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太
一場夏雨后,田野里熟睡的玉米苗被喚醒,小小的葉子泛出葳蕤的光。葉子們不再有氣無力地匍匐在地上,像生了筋骨,一片片支棱起來,開始在夏風里舒展拳腳,與頭頂?shù)陌自啤⑻栃跽Z。
此時,說玉米苗起身似乎有點兒早,但它們確實返青了,是肉眼可以看得見的改變。肉眼看不到的變化,是玉米苗的根在地下正蓬勃分蘗。后來知道,玉米種下地后遇水膨脹,最先拱出體內(nèi)的,是纖細的根,因為玉米懂得先站穩(wěn)腳跟,再長出第一片葉子。
在豫西南農(nóng)村,玉米按照季節(jié)分為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一般在五月種,八月收;秋玉米一般在七月種,十月收。從季節(jié)不難看出,玉米喜歡溫暖,從春到秋,唯一不喜歡的是冬季,它是除了小麥第二個長久眷戀土地的莊稼。而且,玉米和麥子一樣,有能力徹底改變土地的顏色—嫩綠、翠綠、墨綠、黃綠與金黃,可以從眼前,一直鋪展到遠山和天邊,這種大美,即使是最棒的畫家,也難以描摹。
初夏,玉米起身,投入一場聲勢浩大的舞蹈。田野里,高矮、胖瘦整齊劃一的玉米苗,在風兒的指揮下,舞動拳腳,蕩出好看的波浪。站在玉米壟上,聽得到玉米拔節(jié)的聲音,這輕微的畢剝聲,是玉米自己用力的聲音,是萬千玉米用生命進行的小提琴般的合奏。
夏天的玉米地真熱鬧啊,田野里進行著無數(shù)喜氣洋洋的“婚禮”。一般來說,玉米種植兩個月左右就會開花,開花后不久雌花和雄花就會靠著風兒傳粉,并逐漸抽穗長出纓子,有人叫玉米胡,也有人叫玉米須,長長的,軟軟的,柔柔的,似柳絲在微風中蕩漾。玉米纓剛剛出來的時候是紅色的,慢慢地變成棕色,最后變成黑色。鄉(xiāng)親們通過觀察玉米纓的顏色來判斷玉米的成長態(tài)勢。
看到玉米,我忽然想起以前聽說的一件事,一位連年在玉米最佳產(chǎn)品比賽中獲勝的農(nóng)民公開他種玉米的秘訣,并把自己的玉米種子分給鄰居和其他鄉(xiāng)親。他說:“風會將成熟的玉米花粉從一塊地吹到另一塊地里,如果鄰居地里種的是品種不好的玉米,那么雜交傳粉就會使我地里的玉米質(zhì)量和產(chǎn)量不斷地退化減產(chǎn)。所以,我種品質(zhì)優(yōu)良的玉米,也要幫助我的鄉(xiāng)親們種質(zhì)量好的玉米。”
由此可見,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
記得高中的時候,植物課上老師形容玉米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他說:“玉米是個大肚漢,能吃更能干?!闭\如老師所說,玉米是最不奸不滑的植物,在該生長的階段,必須得有充足雨水,待它吸飽喝足了,就需要有充足的光照,一方面向下把根扎得牢牢的,即便大風大雨來襲也要頑強支撐著地面以上的身軀向天而長,另一方面要拔節(jié)灌漿,有的一棵植株上能夠結(jié)出雙棒玉米穗,你看,沒有一絲一毫的偷懶,全在上面掛著呢。
此時的田野和村莊,空氣中氤氳著玉米的清香,這氣味讓所有的呼吸變得平緩舒暢,使所有從玉米地旁邊經(jīng)過的鄉(xiāng)親的腳步踏實,也會使一個村莊,一座山坡,抑或一條河流,變得從容……花后,玉米開始灌漿。陽光寸寸撫摸,雨水滴滴滋潤,熱風陣陣擁抱,此后,玉米穗由翠綠轉(zhuǎn)為黃綠,像孕婦一樣肚子逐漸鼓脹起來。
