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楊寨中心小學 司維國
從培養(yǎng)學生美術興趣開始,教師要調動學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變成生活中的愛好,讓緊張的學習生活得以放松。在高效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從而激發(fā)他們對美術的興趣,尊重學生的聯想,再去做出正確引導,讓學生體會美術的樂趣,從樂趣中培養(yǎng)興趣。
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到產生興趣是有一定過程的,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事物開始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可以讓學生更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課堂情境演繹的方式方便學生投入到相應的情境中,便于學生理解知識,教師在學科知識內容講解中需要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小學生對美術相關的知識了解甚少,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只是單純按照課本知識給學生講解,會使學生在理解中有所欠缺。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構建一定的場景,方便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在現階段教學中可以發(fā)現,學生自身對學科學習的興趣至關重要,有了興趣,學生在知識學習以及問題思考中會更加主動。良好的課堂構建方式,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關注學生的興趣是學好學科的關鍵。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思維發(fā)展還不夠健全,興趣的引導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主動性,如果教師只是單方面給學生講解知識,會導致學生過于依賴教師,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例如,教師可以出一些特定的課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探求知識的欲望。學生可以動手畫出自己需要的材料,通過情境演繹來匯報成果,然后小組進行比賽。這樣在激發(fā)學生對美術興趣的同時,也鍛煉了動手能力,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境,會使他們有成就感,這樣也可以營造出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師也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內心,以此來提升他們對美術課堂的興趣,因為愛玩是每個學生的天性,在游戲中能更好地激發(fā)出他們對美術的好奇心,把游戲融入教學內容中,在愉快的氣氛下讓學生產生興趣。美術學科知識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較為簡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拘泥于教學形式,在課堂中有效融入游戲,充分帶動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更活躍的氛圍。實際上,無論哪一階段的學生,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熱衷于輕松活躍的氛圍,游戲的形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快融入其中;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游戲中深入思考知識,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在目前的學科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情況,游戲的形式可以很好解決這一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
比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兩片草地,學生分成兩組分別畫出草地上可以有的動植物。用畫畫的方式,把學生帶入大自然的世界,他們會活躍起來,認真回想。在作品完成后,每組找一位學生把圖畫編成故事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這樣既提升了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教師也完成了教學目的,大家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度過這節(jié)課。
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導者,不能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授課,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加到學生身上,更不要把學生思維固定在某種框架中,要以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在學生有想法進行繪畫的時候,教師要采取鼓勵表揚的方式,這樣在增強學生的信心的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教師對待學生的作品,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作品里的每一筆每一畫都是他們認真努力后的結果,是他們最真實的想法,當然,每個人的繪畫能力不同,得到的成績肯定也會大有差異。能力弱一點的學生就需要教師巧妙地加以引導,從而激發(fā)出他們的興趣。贊揚鼓勵式教育會提高學生的信心,會讓他們對繪畫充滿想象,能更好地提高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教師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會帶給學生更好的體驗感,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加熱衷于受到教師的關注,如果課堂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適當有效的評價,就會發(fā)揮更好的效果。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他們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在學習時教師的鼓勵會給予學生持續(xù)不斷的動力,教師單方面的評價會讓學生得到的動力較少,如果結合一定的具體事例,會讓學生感受到在課堂學習中所獲得的成就感,不斷增強學生課堂學習的動力,進而提高學習質量。
教材雖然不能作為教師講課的主要內容,但是讀懂教材也是關鍵,教師要理解教材編者主要想要表達什么,讀懂教材,再把自己的想法和教學相結合,這樣學生才能對課本上的知識做出很好的理解。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是獨特的,但每位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對課堂教學充滿好奇,帶著興趣去度過每節(jié)課。如今迅速發(fā)展的多媒體,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視覺沖擊,他們充滿了好奇。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課方式上有一定的更新,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準備教學。利用多媒體,找到合適的切入點與學生產生共鳴。在多媒體上把重要的知識點巧妙地和動畫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然后,去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這樣上課的內容不僅生動,而且課堂的氣氛輕松,學生也很自然地對美術產生興趣。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自己到多媒體上繪畫,自由發(fā)揮,展開想象。但并不是多媒體上所有的方式學生都要學習,教師必須加以正確的引導,才會有更高的學習效率。多媒體的教學,能強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滿腔熱血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樣的方式,課堂教學效率也自然會有很大的提升。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會發(fā)現美。讓教育回歸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白美術在生活中是豐富多彩的,生活與美是必不可分的。學科知識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更強調學生在應用中能提高效果,由于美術學科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較大,強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將生活與美術知識相脫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將二者融合起來,在情境構建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美術的美,同時也讓學生在美術知識學習中融入生活。一方面是知識學習,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全面能力。
