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甫輝
已進入初冬了。早上,開窗看門前的菜地,內(nèi)心不禁涌了欣喜。幾天沒在意,菜地里竟然欣欣向榮一片了,記得幾周前都還稀稀疏疏,難見一點起色的,連日澆了些水,施了點肥,竟發(fā)生大變化。那些上海青、黃心菜、快菜,挨挨擠擠,莖葉肥厚翻卷,呈出層層濃濃的青綠,蒜苗挺立,紅蘿卜披散橢圓形的葉片,根莖處有紅紅皮色的小蘿卜在成長了。
見到這一派青翠,我心里自然滿是歡喜。這肅殺的冬日,枯風(fēng)冷草、樹葉凋零、殘荷支立,往往引人悵然,而這樣一抹盎然生機的青綠撲入眼簾,使人身心萌動,生出活力,想起冬之后的春、春之后的夏、流金歲月的美好事物,做事也充滿干勁。
這樣冬日的青綠,我年少再熟悉不過。那時我和父母、兄弟姐妹住在清新質(zhì)樸的鄉(xiāng)下,那些年父母三四十歲的樣子吧,兄弟姐妹十幾歲,這般孩子多的大家庭,經(jīng)濟自然不富裕,但因父母勤勞能干,兄弟姐妹和睦相處,我時時都能感到幸福。
我家那時也有菜地。菜地每年種兩茬菜,春夏一茬,秋冬一茬。秋冬茬的菜種類多,往往是初秋九月撒種,初冬十一月開始收獲。我還記得一年初冬,隨母親到菜地摘蔬菜,行走菜畦地壟間,那些蔬菜,因我們的勤勞,長得多么青綠多么好看啊:大白菜一片片葉子濃綠散開,內(nèi)葉拳頭般卷曲;芫荽簇簇新綠,散發(fā)著清香;菜心菜粗肥挺立,已綻小黃花;紅蘿卜綠葉翠生生,根莖處已見大蘿卜,可扯拔采收了。
那個上午,冬日的太陽光暖暖照曬,菜地邊林蔭迤邐,小荷塘的水清凌凌的,清晰可見水下蓮荷帶刺突的梗和淤泥、小魚,蔬菜葉含帶著朝露,在陽光下發(fā)著細碎金光。見此情景,我滿心歡悅,身體涌動著活力。
我的家人們那時的狀況,亦如這冬日青綠的蔬菜,活力充溢。盡管家庭并不富裕,但父母早出晚歸種田,勤勞持家,孩子們在學(xué)校努力用功,學(xué)習(xí)上進,家庭充滿愛和溫馨,充滿希望。寒暑假和周末,孩子們從學(xué)校歸來,幫父母親打柴,到山坡開荒,下野塘捉魚,以增加家庭收入,減輕父母的負擔(dān)。那時我們不覺得苦,只覺得充實開心,父母親看到孩子懂事有出息,干活也更有干勁了。
在寒冷冬日,蔬菜因為人的呵護侍弄,生發(fā)美和活力,為嚴冬添亮色;在清貧歲月,家人因為家庭成員的互愛互勉,感覺幸福溫馨,充滿活力和希望,度過艱難日子。我想,冬日的那抹青綠,和我家曾經(jīng)的過往,應(yīng)是相通的,大抵愛和付出生出美和活力,生出希望。
(作者系湖北省京山市錢場中學(xué)教師,湖北省作協(xié)會員)
編輯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