我曾經(jīng)嘗過玉米的味道。幼時放羊,除了吃山上的野果子,就是烤玉米穗。每每經(jīng)過玉米地時,玉米的甜香,就像一只只小手,不停地拽動我的衣襟。我和小伙伴會找來一些柴火,點著一堆火,掰下幾個稚嫩的玉米穗,再折下一根樹枝,把樹枝的一段削尖,然后從玉米穗的根部扎進去,在火焰上轉(zhuǎn)著烤,那香甜的味道隨著煙熏火燎迫不及待地散發(fā)出來,味道好極了。我們啃完,用袖子抹一下嘴角,還不忘清理一下地面的灰燼,但還是有鄰居到母親那兒告狀,也因此挨了不少罵。
我也曾經(jīng)遭受過玉米的傷害。暑假的時候,玉米地里的雜草已經(jīng)長得與玉米比肩,父親會安排我和妹妹一起去地里薅草,有時還會挎?zhèn)€籃子,把有用的豬草帶回家。越是太陽當頭照的時候,父親越是會催著我們?nèi)マ恫?,他說只有這樣的天氣才能把薅出來的野草曬死。但我們有時很不情愿,就帶著情緒、穿著短袖去,避著避著,還是會招惹到玉米,玉米舒展的葉子就會毫不客氣地在我們的胳膊上留下一道道紅絲線,一出汗就生疼生疼的。
記得小時候,大人們會把糧食分成粗糧、細糧,玉米和小麥分屬于粗糧和細糧。由于耕地少,小麥經(jīng)常不夠吃。但玉米就不一樣了,父親是生產(chǎn)隊長,每年都會帶著社員們?nèi)ド缴祥_荒,大面積的種植玉米,收獲頗豐,緩解了村民們的吃飯問題。玉米面饃、玉米面餅、玉米碎等,一天三頓吃,咽下去拉得喉嚨疼,但還是懷念母親做的玉米面餅。磨玉米的時候,母親會用粗籮和細籮把玉米篩分成三個成品,一是玉米皮,用來喂豬,一是玉米碎,用來熬稀飯,最后是玉米面。母親會舀出一瓢玉米面來做炸油餅。由于純玉米面不容易成型,就在里面加入少許的小麥面,先攪面糊放入酵子,隔夜就會發(fā)起來。然后,母親在案板上把它揉到暄后,接著把它切成一個個小劑子,再搟成一個個圓餅,在面餅中間,用筷子戳一個洞,等鍋里的熱油開始晃動時,快速把面餅沿鍋邊滑進去。“刺啦”一聲,面餅被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泡泡簇擁著從鍋底托起,呼呼膨脹起來。母親用長筷子給油餅翻個身,再炸,這一面也鼓脹起來。香味,開始在鼻尖上纏繞。待油餅兩面金黃時,母親用筷子夾起油餅,在鍋沿上敲幾下,控油后,“哐啷”一聲,放進盤子里,黃燦燦的,煞是誘人。咬一口,舌頭上的每個細胞都活泛起來,吃罷一個油餅,還會意猶未盡地舔舔手指。
大學畢業(yè)后,我落腳城市,和一粒玉米一樣,扎根、起身、出苗、拔節(jié)、結(jié)穗、開花、灌漿……在季節(jié)的更替里,享受著成長的快樂,也承受著成長的陣痛。
這個仲夏的周末,我回了一趟老家,看到綠油油的玉米田時,思緒呼啦啦生出翅膀,帶我飛回童年。“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薄肮鹦接衩邹D(zhuǎn)煎熬,口體區(qū)區(qū)不勝勞?!痹娎锏漠嬀?、詩里的人生哲理連同曾經(jīng)熟悉的場景,一齊撲面而來,眼睛瞬間濕潤。心,開始熱熱地跳,和玉米苗一樣,懷了滿滿向上的心思。
夏天雖然有驕陽的肆虐,酷熱的煎熬,但它是拼盡全力、努力成長的季節(jié),它孕育沉甸甸的希望!一年中只有一個夏季,人生不也是由一個個激情燃燒的夏季累積起來的嗎?