例如,在對學生講解“美麗的線條”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所用到的文具和教室中不一樣的線條。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可以引發(fā)他們強烈的好奇心,讓他們知道美術也是以通過多種形式出現在生活中的。同時,教師在關注學科知識的過程中,也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理念,針對這節(jié)課的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投放幾張典型的圖片,讓學生通過線條的觀察,將其與美術知識相聯系,這樣具體的事例會讓學生更加明白線條美。當然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圖片欣賞,在此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欣賞能力。
美術的教學方式不能一味地讓學生模仿,這樣只會把學生的思想禁錮在某種概念上,不能抒發(fā)自己的想法。這種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為了完成作業(yè)而去完成作業(yè),對美術更不會產生什么興趣。在新課標的全面推廣下,優(yōu)化課堂教學,教師多媒體課件的準備,都是在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也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對待一件藝術品不僅要學會欣賞它,還要對它進行自己獨特的審美判斷。同一件事物,不用的學生看就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情感,就像美學家說過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對待有很多想法的小學生,不能用統(tǒng)一的審美去要求所有的人。而是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審美角度上充分鼓勵學生,讓他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審美。這樣審美充分的得到發(fā)展,他們對美術的興趣也會有所提升。
首先,小學生屬于一個活潑愛動的群體,不能用枯燥乏味的講解灌輸給學生,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導入,這樣才會使學生對美術感興趣。例如,教師在講“動物的腳印”的時候,可以向學生提問,“像楓葉的是誰的腳???像梅花的又是誰的腳印?。俊庇眠@種方式來與學生活躍課上緊張的氣氛,同樣,這些問題也可以吸引學生,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從抓住學生的內心開始,讓他們可以輕松快速地記住知識。這樣教師讓他們放松的同時,也要鼓勵他們大膽、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盡量以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在小學生的課堂教學上,教師要采用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這樣可以強化學生的感知力,再結合一些美術教材上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獨特的想法,同時也給課堂營造出一種活躍的氣氛。
其次,美術課堂一定少不了繪畫,繪畫是美術最基礎的一步。繪畫也使說教的課堂教學變得輕松。而且面對繪畫小學生的內心也一定是充滿熱情并帶有興趣的。這時,教師應做出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學會觀察事物本身的特征,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內心的想法,但充分發(fā)揮并不代表放任自流,是在正確方向下培養(yǎng)他們對美術的興趣。由于小學生自身的想象力比較豐富,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可以減少對學生思維的限制,比如,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繪畫時,可以不給學生設置繪畫的主題,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結合學生當時的心境,畫出最想畫的內容。學生繪畫之后,教師可對其進行評價,通過不同的角度找到學生繪畫的可取之處,這是對學生想象力的保護。同時,也是對學生想象力的一種鼓勵,會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想象力是無窮的,這樣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可以多方面去進行創(chuàng)造。在學科知識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教學的一個方面,關注學生的思考,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學生在進行基礎知識學習之后,需要進行實踐。自由繪畫是一種良好的方式,不僅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所引入,在課后習題中教師也可以有所涉及,讓學生從生活中去學習繪畫思路,讓學生從生活中去探討美術知識。課堂教學的重點不在于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而是需要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將生活實踐與美術知識相聯系,讓學生可以找到更多繪畫相關的內容,將自己在生活中發(fā)現的美,在自由繪畫中展示出來。
首先,每個學生都不同,他們對同一件事物的看法肯定不同。教師在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要發(fā)現他們身上特有的閃光點,了解學生的心理與想法,然后從他們的閃光點出發(fā),抓住學生心理與想法,再做出正確引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既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鼓勵,因為學生的優(yōu)點被發(fā)現,就會對美術的學習更有信心,興趣也會有所提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觀察的過程中,也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小學生雖然年齡比較小,但是他們每個人的特征非常鮮明,在這一階段中,教師更多是對其進行保護,而不是磨滅學生的閃光點。對美術學科的學習,教師也需要通過多方面去鼓勵學生,充分挖掘學生的藝術潛力,并且使其通過在鼓勵的方式中不斷發(fā)展壯大。
其次,發(fā)現閃光點也就是從側面去鼓勵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一幅畫就是他們的內心里一個小小的世界,作品是他們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在捕捉學生閃光點的同時,教師也應積極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到大自然中去接觸不一樣的美術。教師不能一直依靠單一的說教方式去教學,要讓學生用眼睛觀察萬物的顏色、形狀,讓美術學習變成一種享受。利用自然的獨特魅力,去吸引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這樣的美術課堂變得不在單調,也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去。
美術課堂的教學是一種理念,在新課標的改革下,教師要把書本和實際相結合,來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地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有活力,才能真正提高教學的質量,達到教學目的。教師更要意識到激發(fā)學生興趣對提高小學生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要不斷鉆研不斷更新。因此,這是一項持久的任務,需要在實踐中去摸索和探究,讓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不斷提高。讓美術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讓學生明白不僅是課上需要學習,在生活中,美也是隨處可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