硬著頭皮答應。她有些無奈,如何讓作品價值與消費意識平衡?如何讓消費者為藝術價值埋單?自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維持工作室運營是艱難的,但趙琳靜從不氣餒。從迷上細金工藝到現(xiàn)在,她常常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沉浸在研究細金工藝的境界里。
細金工藝因為內斂含蓄又高貴,過去是屬于古代皇家技藝,如今,隨著普通大眾審美能力提高和生活條件漸好,細金工藝也需要被普通大眾熟知。趙琳靜決定舉行一場唐式婚禮,更好地向普通大眾宣傳細金工藝,鼓勵人們傳承歷史文化。
2022年9月12日,高朋滿座。典雅的音樂聲中,趙琳靜身著大紅喜服,雙手持一把團扇徐徐從內室走出。剛一露面,她滿頭華麗精巧的首飾引得賓客們伸長了脖頸兒:鎏金銀鈿頭釵、鎏金銀花鈿、鎏金銀步搖……只見懂行的賓客介紹說:“看,新娘手中所持用來遮面的那把扇子,就是空窗琺瑯鳳求凰嵌寶扇,是所有飾品中耗時最長難度最大的?!?/p>
聽到這里,趙琳靜的工匠朋友說道:“新娘身上30 多件首飾,都是她親手制作的細金工藝飾品,她是細金工藝的非遺傳承人……”賓客們嘖嘖稱奇。
在這場婚禮中,賓客們從趙琳靜一身細金工藝的飾品上,體會到了追求精細、講究細節(jié)、精美含蓄的東方之美。因為這一場唐式婚禮,更因為這一身詩詞飾品,一時間,趙琳靜名聲大噪,她所喜愛的細金工藝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匠人們也要吃飯,趙琳靜始終認為,藝術不能束之高閣,而是要在應用中煥發(fā)生機。她堅持每年參賽,不管是全國性還是地方性的賽事,她幾乎不缺席,為的就是讓更多人了解細金工藝。
不僅如此,為了讓更多手工藝愛好者體驗細金工藝的手工制作,趙琳靜不僅進入博物館做公益性講座,還舉辦細金工藝研習班。在她的研習班里,學員們跟著趙琳靜焊、堆、壘、織、編……有學員驚呼:“原來金子燒熔之后,可以拉成這么細的絲!”很多學員第一次戴上親手做的首飾,驚嘆:“生活,原來可以如此精致?!?/p>
“藝術是一輩子的事。”趙琳靜說,“希望我可以永遠為熱愛全身心投入,創(chuàng)作出更多展現(xiàn)詩詞意境的作品,讓更多人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